首先,任何人都想赚钱,是一个存在的事实。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至于为什么要赚钱,我们对赚钱行为究竟有多少认识、能有多少理论解释,这是另一回事。
我说是帕累托改进,是基于这种交换是完全出于自愿——不管经济学家是否满意、是否同意,他们不许真的经济学家的许可,他们自己就是愿意赚钱,这没办法。解释不了也没办法。大家都得以这个现象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础。
我给出的一个解释,已经谈了,就是每个人以自己简单的劳动换取复杂劳动。以小劳动换大劳动,有了钱,人似乎就有了魔力,法力会扩大千万倍。那些买来的商品和服务,尽管也是别人的简单劳动,但如果要自己亲自生产,要花千倍万倍的劳动——有些甚至无法做到。因此,能赚钱就赚钱,只要赚到钱,自身的能力就得到了扩展。因此,拿自己的劳动换钱是一个帕累托改进。
明白,求心是把钱一定有用当作预先接受的前提了;这个假定下,是一种改进。这样说吧,按照你给的模型,你每人发20张纸,李馅还会自愿交换吗?
之所以与你讨论这个问题,是我以为现在的经济学家们过于迷信货币了,忘记了货币赖以支撑的实物和分配。本来是分配不公造成的危机却仅仅认为是流动性不足,但是这样就掩饰了流动性不足后面的东西。病根未找对,只用货币政策的药方,不解决根本问题。
你的基本的过剩理论是从分配不公入手分析的,但办法仅限于发钱,我以为不够。按人发钱就其能重新调整分配结构的功能上,是可以的,也是成本较低的调整办法。但要解决问题恐怕不是人均1000元所能做到的,每月1000还差不多。直到由于稀释作用,使过大的贫富差别缩小到一定比例,才能有效。所以,按人发钱起作用的不是提供流动性而是调整分配结构。
我在论文已经说了,现在是债务危机,而不是流动性危机,或者说是利润枯竭的危机,而不是资本缺乏的危机。
至于迷信货币,现在倒是经济学家不信货币,但现实经济系统中却很相信货币,只不过经济学家解释不了罢了。为了分析现实的经济,明斯基就提出了华尔街范式,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家目的就是赚钱,G-M-G',循环往复。
赚钱的最简单解释就是,让现在的消费与将来的消费的边际效用相等。另一个解释是凯恩斯提出来的,实物储蓄要支付折旧费、保管费,而货币不需要,另外,货币的流动性灵活性要比实物高。可以找到1万个理由。
只要有中国的户口就可以了,这可能隐含着那些超生的还没有经过计生部门处理的人口可能领不到。
通胀和紧缩是由实际流通货币量与理论流通货币量之间的差额决定的,与货币的发行形式没有必然关系。
有偿发行(借贷、购买等)中更容易发生通胀,这是由于此时的央行能从发行货币中获取掠夺式暴利,不能保持中立,于是总是倾向于多发行货币。
无偿发行(即楼主讲的主权货币)中央行总是中立,因为此时央行印的钱是白送给别人的,它无法获取发行利益(铸必税除外)。
如果我们认为保持央行中立是对的,那么无偿发行就是对的。至于货币该无偿发给谁,如发给资本家、发给穷人,按人发钱、发给灾民、发给政府等等,这是另一个问题。
所以,我认为求心和其它网友应区分这两问题,不要混为一体。有偿发行和无偿发行是发行体制问题,而发给资本家、发给穷人,按人发钱、发给灾民、发给政府……,则是发行方式问题。任何发行体制下的钱既可发给穷人,也可发给富人,也可按人发钱。
我在论文已经说了,现在是债务危机,而不是流动性危机,或者说是利润枯竭的危机,而不是资本缺乏的危机。
至于迷信货币,现在倒是经济学家不信货币,但现实经济系统中却很相信货币,只不过经济学家解释不了罢了。为了分析现实的经济,明斯基就提出了华尔街范式,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家目的就是赚钱,G-M-G',循环往复。
赚钱的最简单解释就是,让现在的消费与将来的消费的边际效用相等。另一个解释是凯恩斯提出来的,实物储蓄要支付折旧费、保管费,而货币不需要,另外,货币的流动性灵活性要比实物高。可以找到1万个理由。
"赚钱的最简单解释就是,让现在的消费与将来的消费的边际效用相等。"
-----你不觉得你在自相矛盾吗?
