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的成果往往是基于大量积累上的灵光乍现,
作为本科生能有这样的丰富的知识,足以让其他同龄人汗颜了
作者于学术的热情,在物欲横流的现今,更是让吾辈击节赞叹
北大实在是藏龙卧虎。。。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本人对人大经济学院充满希望,单从一个方面看就可以了。北大清华自恃有名在外,考生多的是,所以什么方便都不愿提供给考生,而人大正好相反,开了个经济论坛供广大考生获取信息,而且很多班主很有服务精神,老师也不吝赐教,这种争取民心的做法迟早会有大大的收获的。
人大经院,继续努力吧
是啊
而且我最佩服的是他居然可以全英文写作,而且格式那么规范,引用的文献也那么丰富,真的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佩服佩服。
赶啊
嘿嘿
本科生发表论文很难? 俺已经几篇了,都是核心期刊
不过和人家比起来差距很大
我们应该奋起直追阿
这话错的太离谱了!!!
1)学术人才的标志就是看其论文的好坏,没有别的标准。
2) 中国人善于考试,但不会写文章(与欧美人相比)。
这位大哥很牛叉啊!! 说说你们那帮人培养了什么人才吧??!! 咱也长长见识!!!
PS: 说这个是西方经济学的2道贩子、那个是3道贩子。。。 OK,如你所说的!? 你周围的人是几道贩子啊??!!!
——————————————
有些话,邹恒甫有资格说,不意味着你也有资格说————————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别这样哎呀哎呀的,还有那么多不是北京的学校。人家怎么活呀??在我看来,名校它的资源(尤其是从国外得到资源)会多些,但社会科学的东西与自然科学不同。搞自然科学,可能那些天才会强些。搞社会科学的话,不一定的,只是有些人见到比自己的学校好的,就自认为差人一等;见到不如自己学校的,就认为高人一等。(在社会科学方面,我仅承认名校它的名气会给就业带来点好处。至于说学生更好,那可能是我们这样的国家环境下,决定了他们老师更容易了解国家动态和内情,从而可以先人一步的知道些东西吧。)
总之,我认为社会科学的东西与天才无多大关系(与阅读等勤奋还是很相关的。)
楼上的~难道学生多概率就大吗?
这话当然没错。一方面,北大光华现在的生源的确比其它地方好一些,另一方面,当然也是更重要的,是经过这几年建设,光华的高水平老师也越来越多,好的学生碰到好的老师,当然人才出现的机会就大很多了。
相比之下,各大老牌的经济学院就非常可怜了,严重缺乏高水平老师,这是一个大问题
“好导师+好学生”,出人才的几率会比“普通老师+普通学生”大n倍,更不要说“不负责的老师+不务学习的学生”。我没有好导师,甚至我没有普通老师,客观的评价我的导师只是一个“不负责人的官员”。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有一个好的师兄(我的真正老师)和一群好的朋友
有谁有我郁闷,我哈工大学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