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38 7
2009-03-04

认识贝加(Gary Becker)四十多年了。历来欣赏他的分析力。他关心中国,对中国的评论客观,善意明确。二月二十二日他发表的关于中国的文章,好些观点我不同意,认为不是实情,他是被讯息误导了。分两篇文章说说吧。

我最不同意的,是贝加支持美国财长盖特纳之见,说中国操控人民币的汇率,导致庞大的贸易顺差。故事的发展可不是这样的。曾经说过,因为中国发展得快,我要不断地跟进才能掌握其经济脉搏的跳动,才能体会到发生着的是什么事。三十年来,我曾经两次停止跟进约半年,之后要好几个月的努力才能再走进中国的脉搏中去。这些日子不少在国内不同地区的朋友,久不久会收到我的电话。问长问短,为的是要保持这脉搏跳动不会中断。这是我研究中国经济的主要法门,让我反应得快,也推断得准。

一九九三年六月二十九日,我在海南岛,那天人民币的黑市汇率是一元五角兑一港元(兑美元是十一元七角兑一)。这是人民币在历史上最不值钱的一天,之前之后都没有见过。消息传来,两天后朱镕基会执掌人民银行,也就是今天的央行了。

早些时(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我发表了《权力引起的通货膨胀》。那是一篇重要的文章。当时中国的通胀恶化,一般舆论主张约束人民币的增长率,是货币学派的老生常谈。我力排众议,说当时国内的银行是出粮机构,有权有势的高干及他们的子弟皆可以权力「借」钱,与银行的职员一起上下其手,什么约束币量云云,根本办不到。于是建议:对权力借贷的行为一定要手起刀落,要杜绝,而人民银行要改为一间正规的中央银行,不作任何商业或个人贷款。

朱镕基执掌人民银行后的处理方案,跟我建议的差不多,但他用上直接管制投资与消费的方法,我不以为然,批评了他,想不到,他做出来的效果,使我公开道歉几次。一九九五年,朱老把人民银行改为正规的中央银行,再不作贷款生意了。

这里要说的重点,是从一九九四至二○○五年七月二十一日,人民币以美元为锚,汇率守在八元二角四仙兑一美元与八元二角七仙兑一美元之间,守得稳如泰山。这是官价汇率,跟起初的黑市及跟着的灰市及再跟着的近于白市的汇率是不同的。

从一九九四到二○○六这十二个年头,是中国经济奇迹中最奇的了,我说过不止一次。当然有其它重要因素,而这里要指出的,是该十二年人民币钩着美元(虽然二○○五年七月转钩一篮子外币,但在转钩初期汇率的变动显示美元还是该篮子的绝大部分),对中国的发展有助,炎黄子孙应该感激。另一方面,二○○一的九一一事件与二○○三开始的伊拉克之战,美元保持稳定,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早就有了实力的人民币,紧钩美元,把后者稳定着。今天遇上金融之灾,没有谁知道何时方休,美元会有不小机会因为人民币不再紧钩着而出现对美国经济为祸不浅的波动。这样看,几年前美国的议员迫使人民币与美元脱钩,是美国在政策上的一项大错。如上可见,说北京操控人民币的汇率是没有根据的:紧钩美元不可能有操控的空间。要操控人民币汇率的是先进之邦,尤其是美国,而中国货在上述的十二年间满布地球,协助了美国减低通胀,是我要说的故事的另一面了。

一九九七年初,因为要写夏保加(Arnold Harberger)的首届荣誉讲座的关于中国改革的文章,我考查当时人民币的货币制度。这考查使我对货币制度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层面:无锚的货币制度不可取,下锚不妨用一个可在市场成交的指数,央行用不着提供实物。这些就是后来我屡次建议人民币转用一篮子物品为锚的基础。

一九九七年七月,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个多月后一些北京朋友约我到深圳会面。他们看得很悲观。言谈间我突然乐观起来,心想,朱镕基了不起:他把三年前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通胀率,在三年后的一九九七下调为零,而又因为市场的劳工合约够自由,失业率徘徊于百分之四,增长率保八。当时国际上的金融机构及大师们对亚洲金融风暴的解释,我一律不同意,而在那次深圳聚会中,却想到一个圆满的解释。没有说出来,因为恐怕扰乱市场。

