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cnki弄一个一稿多投的检查程序,这样可以起到一点监督的作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1329050
窃以为,一稿多投的主要问题在于杂志社的买方态度和高高在上的蔑视学生、老师、学者,同时又伴生着过低过低的审稿、用稿效率,使得作者没法子只能采取这种形式,否则拖个一年半载论文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几乎就要烂掉了。
而从编辑部的立场来看,经费少,人员少,专业人员更少,而稿件越来越多,仅仅初审就需要一个月甚至更多。
从几个方面来看 ,关键还是期刊管理制度出了问题,期刊是ZF的附属物或者说是一种延伸的ZF,它步走向市场,没有竞争,使得它自己也没有达到最有效率,而作者完全处于利益动荡方,利益完全没有保证。
所以,我们应该努力,至少学术期刊可以办很多很多,然后由市场决定(学术市场)究竟哪些成为顶尖期刊,那些成为著名期刊,那些被淘汰,这样杂志社自己有压力,就需要提高效率,否则好稿子都被其他高效率杂志发表了,自己灭有好稿源就可能被市场淘汰,这个时侯,我想一稿多投可能会慢慢绝迹,现在限制一稿多投,个人觉得其实就是在打掉硕士、博士、非既得利益者的学者们的饭碗。限制一稿多投的结果,很可能是那些已经垄断了学术市场的学阀及其自己的门客四处灌水,而草根几乎要绝迹。
个人认为,一稿多投也算是中国学术界实现不同层次人流动的一种社会调节机制,呵呵。有了这个,下层人才可能上去,比如陈柳钦现在就是既得利益者之一了,没有这个机制,陈老师也上不去。所以,个人觉得,至少草根学者(生)切不可人云亦云反对一稿多投,如果这样,其实是在给自己挖坑,阿Q看到别人革命,自己也凑上去的结果,就是正好被套进了圈子,杀头。我觉得,草根学生学者嚷嚷打击一稿多投,其实很多时候也就是在自断后路。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