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恶性通货膨胀正在席卷中国
2003年全球货币供给总量增长16%。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的增长。2003年中国央行吸纳了1600亿美元,日本央行投入了20万亿日元干预汇市。2004年头两个月,日本央行投入了10万亿日元。欧洲央行也将在1.35处投入上千亿美元。2004年全球货币供给总量增长将不低于18%。为什么中央银行家们要高速开动他们的印钞机?答案是,上世纪90年代全球有3万亿美元流入美国信息泡沫。现在泡沫破灭了,以40%货币计算流出,就是1.2万亿美元。同时由于亚洲地区的盯住汇率方式以及欧洲的结构问题,各国央行将创造出7~8000亿美元进入全球市场。这样全球正在经历2万亿美元流入商品与服务市场。现在这个流动过程只完成了三分之一。更庞大的货币流还在后面。今天,如果能站在美元信息泡沫破灭之上来理解全球货币市场的结构变化,还有必要去讨论过冷与过热、日本式资产泡沫或低通胀吗?明明白白就是一场恶性通货膨胀正在席卷中国。
2003年4月23日,笔者在《上海经济报》"贸易保护、通货膨胀与中国经济" 一文中指出,"严重的通货膨胀、严重的贸易恶化正一步步逼近中国的市场。"。2004年1~2月中国出现79亿美元贸易逆差,而日本贸易盈余激增。这表明中国低劳动成本模式正在输给日本高劳动生产率模式。以原油数据举例,日本开动一艘4万吨船需要500吨油,而中国开动一艘1万吨船就要500吨油。过去一年,在初级商品暴涨情况下,如铜,从1600美元/吨到现在的2800美元/吨,中国出口利润已转变成负值。而劳动生产率是中国5倍的日本,铜涨到5000美元/吨才没利润。现在,日本央行干预汇市上限是 140万亿日元,2004年保守估算日本央行投入汇市将达30万亿日元。5月份以后日本的需求将上升。所以从亚洲地区需求与全球货币供给来判断,2004年全球初级商品CRB指数涨幅将在30%。故此,2004年中国将直面另两个问题,贸易恶化与经常账户恶化。1997年东盟货币动荡的主要因素也正是这两个问题。综合全球宏观与亚洲实际结构,2004年下半年,如果中国无法控制外资流出所造成金融体系动荡的话,不低于20%的通胀是科学与负责的结论。 中国与美国对决的序幕是不是已拉开 简单翻阅一下历史,回忆一下美元近几十年的历程,对理解全球化是有益处的。1944年美国凭借其黄金储备地位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汇兑本位制)。1971年由于黄金约束美国印钞机的开动,尼克松先生废除了35美元可以到美国财政部换取1盎司黄金的货币规则。随后产生的"美元本位制"一直延续至今。这个体系极大地方便了美国的融资成本,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全球化的成本。可以这么说"美元本位制"是美国打赢冷战与上世纪90年代强劲增长的重要力量。反之,拉美、日本、墨西哥、东盟地区无一不是过渡承受市场开放与金融放宽而陷入市场结构失衡中。货币可以超常供应,全球化也可以超常运转。中国GDP70%增长来自出口,2003年中国对美国贸易盈余1200多亿美元,损失耕地3800多万亩。如果以世界贸易理论来解释,中国进口美国1200亿美元货币,出口给美国2600万亩土地。30多年来,批评"美元本位制"的理论数不胜数。不同的方程式都证明这个体系的不相容性的危机。
货币的价值在于储蓄价值或购买力。2003年中国老百姓还没怎么花钱,全球初级商品价格就涨了40%。2002年11月25日,笔者在香港《经济导报》周刊"美元霸权的面纱将被市场力量撕破"一文中指出,中国民众想花手中美元的时候,就知道美元这艘船的漏洞太多。全球储备过剩必然导致结构失衡与清偿能力问题发生。1971年全球货币体系因美元清偿能力而死亡。今天,亚洲地区官方美元储备达2万亿美元。现在日本人、印度人、越南人花钱的速度正在上来。这或许是小事。亚洲各国央行与财长想方设法让亚洲人少花钱或不花钱。这2万亿美元还可以作为亚洲地区的账面"不动"产存在。但是,中国人我们得面对现实,按照农业部估算粮食产量,未来2年进口粮食将达1亿吨。在今天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将投入不低于600亿美元进入全球粮食市场,将推升全球粮价100%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推算。过去一年,中国因素推升铜价80%。更何况粮食是必买的东西。8年前美国人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当中国向全球市场求助时,它必将向控制了全球近一半粮食出口的美国求助,从而导致形成一种史无前例的地缘政治局面,即13亿中国消费者将与美国人争粮。
