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本来就是给贫民住的........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好奇怪的言论。
我现在知道了专家与我的距离。哈哈,庆幸我不是专家。
中国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政府部门参与太多。
搞市场经济,就不是靠政府来进行分配管理。市场的能力才能发挥出来效用,才能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而且,茅老说的对,政府审批,这个环节直接导致了不公平和腐败。
关于这种行为在真实世界中的例子,可参看杜皮特(Dupuit,1849 )对铁路客运价格的讨论:
某个公司之所以要有敞蓬的木凳车厢,并不是因为给三等车厢装上顶蓬或者给三等座位装上垫子要花去它几千个法郎……它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阻止能够支付二等车费的人去坐三等车厢;它伤害了穷人,但并不是因为它想伤害他们,而只是为了吓走富人……出于同样的理由,那些被证明对待三等乘客几近于残酷、对待二等乘客几近于吝啬的公司,在对待一等乘客时却变得慷慨起来。他们拒绝给予穷人他们所必须的东西,同时却给予富人许多多余的东西。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最优的策略是给予富人社会最优的质量,而不是多余的质量。但是这一高质量和其他的、低于最优水平的质量对照起来,也许会显得过于奢移。)
这个通常被当作信息经济学的经典案例。
为了不让富人装穷,所以让穷人受罪——形成分离均衡而非混同均衡。
这里可能需要做个小小的区别:谈“价格歧视”时,通常人们假设信息完全。
我想sungmoo这段分析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茅老的问题在于,他建议使用的“分离手段”,既不能令富人不能装穷,又不能令穷人买得起。
茅老确实需要更谨慎的分析问题咯。
我主张廉租房,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427622-1-1.html
1.请注意,茅老说的是廉租房,什么叫不买廉租房?你想买能买到吗?
2.茅老说的是没有私家厕所,而不是连公共厕所都没有
3.为什么要没有私家厕所,茅老说了原因: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会喜欢(所以穷人才有机会得到)。在各地的经适房内配建车库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各位能想到有什么方法能使得廉租房只有穷人住进去吗?
“有钱人”会喜欢租房子住?
(或者说,在甄别穷富时,需要用“所租房间有无厕所”来甄别?)
媒体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断章取义,然后引起争议,自己渔人得利。
这些只字片言,你们真的就理解了茅于轼?知道了他真正的意思?
所有人被媒体快玩儿死了。
所以人们在媒体前应该谨慎发言。
经济没有充分市场化,寻租的问题就无法根除·往往最底层的人民的微薄利益最难以公平实现·
茅于轼强调,经济学家看问题会比一般人看得更加长远。他的言论也因此引起众多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