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6-2-2 15:26:49
按理说只要挂了名,都算是对文章有所贡献,都能够算在自己的工作量里面,不是这样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 15:50:58
这个好像可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 19:02:44
第二作者能算第一作者吗?第二作者不是两个通信作者之一,这个算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 22:24:41
shufe_emily 发表于 2016-2-2 10:34
这个王某也是这篇文章的第二作者不是么?如果他们学校在评职称的时候可以认国际期刊的所有作者的话,他把文 ...
如果学校不限定通讯和第一才能上报,作为第二作者上报也行吧,但没出力挂名的行为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 22:26:15
shfe 发表于 2016-2-2 14:37
人家都署名了,还不算成果?具体第一作者还是通讯作者那是对方学校自己要求的问题。楼主的问题莫名其妙。除 ...
应该如此,至于挂名则算是学术道德问题,不好界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 23:53:53
那样都算的话,还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3 09:08:17
323191599 发表于 2016-2-2 22:24
如果学校不限定通讯和第一才能上报,作为第二作者上报也行吧,但没出力挂名的行为不好
王某将第二作者,也非通信,在申报表中,说是第一作者,学术道德问题属于不端,剽窃,盗用?问题等级的程度,问题性质界定,清华大学的鲁白管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3 09:11:14
liujialin 发表于 2016-2-2 23:53
那样都算的话,还得了......
王某填表申报表中,写是第一作者,研究生院有个单位可以投诉,属于教师行为不端,大家介绍几个学术道德大家专家,比如清华大学的鲁白, 还是方舟子,还是中科院**,北大**,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3 09:12:38
liujialin 发表于 2016-2-2 23:53
那样都算的话,还得了......
王填表申报表中,写是第一作者,研究生院有个单位可以投诉,属于教师行为不端,大家介绍几个学术道德大家专家,比如清华大学的鲁白, 还是方舟子,还是中科院**,北大**,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3 09:13:15
liujialin 发表于 2016-2-2 23:53
那样都算的话,还得了......
填表申报表中,写是第一作者,研究生院有个单位可以投诉,介绍几个学术道德大学专家,比如清华大学的鲁白, 还是方舟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3 09:14:34
323191599 发表于 2016-2-2 22:26
应该如此,至于挂名则算是学术道德问题,不好界定
王填表申报表中,写是第一作者,属于教师行为不端,大家介绍几个学术道德大家专家,比如清华大学的鲁白, 还是方舟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3 09:15:34
liujialin 发表于 2016-2-2 23:53
那样都算的话,还得了......
填表,王填是第一作者,研究生院有个单位可以投诉,属于教师行为不端,大家介绍几个学术道德大家专家,比如清华大学的鲁白, 还是方舟子,还是中科院**,北大**,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3 09:16:08
liujialin 发表于 2016-2-2 23:53
那样都算的话,还得了......
王填表写是第一作者,研究生院有个单位可以投诉,属于教师行为不端,介绍几个学术道德专家,比如清华大学的鲁白, 还是方舟子,还是中科院**,北大**,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3 09:16:59
liujialin 发表于 2016-2-2 23:53
那样都算的话,还得了......
填表王写是第一作者,行为不端,介绍几个学术道德大家专家, 还是方舟子,还是中科院,北大,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3 09:17:36
liujialin 发表于 2016-2-2 23:53
那样都算的话,还得了......
介绍几个学术道德大家专家,比如清华大学的鲁白, 还是方舟子,还是中科院,北大,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3 09:18:21
liujialin 发表于 2016-2-2 23:53
那样都算的话,还得了......
介绍几个学术道德专家,比如清华大学的鲁白, 还是方舟子,有助名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3 09:20:40
国外有专门机构,专门受理此类事件,一封邮件核实,直接就停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5 04:30:24