今天,600亿美元粮款支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推高粮价,必定推高全球通胀,必定降低美元真实购买能力。亚洲地区官方2万亿美元真实购买能力将被削减30%左右,即6000亿美元。中国将为此分摊到"1200亿美元"。过去中国向全球化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力要素与资源要素,美国人说中国输出通缩。当这些生产要素整合后,中国必然推升全球价格,美国人就会谈论中国输出了通胀。查阅一下美国的过去,当美国银行向拉美地区输入巨额美元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沃尔克大福提高利率,结果拉美地区背上了永久性巨额美元债务;到前苏联解体时,美国人向俄罗斯人推销"休克疗法",并承诺大笔援助,等俄罗斯休克起来了,美元却"千呼万唤"不出来;还有,1997年东盟地区因高速增长和美元升值造成结构失衡危机,可美国没有紧急援助,而是谈判再谈判。同时格林斯潘继续保持高利率不变。直至美国一家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格老才开始调降利率。今天中国要开始向美国购粮,中国因素将推动全球通胀。美国人会怎么说,美国货币与财政政策会怎么办?中国与美国对决的序幕是不是已拉开。 市场结构失衡、美元的清偿能力以及黄金价格已成为中国国家安全问题 帝国的生存必定靠垄断。微软靠垄断。美元更靠垄断。今天,美元的历史就是垄断经济学的经典。美国人是不会把垄断经济学写在教科书中教育我们中国的。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里根供给学派说减税强化供给。但这里面赤字融资怎么解决?美国人是这么解决的。在里根第一任期,里根大谈强大美国、强势美元,造成大量日本资金流入美元。到里根第二任期,里根政府与各国签订"广场协议" (美元贬值协议)。美元对日元从240日元贬到最高峰时80日元。里根政府免费收入几千亿美元。顺利解决赤字融资。里根供给学派是不会谈论如何解决赤字融资的。今天的里根供给学派正被美国学者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果中国采纳了里根供给学说,那么中国的赤字融资问题必定将依靠美国,也强化中国低成本竞争模式。美国不仅依靠其市场与货币、财政等手段推广美元范围,同时也在人们的思想中推广服务于美元的政策。
在人民币的生存道路中,市场结构失衡、美元的清偿能力以及黄金价格已成为中国国家安全问题。同样,亚洲其他国家也正面对着这些问题。2003年黄金价格因全球货币供给与中国因素推升了20%。2004年黄金价格也将因全球货币供给与日本因素推升30%。如果考虑进中国的粮食因素,那么今年黄金价格涨幅可能在60%之上。3年来笔者艰辛在国内推销,结构失衡、通货膨胀、粮食问题、美元清偿能力以及中国亟须购入3000亿美元黄金。以推销时黄金260美元/盎司估算,中国如果购入3000亿美元黄金,成本将不超过350美元/盎司。以今天市场对黄金的认同度来估算,中国购入2000亿美元黄金,成本将在480美元/盎司。
今天,为什么中国亟须大量购入黄金,这不仅仅因为日本需求或中国购粮削减美元清偿能力的事。中国必须从宏观美国对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中判断。为了更好理解,再阐述一下东盟危机,大家不会忘记,1993、1994年市场谈论的是东盟将在什么时候超越美国。格老则先大力扩张货币,强拉东盟GDP增长,打散东盟结构配置。随后格老稳步推高利率,恶化东盟财政。最后对冲基金出面收网。今天,市场谈论中国何时超越美国,多么相似的一幕再现。过去3年格老强力推行了一场美联储和平时代最巨额的扩张。这3年,中国超高速增长GDP,市场结构被彻底打散。2003年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银行信贷、钢铁、水泥等等创全球和平时期增长纪录。现在的中国与1996年的东盟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东盟是电子,中国是钢铁。东盟的最后对手是对冲基金。今天中国与东盟外汇市场结构不一样。中国的优势资本账户不开放。并且有4000亿美元储备,很难攻击。故此,美国人接下来是不是打击这4000亿美元的购买能力。比较1997年的东盟与现在,答案自会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假设中国购入2000亿美元黄金,那么真实世界将发生如下变化——美国长期利率走高、美国的失业恶化,美国下一步货币与财政布局整体打乱。同时美国人就会大叫让中国购买美元解决赤字融资。而中国则心平气和向美国人提出购粮问题。这就好比两军对垒,对方投入重兵包围你,而你突然突围了。对方唯一的办法就只能与你和谈。