投入市场同样多的货币,是市场上有用的商品较多一些,从而这些货币的将来效用较大,还是市场上的有用的商品较少一些,从而这些货币的将来效用较大?你们的主张将导致前者,还是后者?这不须我再说.
只要有中国的户口就可以了,这可能隐含着那些超生的还没有经过计生部门处理的人口可能领不到。
通胀和紧缩是由实际流通货币量与理论流通货币量之间的差额决定的,与货币的发行形式没有必然关系。
有偿发行(借贷、购买等)中更容易发生通胀,这是由于此时的央行能从发行货币中获取掠夺式暴利,不能保持中立,于是总是倾向于多发行货币。
无偿发行(即楼主讲的主权货币)中央行总是中立,因为此时央行印的钱是白送给别人的,它无法获取发行利益(铸必税除外)。
如果我们认为保持央行中立是对的,那么无偿发行就是对的。至于货币该无偿发给谁,如发给资本家、发给穷人,按人发钱、发给灾民、发给政府等等,这是另一个问题。
所以,我认为求心和其它网友应区分这两问题,不要混为一体。有偿发行和无偿发行是发行体制问题,而发给资本家、发给穷人,按人发钱、发给灾民、发给政府……,则是发行方式问题。任何发行体制下的钱既可发给穷人,也可发给富人,也可按人发钱。
你认为央行从来不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发行货币?还是他们在理论上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有偿发行(借贷、购买等)中更容易发生通胀,这是由于此时的央行能从发行货币中获取掠夺式暴利,不能保持中立,于是总是倾向于多发行货币。"
而这种说法更是毫无逻辑和根据的臆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5 10:15:48编辑过]
我在论文已经说了,现在是债务危机,而不是流动性危机,或者说是利润枯竭的危机,而不是资本缺乏的危机。
至于迷信货币,现在倒是经济学家不信货币,但现实经济系统中却很相信货币,只不过经济学家解释不了罢了。为了分析现实的经济,明斯基就提出了华尔街范式,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家目的就是赚钱,G-M-G',循环往复。
赚钱的最简单解释就是,让现在的消费与将来的消费的边际效用相等。另一个解释是凯恩斯提出来的,实物储蓄要支付折旧费、保管费,而货币不需要,另外,货币的流动性灵活性要比实物高。可以找到1万个理由。
"赚钱的最简单解释就是,让现在的消费与将来的消费的边际效用相等。"
-----你不觉得你在自相矛盾吗?
投入市场同样多的货币,是市场上有用的商品较多一些,从而这些货币的将来效用较大,还是市场上的有用的商品较少一些,从而这些货币的将来效用较大?你们的主张将导致前者,还是后者?这不须我再说.
千言万语,李冬会就是认为资本家愚蠢、资本家傻,资本家不应该交易。呵呵,资本家是绝对不会听李冬会的高见的。
发了钱,资本家把本来要腐烂的东西卖给别人,社会真实产出增加,他自己赚到了钱,完全是自愿交易,有什么不好呢?如果它自己想要东西,可以再买回来,由于真实产出增加了,因此,钱就更值钱了。你看美国日本,债台高筑,却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人人向往。依李冬会的理论来判断,这些国家早已是破产的国家了,成为这些国家的公民,不仅得不到什么,还要背一身债务。
我在论文已经说了,现在是债务危机,而不是流动性危机,或者说是利润枯竭的危机,而不是资本缺乏的危机。
至于迷信货币,现在倒是经济学家不信货币,但现实经济系统中却很相信货币,只不过经济学家解释不了罢了。为了分析现实的经济,明斯基就提出了华尔街范式,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家目的就是赚钱,G-M-G',循环往复。
赚钱的最简单解释就是,让现在的消费与将来的消费的边际效用相等。另一个解释是凯恩斯提出来的,实物储蓄要支付折旧费、保管费,而货币不需要,另外,货币的流动性灵活性要比实物高。可以找到1万个理由。
"赚钱的最简单解释就是,让现在的消费与将来的消费的边际效用相等。"
-----你不觉得你在自相矛盾吗?