孔乙己,文人不叫偷,叫拿,有些人这样界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6 05:20:27
《科学伦理》会出手?
《科学伦理》给上面所列四位当事人发了公开问卷,限定三天内答复。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07-2013);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
在北大谢灿,清华张生家,鲁白事件中,由于《科学伦理》出手,结果渐渐明细,鲁白丢了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6 06:20:18
学术和科研界对权力显得异常惨烈。任人唯亲盛行,师生、同学、上下级和老朋友形成的帮派、团系林立,互相“帮助”,互相利用。职称、学术和科研经费、奖项等的评定,大多最终凭此定夺。《科学伦理》会出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9 18:57:24
《科学伦理》与学术界和科研界的腐败之殇目前,中国的GDP已是全球第二,为了可持续稳定发展,经济模式正在从粗犷的资源消耗型向集约的节能型进行战略转移。学术和科研界承担着重要责任,人才是关键。为此,中国ZF前些年也出台了加快国内人才培养和引进国际优秀人才的政策,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等。
不过,虽然中国经济多年来持续快速增长,但贪腐等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到了学术和科研界。中国的高教和科研体制表现出明显的行政官僚化和追逐利益的特点。包括高校在内的中国学术和科研界更象一个追逐地位、名气、头衔、势力和金钱的权力场。

这些不发生根本改变,不要说所谓的“千人计划”,就是万人,十万人计划,仍然会重疾难治。因为“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zhi,三声)”。千人在海外是一种表现,回到国内这个“大染缸”,很可能被迫是另一种表现。

中国学术和科研界净土不再

正常来讲,学者要有独立人格,高尚的道德修养,崇高的人生理念,追求真理,自尊自立,不依附于ZF或其它社会势力,教育学生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但中国学术和科研界受社会上急功近利和浮躁之风影响,导致的学术腐败、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之严重,已从个别院士、教授、学生,呈现出规模化的趋势。学术和科研界这块曾经的净土已像中国的自然景观一样受到严重污染。小到整个师门深陷其中,大到学院甚至学校,如果揪出一个,就会牵连一大群“有名望、位高权重”之人。以学术打假闻名的方舟子被现实社会孤立的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

当教授、研究人员以绞尽脑计得到行政权力、当官为荣耀时,表明学术界、科研界及整个社会出了大问题。这不仅危害学术和科研界,更严重的是还会影响下一代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复兴。

现实是,若想在中国学术和科研界生存,学者和科研人员必须把大部分精力用来搞人际关系,即要有广泛、深厚的人脉。
很多情况下,名利与学术或科研能力有一定关系,但关键的是权力和人脉。只有前者而无后者撑腰,则只能终生郁郁不得志;而有了后者,则可呼风唤雨、飞黄腾达。《围城》中现实版的方鸿渐之流不在少数。编造个海外名牌大学或科研院所的身份,就可回国任教或在科研界捧上总监、总裁级别的饭碗,捞到在国外不可能得到的名利。

很多学术和科研界人士与官商为伍,以不光彩的方式攫取社会财富,谋取私利。他们的心态是,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做,所以不如自己先捞到手来的实惠。

因此,学术和科研界对权力的角逐也像政界和商界那样,显得异常惨烈。任人唯亲盛行,师生、同学、上下级和老朋友形成的帮派、团系林立,互相“帮助”,互相利用。职称、学术和科研经费、奖项等的评定,大多最终凭此定夺。

几个惊心的例子

关于学术论文腐败交易,这里有个例子。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前些年经常与某部委有联系。后来得知,该部委的总工程师在位时,曾安排他妻子到一本核心期刊做负责人。后来经营困难,于是这位负责人开始收取版面费。凡是要刊登论文评职称的,都要交钱,论文内容的质量并无人审查,是抄袭还是枪手代写都没关系,只要交钱就能刊登。这样每年能捞几十万元。据说现在ZF查的严,此现象已有所收敛。

论文抄袭是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英国大学中也屡有出现。笔者当年在英国读硕士时,老师开学初专门告诉我们,不管平时的大、小论文还是期末考试,一旦有抄袭或作弊行为被校方发现,肯定会被开除学籍。因为这涉及到做学问的道德问题。否则,习惯养成,难保在今后的研究或工作中不再犯这类不可原谅的错误。