有人说美元的历史是幸运的历史。而日本人称上世纪90年代的失落为"金融战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则更直接称1997年是"美国阴谋"。今天中国正在理解均衡这两个字的重要性。但中国更应明白在理解这两个字时,中国损失了多少?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诸如,经济内生增长,巨额资本流动结构,浮动与盯住的货币传导等,这些国外很普通的理论。只不过格林斯潘把这些吸收理解得远超越中国。今后美国的财赤还将更扩张,全球化结构失衡还将更倾斜。过去30年,全球创造了500万亿美元的金融世界。凡事都有升起与落下,今天的美元的清偿能力与全球化失衡为这场世纪金融帝国吹响了落幕。当落幕坠下时,中国是看到美国、欧洲、日本与中国同在欢庆,还是美国在玩弄落幕。如果还不怎么理解国际货币流入,那就去看看中国大地上钢铁与水泥热潮。如果今天没人反对中国结构失衡的话,那么就请救救中国4000亿美元的购买能力
2. 上世纪90年代,格林斯潘成功地借助技术进步,吸纳了其创造的大量美元。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巨量美元从华尔街涌向了世界各地。世界各地就为此上演着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故事。
中国通胀与美元政策
2001年至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分别为28%、35%、41%、51%。同期,黄金从250美元/盎司涨到430美元/盎司;石油从20美元/桶到55美元/桶;铜从1300美元/吨到3300美元/吨,中国房价更是高歌猛进。2004年中国外汇增加2000亿美元,相当于2001年前的全部积累。2004年这2000亿美元相当于在国内创造出5万亿人民币,相当于近半个中国的GDP总量,相当于1年制造出一个中国股市。所以,2005年美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今年下半年中国房价、债市与CPI。
小布什上台至今,美国贸易加权指数下贬20%。今年一季度,美国贸易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创历史新高。理论上美国贸易加权指数还需下贬15%~20%。美国国会近期出台的“汇率报复案”表明这一轮美元贬值将由亚洲承担。如果这一轮美元贬值展开,那么放大到黄金、石油、铜、土地等基本商品上,都将有100%的涨幅。
根据开放式利率平价原则,中国为5%、日本为4%、欧洲为2%。这个概念是中美之间利率差只有扩大至5%以上,人民银行货币紧缩才有能力实施。所以,2004年人民银行加息27个基点,至2.25%。即刻,外汇储备3个月内暴增1000亿美元,全球基本商品走出了15%的涨幅,中国房价则继续攀升。今天,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2.75%。中国的货币紧缩至少要等美元利率到5%以上,那将要等到2006年上半年。如果中国*人民币升值来解决这利差,那必定导致美元的新一轮下贬,全球基本商品又将暴涨,升值部分根本不可能抵消基本商品涨幅。国内输入型通胀将全面展开。外汇储备也将再次巨额损失。所以,今天中国的货币与汇率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困境是,动也高通胀、高房价;不动也是高通胀、高房价。在美联储与小布什预算赤字政策下左右为难。
日本教训
面对目前这个事实,我们不由得想起1985年9月,五个发达国家财长达成的“广场协议”——美元有秩序下调协议。1986年2月,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开始下调利率。美国利用开放式利率平价4%原则的手段,迫使日本利率1987年以后进入2.5%的宽货币政策,并一直压制至1989年。1989年2月格林斯潘大幅提高利率50个基点,由6.5%到7%。同时,1988年后美国联合英国强制推行“自有资本8%”的标准,不执行此标准的银行不予交易。这样为执行“自有资本8%”的标准,国际银团贷款规模由1988年的1260亿美元降至1990年的1080亿美元。随后,一个重要的“日美结构协议”开始在1989年谈判。内容是:(1)将银行持股标准由5%降到2%;(2)强化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的限制等等。