投入市场同样多的货币,是市场上有用的商品较多一些,从而这些货币的将来效用较大,还是市场上的有用的商品较少一些,从而这些货币的将来效用较大?你们的主张将导致前者,还是后者?这不须我再说.
千言万语,李冬会就是认为资本家愚蠢、资本家傻,资本家不应该交易。呵呵,资本家是绝对不会听李冬会的高见的。
发了钱,资本家把本来要腐烂的东西卖给别人,社会真实产出增加,他自己赚到了钱,完全是自愿交易,有什么不好呢?如果它自己想要东西,可以再买回来,由于真实产出增加了,因此,钱就更值钱了。你看美国日本,债台高筑,却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人人向往。依李冬会的理论来判断,这些国家早已是破产的国家了,成为这些国家的公民,不仅得不到什么,还要背一身债务。
继续进行错误的判断.是你认为资本家傻,还是我认为这样呢?你认为资本家会不管货币购买力情况而只管货币数额的多少.这样的资本家是聪明还是傻呢?你想像资本家是傻瓜从而会支持你的按人发钱谬论,可是,为什么到现在也没有哪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你的理论呢?不会说,因为他们傻罢?而之前我问你经济人的假设是什么,你是如何说的呢?看一看罢::
不管李东会叫声多大,资本家就是听不见,人家才不管什么经济人假设,人家就是要赚钱。他就是经济人,活生生的经济人,而不是“假设”。这经济危机就是因为没钱可赚才引起的,而不是“新钱”引起了经济危机。如果美国按人发钱,那些断供的购楼者,就可以四平八稳地住在他们贷款买来的房子里,而华尔街的傻瓜们,仍然可以拿着高薪、楼者美女、继续做着他们的发财美梦。可这一切,就是因为没钱可赚把他们的梦打碎了。
资本家就是不听经济学家的,有什么办法呢?你喊吧,任凭你怎么喊,人家就是要赚钱,你觉得吃亏人家却不觉得,呵呵,气死你!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413298-1-1.html
到目前为止,你说的美国日本,又有哪一个是因为按人发钱而富裕的呢?他们在危机时,恰恰就是运用了我所说的各种政策.而从来不曾你的什么按人发钱.
你以为只有你的按人发钱才可以解决过剩问题吗?这个问题我一再提出,你却始终回避.再一次贴出你我的区别:
最后,再做一番归纳:
你们或你现在的主张:无偿按人发钱——目的,解决失业,过剩问题。
而现在各国的政策是:公共工程,放松银根等——目的,解决失业,过剩问题。
如果货币的每一次转手都要对应着产品及其生产,那么,你自己再看一下罢,你们的主张缺少了什么。将要造成的恶果就不谈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87329&id=412452&page=1&skin=0&Star=3
所谓"一流"的经济学家就是这样面对问题的吗?
先生,激动很可能说是失去理性的表现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5 12:32:01编辑过]
政府投资会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放松银根仍然是鼓励投资,低效率重复建设,这些投资如果没有对应的消费能力,必然要腐烂。而按人发钱直接增加消费,把钱花在了刀刃上,直接提高社会福利,花钱效率最高。
总之,关于资本家该不该赚钱的问题,属于两个不同范式的之争。你认为资本家只关心实物(或者钱对应的物),属于贫穷的乡村集市范式,而我认为资本家实物满足了就关心钱,多一块钱比少一块钱好,属于华尔街范式。
政府投资会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放松银根仍然是鼓励投资,低效率重复建设,这些投资如果没有对应的消费能力,必然要腐烂。而按人发钱直接增加消费,把钱花在了刀刃上,直接提高社会福利,花钱效率最高。
总之,关于资本家该不该赚钱的问题,属于两个不同范式的之争。你认为资本家只关心实物(或者钱对应的物),属于贫穷的乡村集市范式,而我认为资本家实物满足了就关心钱,多一块钱比少一块钱好,属于华尔街范式。
关于第一段,你自己审视一下,还有一点点经济学的逻辑在里面吗?
