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5-10-12 18:01:00
其实 无论文章的内容是真是假,我们应该反思,假如现在的中国是美国,一切又会怎样呢,多用点时间让自己变的更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2 22:36:00
那日本这样的对外经济资源依赖强国的未来掌握在谁的手中呢,世界经济正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没,我们也的确要注意经济权益的丧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3 16:53:00

大家不觉得可笑吗?

我看日本的经济是把握在我们这些给他进口的国家吧...

没有他们所需要的铁矿...

他什么也做不出来..

能卖的只有技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0 21:07:00
可以将此内容 编入 威胁中国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0 21:29:00

我想小日本现在还想逞威那是天大的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0 21:40:00

没有美国的撑腰小日本就不会这么嚣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00:03:00

中国超过小日本是迟早的事,但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而我们正好处在这个赶超期,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小日本就叫不起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01:12:00

前一段时间播放的中国大学生狂砸日产小汽车事件啊.

说真的,很多外国大学学政治的拿那个资料学习中国的政治面貌.

我看完那个我真的感到羞愧啊.

搞笑,没有我们的愤怒,世界才会不了解我们的态度

因为我们以前太仁慈了,所以今天会给人误解。。

不好意思,偏离主题了。

我觉得前面有人说的对,不管是谁提的意见,我们都可以借鉴

有句话叫“其身正,不令而行”。套一下,等我们自己足够强大了,还在乎他说什么烂言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08:32:00
反省是必要的,可是粗放就是集约的前奏,谁能否认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09:12:00
以下是引用wudjin在2005-9-11 23:41:47的发言:   学者指华经济受制于日 主要因为两点:一是日本企业能向中国提供中国产业不可缺少的高质量的产品;二是日本拥有优秀的技术实力和为确保技术优势而对研究开发的巨大投资。   文章说,如今在中国空前的建筑热潮中,建筑机械的年均使用时间高达3000小时,只有日本造的机械才能经得起如此消耗。中国生产汽车部件的机床年均工作时间也高达3500小时,只有日本生产的机床能保证连续5年性能不变。“没有日本的机床,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寸步难行”。   文章指出,据2001年统计,日本每年的专利出口1.1万亿日元。“那些没有这些技术的国家,不购买日本的技术,就无法实现经济增长”。   但今天中国要反思的是:在过去这么多年里,我们的一些部门、一些地区、一些单位、一些领导干部,是否不同程度地滋生了一切“拿来”,“买来”的思想?是否过分仰赖进口,差不多质量的产品,宁愿花外汇进口,就是不愿用国产的?自力更生的观念是否被抛到九霄云外?引进与消化、创新的关系处理得怎样?技术攻关的坚韧不拨精神如何?为什么我们能生产2亿多吨粗钢,却要长期大量进口各种特种钢材?为什么人家几十年前就造出而我们至今还造不出大型客机?为什么那么多的建筑自己拿不出像样的设计而要请外国人来 ? 国人应少抱怨多自立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50年前的中国,也不是 20年前的中国。
中国的经济在发展中,目前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需要大量的钢材和水泥等等建筑材料,也因为中国的大量需求挽救了一大批处于破产边缘的日本钢材企业,从这点可以这么认为:日本的经济对中国更具有依赖性,日本学者举的这个例子如同拿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过,反思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和迫切的,中国目前的高速发展是否是一种快速而又健康的可循环的发展呢?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是否可学呢?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呢?以及我们的高科技研究水平都必须得到有效的提高。以照相机为例,中国的照相机的品牌中,几乎没有一款堪称专业的,而日本的佳能、尼康两个一线品牌,无论是数码的还是胶片的都受到摄影爱好者的极大喜好。中国,在高科技方面还有待发展。所谓中国将受制于日本,个人认为是中国还有待大力发展自己的科技产业,尽早赶上日本,以减少在这方面吃的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17:42:00

小日本的话并不是没有什么依据,中国进些年的GDP增长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中国的对外贸易来带动的!!同时在很多技术上我国做的还不够成熟,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这又关系到我国的教育,以及在科研经费上的很多弊端,因此,又要改革!!

如果中国要想摆脱对贸易出口的依赖的话,那么扩大内需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对出口的依赖,这个问题很早就出现了,但是解决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储蓄率高达42%!!!这对中国的持续发展很有好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它也存在一个极限问题!!

"消费就是爱国"我想朱荣基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21:04:00

日本的坏习惯总是改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21:32:00
冷静思考一下,我们该怎样去面对这个既“大”又“小”的老邻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22:12:00

前段时间正好看到过一篇和这个问题有一点关系的文章,虽然文章主要说的是日本的经济,但也提到了中日经济的关系。可能第三方的观察更客观一些。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http://www.economist.com/opinion/displayStory.cfm?story_id=448869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1 22:22:4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23:11:00
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2 09:06:00

 我不知道,这个所谓的日本学者是何许人也,但是他的言辞未免过于偏激和极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所谓断开日本的支持,中国经济就会崩溃,实在太过可笑了.而中国的命运也不是能由别人决定的.在资源配置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国家妄想通过自己对某国的封锁来控制,甚至"谋杀"该国的经济,只能说是夜郎自大!

 日本在某些方面,确实技术上是国际级的,但是,就单以机械制造来看,全世界就你日本机械制造业强大么?中国就算自己无法生产这种性能级别较高的机械,不是还可以从日本以外的国家进口么.至多交易费用更高一些罢了.其他各行业道理也是一样的.

 所谓离开"日本,中国就完了"这种说法,太过骇人听闻.当今世界,世界各个国家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千万不要说,离了谁,谁就完不转了!单以中国来说,就算你日本在中国的所有投资,所有技术全部撤除,能给中国带来什么?顶多给中国带来阵痛而已,而以中国当前经济的发展状况,日本的退出,必定会为那些一直在旁边虎视眈眈寻找机会的其他国家喜出望外,很快就会有更多的投资与高新技术来到中国,这样,阵痛也会被治愈.

 除非你日本在所有的行业都处于领先地位,那中国就没办法了.但是,你日本行么??

 可笑啊,狂妄,无知的日本学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2 10:40:00

有许多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国人深思呀!一方面要勿忘国耻,另一方面要奋发图强,学习人家好的东西,创造我们自己的名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2 13:47:00
没错,搂主说的有道理,但是不要忽略一点,日本和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的辩证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2 16:28:00
仇不是不报,只是时机未到。目前,日本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只有全方面超过日本,那个时候才可以将其踩在角下。所以,我们要拿出信心与勇气,与其展开全面竞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4 09:42:00

虽说日本学者说的不一定有道理,但确实值得我们反思以下我们的经济结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5 17:53:00

是值得我们深思,有些问题不能单从目前的经济效益来看.

政府应该好好想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6 13:22:00

看清自己就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7 12:58:00

如果他们的产品都是主要销来中国的,那我们把货币供给控制一下,日本不就受制於中国了吗?

那日本鸟蛋学者的论点是白痴的,二国贸易,是相互依赖的。不是一方独享利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8 14:45:00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8 15:02:00

诚然,中国要开发出与日本一模一样的钢铁生产技术,或者超越日本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之所以这类产品还大大依赖于进口,完全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这得归因于制度方面的约束。

技术创新的前提应该是制度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8 17:38:00
日本对我们的威胁大于美国
的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8 18:43:00
政府宣传日本人民是友好的,我从来不信,妈的,血海深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9 12:37:00

有些经济学家想出名想疯了,

就想到媒体炒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