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32 4
2015-12-11

这个讲座与我生活了20多年的新疆有关,也与我新近出版的《新疆词典》《新疆诗章》有关,但今天不是为这两本本书做广告。“亚洲腹地”是指新疆,地球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斯文·赫定和斯坦因称塔里木盆地为“亚洲腹地”,而美国地理学家埃尔斯沃斯·亨廷顿在《亚洲的脉搏》一书中给了它另外一个命名——“亚洲心脏”,塔里木河就成了亚洲的心跳和脉搏。我们知道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说,那么,精神地理呢?我们拥有什么样的精神地理?写作者需要怎样的精神地理?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片土地上的精神地理由那片土地上的人来呈现,精神地理是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呼应的概念,却是超越并提升二者的。我们对自然、地貌、风光、风土等关注多,对人,对现实的人、此在的人,人的命运、人的挣扎、人的悲剧等,关注少。也就是说,我们常常只留意、只看到一个地方风情和风景的表象,看不到人的内心。

  所以,我理解的“精神地理”,既是一种地理气象,更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人和地理融合后的一种气质与个性。精神地理无疑与地方性、地域性、边缘与边疆等概念有关,也与现代性、当代性、时代性有关。精神地理由地域的人来呈现,也由每一个写作者来创造。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创造了俄罗斯的精神地理,“爆炸文学”创造了拉丁美洲的精神地理,东欧文学创造了“第二个欧洲”的精神地理……换言之,精神地理就是一种与地域有关并超越地域的文学精神。

  我对自己30多年写作生涯的评价是:失败的小说写作,持续的诗歌创作,还可能是一个额外的散文家。此话如何理解?

  我在浙江师范大学读书时,写了四年小说,到大四,突然发现自己不擅长讲故事,小说写得很失败,然后改写诗歌。从诗歌转向小说的人很多,但从小说转向诗歌的十分罕见,英国小说家哈代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写《德伯家的苔丝》的那个哈代,晚年成为一个大诗人。大学毕业后不久,我在1988年去了新疆,四天三夜的火车。到了新疆,觉得不写诗就有点白来了。群山草原、戈壁沙漠,缺少故事、细节、传奇,却有抒情资源。新疆的荒凉和灿烂,本身就是诗的直喻,一种启示录式的背景。所谓额外的散文家,因我写散文,是诗歌之外的额外收获,写了十年的《新疆词典》就是。我写了一些诗评,为新疆多民族文学写了许多评论。还写了十来个舞台艺术剧本,演成的只有歌舞诗《阿嘎加依》和《刀郎》,其中《阿嘎加依》还是全国三十台舞台艺术精品,别的,都变成抽屉文学了。

  一个不太会讲故事的人,今天首先要讲几个小故事。这个讲座分四个部分:《四个故事》《新疆,一个被误读和遮蔽的地方》《<新疆词典><新疆诗章>和亚洲腹地的精神地理》《颂扬苦闷与捍卫热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4-26 21:08:07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28 08:58:07
感谢分享好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8 09:07:23
hylpy1 发表于 2019-4-28 08:58
感谢分享好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8 09:07:41
512661101 发表于 2019-4-26 21:08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