关于第二段.空谈什么范式无用.怎样才能达到效用最大化.仅仅是钱的数目本身可以使效用达到最大化吗?
关于第二段:
资本家不比你傻,人家愿意,你有什么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我当然认为他们的效用比以前增加了,我尊重市场选择,在市场、经济学家及其教科书之间,我更相信市场。
关于第二段:
资本家不比你傻,人家愿意,你有什么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我当然认为他们的效用比以前增加了,我尊重市场选择,在市场、经济学家及其教科书之间,我更相信市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5 15:16:28编辑过]
噢?那么有五千万美元不赚而去赚一千万的资本家是聪明还是傻?
你始终不敢直接面对我下面的问题:
最后,再做一番归纳:
你们或你现在的主张:无偿按人发钱——目的,解决失业,过剩问题。
而现在各国的政策是:公共工程,放松银根等——目的,解决失业,过剩问题。
如果货币的每一次转手都要对应着产品及其生产,那么,你自己再看一下罢,你们的主张缺少了什么。将要造成的恶果就不谈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93137&id=412452&page=1&skin=0&Star=4
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单独说你的问题,似乎是那么回事----正因如此,我才说有一些人被混淆了视听.然而,一对比.情况就不一样了.
你刚才用那些腐败的政绩工程说事.,你说你,你竟然问是为什么.让我说点什么好呢????
另外,关于流不流的经济学家的问题,那是你首先用来说事的.怪不得我.
"噢?那么有五千万美元不赚而去赚一千万的资本家是聪明还是傻?"
因为500万美金可以换到3400多万人民币,远远超过1000万人民币,因此,他会选择500万美金。我的问题是,如果有501万美金和500万美金,他会选择哪一个?
再说了,如果资本家介意的是货币的实际价值,呵呵,你知道我要说什么?按照购买力平价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的购买力远远超过美元,如人民币,按照购买力计算(有很多种答案),大概在2-6:1之间,为什么美国人不拿美元换人民币?(这种违反购买力平价的现象,正是人民币升值的理论基础)
请问,你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噢?那么有五千万美元不赚而去赚一千万的资本家是聪明还是傻?"
因为500万美金可以换到3400多万人民币,远远超过1000万人民币,因此,他会选择500万美金。我的问题是,如果有501万美金和500万美金,他会选择哪一个?
再说了,如果资本家介意的是货币的实际价值,呵呵,你知道我要说什么?按照购买力平价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的购买力远远超过美元,如人民币,按照购买力计算(有很多种答案),大概在2-6:1之间,为什么美国人不拿美元换人民币?(这种违反购买力平价的现象,正是人民币升值的理论基础)
请问,你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越说越有意思了.
一,好,就按你的比喻.那么,既然资本家是逐利的,那么哪怕多一分也是好的,当然501万美金.你当然要就二笔钱的如此近的几乎忽略不计的差别说事儿罢?我等着.
二,你在说什么呢?我听不明白..这样罢,你先教教我,什么是购买力平价值.然而再以一种中美商品做一下比喻如何.------我不想在有任何可能的误解下发言---当然,除非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后我再解释你说的现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5 19:59:50编辑过]
1、既然他喜欢501万美金,那么他就更喜欢502万美金,依此类推,钱越多越好,而不是你说的那样,要看钱的购买力,如果购买力有变化,就不想赚钱了。
2、作为一个实例,我举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例子。就是说,很多学者研究发现,用1美元能买到的东西,大概可以用4元人民币买到(有人说2元,也有人说6元,也有人说4元,我取中间值)。而今天的实际汇率是1:6.8365。而且研究发现,这种汇率与购买力不符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这就有力的反驳了你的“实物/货币”理论。
这就是说,1美元在美国买到一个面包,而拿到中国,1美元换成人民币6.8365元,至少可以买到1个半同样的面包。按照你的理论,所有的美国人要拿美元换成人民币才算“不愚蠢”、或者说,所有的中国人应当不储备美元才算“不愚蠢”,可实际情况呢?中国有2万亿外汇储备,美国人也没有把全部美元拿来换人民币。难道这些人在你眼里都是愚蠢?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每天拿6.8元换1美元,每天都在干这种你看来亏本的事情,为什么?