科研经费分配不公问题也是导致权力寻租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潜规则了。科研项目的重要性和人员水平并不是唯一考虑因素,研究人员要有足够的“活动能量”,才能把经费拿到手。否则,只能看着那些会上蹿下跳的同行往自己口袋里搂钱,并被人取笑为“头脑太木”。这也包括不少刚从海外回来的人,除非被同化后,知道利用人脉才能办成本应该办成的事。
例如,笔者有一位在日本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到国内任教的老同学曾感叹,刚回国时,自己显得太傻,很多明显违背严谨科学精神,且违背自己做人道德标准的事情,由于没有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以在职称晋级和研究经费方面吃了不少苦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0 03:59:37
师资博士后,压力会过大,就是零时工,2年后,给211,985发一大堆文,最后被炒掉,以各种理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2 09:41:32
进高校,搞学术腐败,这个路对吗。

最近北京高校的一个哥们找工作,基本情况是:应届经济学博士,本科211,硕士调剂非211,博士985,没有出国交流。博士期间发《金融研究》一篇、《中国工业经济》两篇、《统计研究》一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一篇、《中国人口科学》一篇,《经济管理》一篇,以上均为第一作者,另其他中游水平的C刊3篇(导师一作)。另有一篇《中国社会科学》第二作者在审中,能否发表待定。此君读博前工作过,年龄32岁,性格开朗,交际能力还行,但导师要退休了工作的事情基本帮不上忙。最近来上海找工作,此君吐槽了一堆,让人汗颜,现在高校都这么难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4 02:00:41
longitudinal 发表于 昨天 13:39 |只看作者 |倒序
收到了师姐的电邮,终于,她走完了辛苦博士历程,也终于拿到了美国前30强高校的TENURE系列的教职入职通知,在博士一毕业就做到ASSOSCIATE PROFESSOR的TENURE,真是不容易。

想起3年前,和她初次相识的情景,那时候不懂,师姐为何要放弃国内已经读了一半的博士,非要远渡重洋,在33岁的时候要实现一次人生的重新开始。那时的她,给我的感觉是低调、历练,给我的感觉她的远行似乎是一种命中的注定漂泊。现在逐渐懂了,原来她的决定,至少对她来说是对的,潜心钻研学问,4年下来,发了10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不过值得,为她自己的未来。
我曾问过她,为何做此决定?
她只是说了句:“为了孩子。”就再也没有说任何话。

祝福师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4 02:02:23
看看国内,评职称多难。。。中大被解聘教师回应为职称掌掴甘阳:学校处理不公2016-01-26 澎湃新闻 [url=]天下公器[/url]
中大被解聘教师回应掌掴甘阳:学校处理不公
2016-01-250 大字
  1月7日,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被“青椒”当众掌掴,事件发生后,学界哗然。12日,当事人李思涯被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分局拘留所拘留10天。22日,李思涯被释放后,接到中山大学解聘书,同时后者公布《关于博雅学院教师职务聘任有关问题调查情况的说明》,对此事件做出四点说明。今日,李思涯投书澎湃新闻,首度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回应。在李思涯的理解中,掌掴甘阳的过程是怎样的?出手的原因究竟何在?他作为当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
本文原以第三人称写作,不代表澎湃新闻立场,编者不鼓励任何暴力行为。
原文标题为《中山大学是在调查真相还是欲盖弥彰?——李思涯关于掌掴甘阳事件的三点澄清》。
2016年1月7日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李思涯掌掴博雅学院院长甘阳,以引起中山大学重视并妥善解决相关问题。但从1月7日至1月22日中山大学副校长魏明海宣布与李思涯提前解除合同,中山大学未与李思涯做任何沟通。魏明海宣布与李思涯解除合同后,中山大学官方迅速发布言辞模糊、极不负责任、误导性极强的《关于博雅学院教师职务聘任有关问题调查情况的说明》,此事有关李思涯名誉问题,特此撰文以澄清事实。是非曲直,自有公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3 23:25:13
国外的文章还是比较认通信作者的,他盗用文章应该属于作假的行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0 15:39:48
那肯定算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