我的解释,是当时亚洲多个小国的货币,皆或松或紧地钩着美元。紧钩美元的人民币一下子把通胀下调至零,这些小国的货币都一起偏高了,于是纷纷脱钩。从那时开始我知道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先进之邦,而是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亚洲的小国因为那次金融风暴,他们的币值来了一次大调整,与人民币之间达到了一个新的均衡点。这就是后来我极力反对人民币兑美元独自升值的原因。

还有另一个我要到二○○四年底才找到圆满答案的重要因素。这就是我高举的、人多资源少的、县与县之间的竞争制度,一九九四年初开始形成及运作。北京的朋友无疑清楚这制度是怎样运作的,但重要的含意他们不知道。其中一个重要含意,是县制度的运作是以速度来增加县干部的收入。我们不容易找到一个在国内投资的人,不被县干部赶得近于发神经。赶快十分之一的时间容易,如此一来,先进之邦有百分之三的增长率很不错,在中国的制度下就变为百分之十三了!我因而反对什么经济过热之说,反对要搞宏观调控。朱镕基当年的调控是对付权力借贷需要有的手起刀落,但在县制度运作得宜之后的调控,则起于北京的朋友未富先骄,对自己的制度运作的含意没有足够的体会。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虽然人民币的黑市汇率还低于官价,我认为人民币是强币。到了二○○二,虽然黑市汇率还低于官价,我说人民币是地球上最强的货币。还是以八元二角多兑一美元,但到了二○○三至二○○六这期间,浮动人民币很可能使汇率市价升达四兑一甚至三兑一的水平。如果中国的国际竞争对手只是先进之邦,人民币兑美元上升一倍对炎黄子孙有着数,但中国的竞争对手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带来灾难。君不见,二○○五之后,人民币兑美元升约百分之八,接单工业纷纷输钱,订单转到其它发展中国家去。日本起飞时可没有这样的困境,虽然后来还是中了大计,但那是另一个比较复杂的故事。

我跟得紧:二○○三年苏浙一带的一个全职农工每月的薪酬只人民币三百,还需要有大量的农民转到工业去才有作为。当时我意识到,五千年来中国的农民第一次看到曙光,不同意盛行的农民愈来愈苦或贫富急速两极分化的谬论。

人民币紧钩美元十一、二年,官价八元二角多不变,一九九三年的最低黑市是十一元七角兑一美元,而如果自由浮动二○○五可能是三或四兑一!从一只货币转强的速度衡量,这可能是史无前例的,反映着中国的劳苦大众的生产力增长惊人,也反映着在县制度的运作下,外资对中国青眼有加。

目前的形势是,因为这些年落后之邦发展得非常快,先进之邦如在梦中,从汇率的角度衡量,前者与后者之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断层,连接不上了。上层之间有竞争,下层之间也有竞争,但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竞争是脱了节的。北京的朋友认为可以容易地打上去,推出腾笼换鸟,失之轻浮。治安转劣,是腾笼换贼乎?回乡归故里是连笼子也换了吗?

近几年人民币升值闯祸,新劳动法杀伤力强。几个月前人民币的强势已去。地球金融大乱,朋友传来的国际文章无数,没有一篇提出我认为是可取的建议。看来经济学也完蛋了。一时间我想到明人徐渭写葡萄的一首七绝。诗云: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拋闲掷野藤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4 00:05:00

薛兆丰:压低人民币汇率等于供养美国

 

奥巴马推出数以兆计的乱花钱大计。美金的通货膨胀,将使中国人手上的美金缩水,其效果与“把收回来的外汇烧掉”无异。

很多年前,我见有愤怒青年烧美元,就在网站上写过一句话,几天后《南方周末》把它登出来,是劝那些青年“不要烧美元”,理由是“美元是美国的负债证明书”,烧了美元就是免除了美国的债务。我明白愤怒青年是爱国,但爱国可不应该这样爱。

中国的外汇储备,从1999年初1,450亿美元,逐月逐年稳步递增,到达2008年末的19,460亿美元,增长了10倍以上(见“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这是说,中国十年来年替外国人干了很多活,而换来的是增加了十倍的欠条。那些本来还是活期欠条,拿出去就能当即换回服务;而拿着这些外汇再去购买外国政府发行的债券,那就是把活期欠条再换成远期欠条了。