1、既然他喜欢501万美金,那么他就更喜欢502万美金,依此类推,钱越多越好,而不是你说的那样,要看钱的购买力,如果购买力有变化,就不想赚钱了。
2、作为一个实例,我举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例子。就是说,很多学者研究发现,用1美元能买到的东西,大概可以用4元人民币买到(有人说2元,也有人说6元,也有人说4元,我取中间值)。而今天的实际汇率是1:6.8365。而且研究发现,这种汇率与购买力不符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这就有力的反驳了你的“实物/货币”理论。
这就是说,1美元在美国买到一个面包,而拿到中国,1美元换成人民币6.8365元,至少可以买到1个半同样的面包。按照你的理论,所有的美国人要拿美元换成人民币才算“不愚蠢”、或者说,所有的中国人应当不储备美元才算“不愚蠢”,可实际情况呢?中国有2万亿外汇储备,美国人也没有把全部美元拿来换人民币。难道这些人在你眼里都是愚蠢?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每天拿6.8元换1美元,每天都在干这种你看来亏本的事情,为什么?
一,你这么说,我不知你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是有意,就有些无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在偷换概念呢!试问,如果我们要说更需要502,503....等的美元时,必然是基于它的购买力不变.说了这么多,难道不知道吗?而当502还不如500时,人们还愿意要前者吗?正因如此,我们的政策才要极力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而你所主张的,恰恰就是要出现这种情况,换句话,如果一个政策的出现,将使人们的购买力下降,而另一个政策却不会或程度要小,人们应当选择哪一个?你依旧回避我的对比.
二,美国人换成人民币在哪花呀?打飞的到中国来买面包来吗?如果考虑运费是合算的.那么美国商人在作什么呢?什么叫汇率向购买力平价靠拢?----就算有这些问题存在.那么,你认为美国人就有必要手持人民币吗?人民币除了在中国花,还可以在几个国家流通?如果他们想到中国买中国的便宜货时,他们有任何困难吗?他们随时可以兑换.而你所鼓吹的按人发钱以后,货币贬值和这一样吗?人们拿着这购买力下降的货币和谁换去?和过去货币兑换吗?然而时间不可倒流!再比如美元如果贬值,它还能与人民币保持现在的汇率吗?
你再一次玩弄偷换概念的小把戏.------如果你是有意的,则你是无耻的,如果你是无意的,则你是愚蠢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5 21:16:02编辑过]
一、你如何判定502比501的单位购买力会降低,也就是说,你认定按人发钱会使货币购买力贬值的理由何在?更加严格地说,你如何认定502买到的东西肯定会比501少呢?
我要强调,按人发钱,让闲置生产力发挥作用,使实际产出增加、使社会总财富增加,这样做怎么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呢?
一个让社会总财富增加的方案,你为何要反对呢?
一、你如何判定502比501的单位购买力会降低,也就是说,你认定按人发钱会使货币购买力贬值的理由何在?更加严格地说,你如何认定502买到的东西肯定会比501少呢?
我要强调,按人发钱,让闲置生产力发挥作用,使实际产出增加、使社会总财富增加,这样做怎么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呢?
一个让社会总财富增加的方案,你为何要反对呢?
什么!!!!!!!!!!
