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tya
说真的,要是真喜欢保险这个行业,就去做承保或者理赔吧,如果以为做精算待遇很高,那还是别来了,想赚钱直接去投行。
我有时候真他妈的怀疑精算是那帮卖保险的油头粉面的代理人为了证明自己这个行业里也有高学历而弄出来的行当。
有过这么一个经典的笑话:Agent A: Why we need actuary? we could compute and adjust premium by ourselves.
Agent B: It is the only way to prove our insurance industry is also an application of science.
就拿我工作的这个公司来说吧,同为助理,承保部的一个高丽棒子整天没事闲坐着拿得钱都比我多。理赔部的一个经理成天没事儿干看报纸,都做了几年分析了还不知道客户提供给我们的数据里有事故年这个维度,还在开会时傻呵呵地问。就只有精算成天忙这个那个分析,不光要懂得各种精算原理,还要会编程,还要一分钟一分钟挤出来时间复习考试,因为看书耽误了手头的工作还会被领导批。
还有个不知好歹的承保牛气哄哄说:“你们精算会算的,我们也会算,只不过你们算了我们就没有算。”事实上,这个二货说这话时连什么是IBNR都不知道。
在我们公司里精算是最累、最没地位、最受人欺负、待遇最差的,基本上只会去找一些刚毕业的理科背景的学生来做。
我们的客户也一样,全国最大的财产险公司,到底是谁自己想吧。最搞笑的是他们的人力资源部给精算部年底奖金的考核标准是赔付率误差要在百分之三以内,按说这个也不算什么特别过分的标准,不过你想想看,既然你特别重视精算数据,为什么不从数据来源的基本要素抓起?各个省公司报上来的数据搞笑得一塌糊涂,有一次两个不同系统的赔款差了百分之二十以上。未决准备金的估损根本没有准则和指导方案,有些输单的直接把自己的工号当作保费输进去。这些问题没人管,只知道拿精算开刀,精算的地位可见一斑。
我就听到过有其他的人背地里议论说:“你别以为他们精算师有多牛,他们的费率其实也是拍脑袋拍出来的。”
很多做精算的都是数理背景出身,恭喜你,你会发现你去了直保公司根本没有办法和业务人员沟通,比如说对于产品线的盈利状况,如果提供一个赔付率,那你给出的数据但凡相差一点儿,就会被挑战怀疑。那些做业务的根本不懂数理统计,你要是给他们讲置信区间,他们会觉得你怎么这么书呆子,在他们看来,保险业的风险管控根本就是可有可无,最终要的是挨家挨户去扫楼卖单子,谁卖的单子多谁就有地位,你搞精算又怎么样,如果你的领导是做销售上去的(这在中国非常普遍),你还会心里想,你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凭什么不卖单子坐办公室写几份报表就能有工资?
说白了好多做精算做了很多年的人都是一点一点熬出来的,熬到年头拿到认证的也没几个,然后呢,保险业里其他岗位的人见到数学公式就都晕大发了,只有精算懂一点儿统计学,所以就值钱了。我们客户精算部的好多人忙到根本没有时间考试,一个大的定价工程做下来连续半年天天加班,别说考试了,连照顾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他们到现在拿到Fellow的也只有两个。也别以为考试加薪能加多少,我们公司考过一门一年加四千块,同为金融领域,很多证券公司的普通职员靠点儿什么内幕消息之类一天赚到四千块也不是什么难事吧?投行有高底薪项目提成,证券基金有老鼠仓可以做,连没上过学的街头混混做房虫都未必比你少。你觉得考下来Fellow有很大价值吗?反正我觉得没什么价值,就连行业内部都未必会认同你:“你们精算会算的,我们也会算,只不过你们算了我们就没有算。”你看看,承保多牛逼,你精算算个老几。就连天天给代理人打鸡血的组训也比你爽,人家天天拍手唱歌喊口号也把钱挣到手了,还被誉为是保险行业的发动机。
我还记得曾经有过这么两个签名档,我觉得用来形容精算很合适:“拿的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干的是投行的活,拿的是投河的钱。”
最近工作不爽,某都的房价又扶摇直上,如果恰巧我的领导看到了这篇重量级的牢骚,不好意思,不吐不快,想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吧。没准儿离开这一行倒是塞翁失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