同期,日本股价与地价也随着货币供应量的伸缩,而上蹿下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地价稍高于GNP,到1990年则是GNP的3.3倍。80年代末,日本土地财富占国家财富总额约70%。1990年后,日本股价与地价等泡沫纷纷破灭。1989年至1992年,日本股票时价总额减少了420万亿日元;土地等的评估额则减少了380万亿日元。合计800万亿日元金融资产损失,相当于今天7个中国的GDP总和。
日本学者吉川元忠在《金融战败》一书中悲哀地写到:“太平盛世”中,谁能意识到战争已打响?若是真枪实弹的战争,谁也不会将自己的利益亲手送给敌对一方,而在人们看不到摸不着的无形战争中,往往败就败在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给对手还浑然不知,这样的战败更惨更痛。
从日本教训中看得出,日本经济政策遭美国压制时,是资产泡沫。而中国经济政策遭美国掣肘时,是高通胀。这是因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日本的五分之一,所以,中国有可能面临高物价、高房价、低股价的问题。
并不遥远的经济危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目前,在国际上美国有几万亿美元债务,同时,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70年后美国福利缺口在450万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美国GDP的40倍。美国要寻求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只能*美元贬值,造成借1桶油还十分之一桶油的故事。那么美元为此付出的代价必定太大,而获利就几万亿美元。故格林斯潘必定用“温柔的一刀”来解决这450万亿美元福利缺口。
对照中美两国经济政策,2005年下半年,中国的经济政策需要考虑美国利率及预算赤字带来的影响。下半年,中国房价、债市、CPI及全球黄金、石油、铜等基本商品要做好暴涨的准备。到2006年美国利率将回升至中性水平,这样,美国中性利率与高预算赤字将产生经常账户赤字巨幅扩大的问题。到时,格老只需顺应市场而猛提利率。那时,如果我们还不能明白格老与小布什用利率与预算赤字及升值之间协调搭配,造成中国市场资金一会儿宽松、一会儿紧缩;用利率水平与赤字相结合,造成自身经常账户恶化,而提高利率的话,我们就有可能像今天未读过《金融战败》一书的日本人及东盟人一样反思自身之不足,而不去反思一个债务高达GDP300%的全球最大债务国,民众为什么无须还债,却大把花钱。
明年,美国将进入紧缩货币时期,到时,将导致高达3万亿美元流向美国市场。美国市场就会像美国经济学家哈里·登特鼓吹的,2009年道琼斯指数4万点轻“喜剧”的上演。那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再次对美国福利计算,应是几十万亿美元盈余。欧元、卢布与日元则只能是永久性成二等货币了。这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笔者想引用2002年6月25日《经济展望》杂志中《美元泛滥埋葬全球金融》一文中的小故事与一段话来表达,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中国的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命令大臣们都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这个国家丝价就猛涨。其他小国就纷纷不种粮食种桑树,卖丝赚银子,不亦乐乎。过了几年,这个皇帝又命令大臣们只准穿布衣,并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小国。这样这些小国的人就纷纷饿死。而这位皇帝就轻易获取了这些小国。”这段话讲的是,“今天,美国民众借了几万亿美元用于消费,美国的跨国公司在海外拥有几万亿美元的投资。请经济学家来解释,是告诉你,美元的债务与债权相减,美元的债务是万亿美元。请格林斯潘来解释,是告诉你,美国民众用一堆纸消费了全球大量资源。美国跨国公司用一堆纸占有了全球大量资源。一堆纸+一堆纸=一大堆纸在世界各国这里。而美元则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灵魂与生命。”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