你现在依旧在-----我说你点什么好呢???你一再回避讨论我作的对比.不过,我有足够的耐心把那个对比贴过来------这么做约有十次了罢,可是你一直再回避之:
最后,再做一番归纳:
你们或你现在的主张:无偿按人发钱——目的,解决失业,过剩问题。
而现在各国的政策是:公共工程,放松银根等——目的,解决失业,过剩问题。
如果货币的每一次转手都要对应着产品及其生产,那么,你自己再看一下罢,你们的主张缺少了什么。将要造成的恶果就不谈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87329&id=412452&page=1&skin=0&Star=3
通胀和紧缩是由实际流通货币量与理论流通货币量之间的差额决定的,与货币的发行形式没有必然关系。
有偿发行(借贷、购买等)中更容易发生通胀,这是由于此时的央行能从发行货币中获取掠夺式暴利,不能保持中立,于是总是倾向于多发行货币。
无偿发行(即楼主讲的主权货币)中央行总是中立,因为此时央行印的钱是白送给别人的,它无法获取发行利益(铸必税除外)。
如果我们认为保持央行中立是对的,那么无偿发行就是对的。至于货币该无偿发给谁,如发给资本家、发给穷人,按人发钱、发给灾民、发给政府等等,这是另一个问题。
所以,我认为求心和其它网友应区分这两问题,不要混为一体。有偿发行和无偿发行是发行体制问题,而发给资本家、发给穷人,按人发钱、发给灾民、发给政府……,则是发行方式问题。任何发行体制下的钱既可发给穷人,也可发给富人,也可按人发钱。
你认为央行从来不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发行货币?还是他们在理论上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有偿发行(借贷、购买等)中更容易发生通胀,这是由于此时的央行能从发行货币中获取掠夺式暴利,不能保持中立,于是总是倾向于多发行货币。"
而这种说法更是毫无逻辑和根据的臆想.
我一直认为央行是依据理论上依据经济水平发行货币,但是有偿发行违反了另一个经济学原理——即等价交换原则。纸币与黄金不一样,其本身价值为0,这样纸币如果是有偿发行(这里主要指购物发行)则是违反等价交换原则,如果是无偿发行则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在有偿发行下,由于央行(实际是政府)是用0支出换取百姓的财富,自然“依据经济水平发行货币”这个原则就会被歪曲,倾向于多发货币。大陆前国民党政府和现在美国政府、我国政府、欧洲其它国家都是这样。
至于阁下批评的“无偿发行毫无逻辑和依据的臆猜”,还是请阁下指出违反那些逻辑和依据。在这里说意气话不利于学术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5 22:33:05编辑过]
中国尽多死不光的白痴。人民币本来就是主权货币,绕了那么大的一个圈,无非共产共妻的那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b4i412452s6p.html
人民币本来是主权货币,这话不假。但是,在某些人的“接轨”政策下,已经丧失了部分主权,成了美元本位制货币了,你这不是白痴的人是否知道?
而每年大约损失2-5万亿铸币税的问题,就是德国人提出来,我列了参考文献,你这不是白痴的人,知道不知道着天文数字的损失?
中国要是共产共妻就好了,你知道贪官有多少个老婆?有多少资产?中国就是因为共产的比例太少了,而德国富强,就是因为共产的成分比中国高多了。共产不共产,看看基尼系数就知道了。
通胀和紧缩是由实际流通货币量与理论流通货币量之间的差额决定的,与货币的发行形式没有必然关系。
有偿发行(借贷、购买等)中更容易发生通胀,这是由于此时的央行能从发行货币中获取掠夺式暴利,不能保持中立,于是总是倾向于多发行货币。
无偿发行(即楼主讲的主权货币)中央行总是中立,因为此时央行印的钱是白送给别人的,它无法获取发行利益(铸必税除外)。
如果我们认为保持央行中立是对的,那么无偿发行就是对的。至于货币该无偿发给谁,如发给资本家、发给穷人,按人发钱、发给灾民、发给政府等等,这是另一个问题。
所以,我认为求心和其它网友应区分这两问题,不要混为一体。有偿发行和无偿发行是发行体制问题,而发给资本家、发给穷人,按人发钱、发给灾民、发给政府……,则是发行方式问题。任何发行体制下的钱既可发给穷人,也可发给富人,也可按人发钱。
你认为央行从来不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发行货币?还是他们在理论上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有偿发行(借贷、购买等)中更容易发生通胀,这是由于此时的央行能从发行货币中获取掠夺式暴利,不能保持中立,于是总是倾向于多发行货币。"
而这种说法更是毫无逻辑和根据的臆想.
