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颜氏家训●兄弟》
曼语:本段将兄弟这一伦的来龙去脉分析得相当透彻,提出“九族之本乃三亲”,“三亲乃一家之亲之重”等观点,也描述了兄弟从幼儿至成人彼此之间的情谊和会发生的矛盾。让我们对兄弟之恩,之情,之本体有了深刻的了解。当今多为独子,难有“左提右挈、食衣同为”之恩情,于是我们的孩子之间也便更加难以有过去的亲情体验,这是一种遗憾。但倘若父母教育格局不同,让孩子懂得珍惜同窗好友之谊,爱护同学之情,实际更可培养孩子博大胸怀,养成博爱天下之胸襟。然每多有父母惜子自怜,总怕孩子在外吃亏受累,先就束缚了孩子本有的渴求兄弟之心意哪……直至孩子成人而担心其社交关系已迟也……犹如文中受妻小干扰之兄弟友爱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