有三个因素可以解释欠条激增的现象:一是我们对外国人贡献大,所以换来的欠条多;二是我们对外国人的需索少,所以兑出去的欠条少;三是人民币汇率过低,所以持美元的人都纷纷跑来换取人民币占便宜。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外汇就涌进来了,而人民币流通量也由此激增,形成了通货膨胀。请见我2003年发表的“守住了汇率,引入了通胀”。

2005年,经济学教授塔洛克(Gordon Tullock)在走廊拉着我问:“中国人只想收藏美钞,却向美国提供真材实料的商品,这是为什么?”我回答:“我知道中国人就是喜欢收藏美钞。”塔洛克摇头:“我想到的唯一解释,就是中国人愚蠢。”过了两个礼拜,我跑到塔洛克的办公室问他:“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岂不也是很蠢?”塔洛克答:“美国政府是因为一些美国公司有意见,被迫向中国施加压力。美国只是说说,还没做什么;但中国是实实在在地把货物运过来,以过高的价格收藏美元,所以还是中国人蠢。”我说:“美国这么一施加压力,中国人就更不愿意升值了。” 塔洛克了解中国人爱面子的脾气(他曾是驻中国的外交官),听了连连称是。请见我2005年发表的“人民币汇率守得住吗”。

所谓“守不住”,说的是因“守”而引起的“通货膨胀”难以忍受。2003年以来主张以行政的方式压低人民币汇率的人,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么做而直接引起的通货膨胀问题。这是所谓“守不住”的含义。要是没有任何代价,中国人要免费为外国人服务,只求囤积欠条,当然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问题是,为外国人干活,自己只是攒欠条,同时还要忍受通货膨胀,这么做值得吗?有人认为值得。张五常从2003年起就反对人民币升值(尽管他也同时自相矛盾地主张人民币与一篮子物品挂钩),反到什么程度?反到他宁愿把外国人的欠条烧掉都不愿意升值的程度。他在2006年发表的“货币问题的三个浅见”中写道:“两年多来我老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人民币偏低,压力大,汇率不调高早晚守不住。一年前跟阿康斗气,他坚持人民币的上升压力守不住,我要说把收回来的外汇烧掉他才认输!”

为了抵抗升值而烧掉外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人因烧掉的外汇已经白干了,而因贬值的外汇将来还要白干。只是为了有工作吗?如果只是为了有工作,我自己就能为社会立刻创造20万个工作职位,再琢磨一下就能创造200万个——如果就业者只是是为了有工作。说到底,人们是为了改善生活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有人会说“把收回来的外汇烧掉”只是开玩笑。好像是,但美国奥巴马推出数以兆计的乱花钱大计,美金在过去多年已经、而在未来多年也很可能继续膨胀。这样中国人手上的“活期欠条”和“远期欠条”就必然贬值。本来在今天能换回一个汉堡包的钱,到明天就可能只能换回半个,这效果与“把收回来的外汇烧掉”并无差异。

中国如果不按照市场信号而是出于政策倾向过分压低人民币汇率,那么就会同时导致以下几个后果:(1)外国政府在其本国生产商的施压下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2)外国广大消费者占便宜;(3)过多外币(欠条)流入中国;(4)中国国内通货膨胀势头加剧;(5)如果国外——尤其是美国——由于其救市计划产生了其本国货币的通货膨胀,那么中国人持有的欠条的实际购买力将下降,意味着中国人过去白干了;(6)中国货过分便宜,导致中国人将来还要白干。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是:我们是否为了(1),即不向外国政府屈服,而宁愿同时接受(2)、(3)、(4)、(5)和(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4 00:50:00

老文章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4 15:06:00

薛先生的那篇是旧文章,但张教授的是新文章

我的观点是:不让人民币升值不等于不让美元贬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4 22:18:00

我不懂,忙着升值干嘛,你不懂中国的产业结构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差那么多;

中国的农村还发不发展,瞎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5 09:38:00

一直以来,我都同意这个观点,人民币不能大幅升值。

正如张老所说,中国的竞争对手根本还不是发达国家。如果中国的工业基础达到日本的程度,谈升值还稍微靠谱点,但君不见,日元升值把小日本给折腾成啥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