我一直认为央行是依据理论上依据经济水平发行货币,但是有偿发行违反了另一个经济学原理——即等价交换原则。纸币与黄金不一样,其本身价值为0,这样纸币如果是有偿发行(这里主要指购物发行)则是违反等价交换原则,如果是无偿发行则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在有偿发行下,由于央行(实际是政府)是用0支出换取百姓的财富,自然“依据经济水平发行货币”这个原则就会被歪曲,倾向于多发货币。大陆前国民党政府和现在美国政府、我国政府、欧洲其它国家都是这样。
至于阁下批评的“无偿发行毫无逻辑和依据的臆猜”,还是请阁下指出违反那些逻辑和依据。在这里说意气话不利于学术讨论。
f无偿发行体现等价交换原则?而你的有偿即既定的发行方式是违反等价交换原则?
好,这个且放下.回头再说.
你且先说一说,目前的货币是如何发行的,并且,你是从哪一个环节得出央行是倾向于多发货币的.然后我再说话.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我到底是不是在说意气话.
中国尽多死不光的白痴。人民币本来就是主权货币,绕了那么大的一个圈,无非共产共妻的那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b4i412452s6p.html
人民币本来是主权货币,这话不假。但是,在某些人的“接轨”政策下,已经丧失了部分主权,成了美元本位制货币了,你这不是白痴的人是否知道?
而每年大约损失2-5万亿铸币税的问题,就是德国人提出来,我列了参考文献,你这不是白痴的人,知道不知道着天文数字的损失?
中国要是共产共妻就好了,你知道贪官有多少个老婆?有多少资产?中国就是因为共产的比例太少了,而德国富强,就是因为共产的成分比中国高多了。共产不共产,看看基尼系数就知道了。
中国尽多死不光的白痴。人民币本来就是主权货币,绕了那么大的一个圈,无非共产共妻的那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b4i412452s6p.html
人民币本来是主权货币,这话不假。但是,在某些人的“接轨”政策下,已经丧失了部分主权,成了美元本位制货币了,你这不是白痴的人是否知道?
而每年大约损失2-5万亿铸币税的问题,就是德国人提出来,我列了参考文献,你这不是白痴的人,知道不知道着天文数字的损失?
中国要是共产共妻就好了,你知道贪官有多少个老婆?有多少资产?中国就是因为共产的比例太少了,而德国富强,就是因为共产的成分比中国高多了。共产不共产,看看基尼系数就知道了。
德国教授是这么说的。他说,我们现在使用的各种非现金货币(主要指M1,包括企业活期帐户、个人活期存单、信用卡、储值卡、借记卡、承兑汇票等等)完全充当了货币的角色,而且这些货币每年都在持续增长。制作货币,是宪法赋予国家的权力。如果把制作这些货币的权力交还给国家,就会有大量铸币税。
而我认为,M2的增长,也存在铸币税,因为,每年有很多M1转化为M2,因此,仅仅考察M1的增长可能漏掉很多。
算M1的增长,每年约2万亿;算M2的增长,大约每年4-5万亿。天文数字!
详细请看论文和参考文献。
中国尽多死不光的白痴。人民币本来就是主权货币,绕了那么大的一个圈,无非共产共妻的那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b4i412452s6p.html
人民币本来是主权货币,这话不假。但是,在某些人的“接轨”政策下,已经丧失了部分主权,成了美元本位制货币了,你这不是白痴的人是否知道?
而每年大约损失2-5万亿铸币税的问题,就是德国人提出来,我列了参考文献,你这不是白痴的人,知道不知道着天文数字的损失?
中国要是共产共妻就好了,你知道贪官有多少个老婆?有多少资产?中国就是因为共产的比例太少了,而德国富强,就是因为共产的成分比中国高多了。共产不共产,看看基尼系数就知道了。
德国教授是这么说的。他说,我们现在使用的各种非现金货币(主要指M1,包括企业活期帐户、个人活期存单、信用卡、储值卡、借记卡、承兑汇票等等)完全充当了货币的角色,而且这些货币每年都在持续增长。制作货币,是宪法赋予国家的权力。如果把制作这些货币的权力交还给国家,就会有大量铸币税。
而我认为,M2的增长,也存在铸币税,因为,每年有很多M1转化为M2,因此,仅仅考察M1的增长可能漏掉很多。
算M1的增长,每年约2万亿;算M2的增长,大约每年4-5万亿。天文数字!
详细请看论文和参考文献。
这篇文章原文登在什么地方?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