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还有本事忽悠吗
(戚华建)
多少人曾认为郎咸平是个有良心的有本事的经济学家,现在,他把自己的画皮剥开,让人们看看他的良心是什么,他的本事在哪里。
郎咸平在他的《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伪命题辨析》一文中有下面一段:
伪命题三:中国应该拿巨额外汇储备刺激内需或增加民众财产收入。这是对外汇储备的经济学意义的 简单误解。某些著名学者甚至提出把外汇储备直接分给百姓的荒唐方案。前边已经分析过,出口收入经过结售汇制度,已经换成人民币形成了国内财富和购买力。在 央行手中,外汇储备是对进口或债务清偿的支付准备,以备国内实体对外之需。央行是无法在自己手中把外汇换成人民币的,央行持有储备只供国内部门需要时回收 人民币卖出外汇,同时进行内部货币供应量的释放对冲,这个过程和形成储备过程刚好相逆。如果把外汇分给民众进行投资或消费,若要刺激国内市场,民众还是要 把外汇换成人民币进行购买,结果还是央行无端的又放出相应的基础货币,和直接通胀无异,成为伪逻辑。若民众进行对外购买,只是徒然增加进口,反而对内部供 给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国内需求对内部经济的提振。所以,外汇储备是一种支付手段的备付,是央行代管的对外财富的索取权,并不是一种国民财政资产,以之刺 激内需或简单分给民众则是犯了金融学的常识错误。
=======================
上面是郎咸平文,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经济学家的逻辑水平如何,良心在哪里。
我们还是先简单地回顾一下我的那个政府得到外汇的模型。
有个张三,在时间T1去银行贷了100元人民币(号码No1),买来原料请工人A做了10双皮鞋,再出口到美国,卖了15元美金,按政府规定,美金在国内要换人民币,所以张三在时间T2拿15元美金到人民银行换到了120元(刚从印钞机里出来的0价值的)人民币(号码No2,100元,No3,20元);然后在时间T3张三用(No2)100元去跟A调换(No1)100元,还给银行,所以这次张三出口皮鞋赚了20元的0价值货币No3。
在时间T3,我们国家什么东西多出来和少掉呢,
事实1、多出15元美金,在谁手上,在政府手上。
事实2、多出120元0价值的人民币(No2和No3),在谁手上,在百姓手上(No2在A手上,No3在张三手上)。
事实3、在时间T3,少掉10双皮鞋。
上述3事实,很清楚吧。
谬论1、郎说,“出口收入经过结售汇制度,已经换成人民币形成了国内财富和购买力。在 央行手中,外汇储备是对进口或债务清偿的支付准备,以备国内实体对外之需”
驳斥谬论1、0价值的(No2和No3),“已经换成人民币形成了国内财富和购买力”?——这个是什么逻辑!印刷机出来的人民币(No2和No3)都可以成为“国内财富”;郎先生大脑有问题吧。
谬论2、郎说,“如果把外汇分给民众进行投资或消费,若要刺激国内市场,民众还是要 把外汇换成人民币进行购买,结果还是央行无端的又放出相应的基础货币,和直接通胀无异,成为伪逻辑”
驳斥谬论2、郎教授的大脑真的高,政府把外汇分给民众,再民众拿外汇又去跟印刷机换人民币!——这是经济学家的嘴巴里说出的人话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假如)政府把外汇分给民众,然后用财政收入(税收)或发行国债的人民币来收买民间的外汇;再外汇卖给进口企业(公司),再用卖回来人民币来抵税收和偿还国债。
今天是事实是,15美元就是现在社会上流通的人民币(No2和No3),政府不拿15美元把(No2和No3)换回去,我问,郎教授是搞经济的,你有什么高招把A和张三手里的(No2和No3)“冲掉”?
郎先生,为了孩子们,不要再忽悠了。
“外汇储备是一种支付手段的备付,是央行代管的对外财富的索取权,并不是一种国民财政资产,以之刺 激内需或简单分给民众则是犯了金融学的常识错误。”
作者说的真好, 解释的也很清楚。
“外汇储备是一种支付手段的备付,是央行代管的对外财富的索取权,并不是一种国民财政资产,以之刺 激内需或简单分给民众则是犯了金融学的常识错误。”
作者说的真好, 解释的也很清楚。
难道老百姓拿美元到美国就没有“对外财富的索取权”了,你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放的都是些什么东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0:13:09编辑过]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假如)政府把外汇分给民众,然后用财政收入(税收)或发行国债的人民币来收买民间的外汇;再外汇卖给进口企业(公司),再用卖回来人民币来抵税收和偿还国债。
能不能解释清楚些?您的意思是如果政府有意,他会:
1,将外汇卖给进出口企业(需要用到外汇的企业),政府得到人民币?
2,如果要这样做,政府要首先用自己的钱,税收的或者向人民借的 买下民间的外汇?如何理解。
政府持有的15美金只是出口者的,是政府资产 ,但同时他可以用税收去购买或者 发行新币。
并非一定要发新币。。
不懂,请指点
制度的改变可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但是,现在的困局如何解决?中间平台式的外汇管理体制和外汇储备到底怎么改革?很难有一个系统的理论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作者还是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作者没有提到进口的问题,因为可能这十双鞋子的材料是进口的,呵呵,中国只是赚了加工费!这在广东是很普遍的.您说呢?
制度的改变可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但是,现在的困局如何解决?中间平台式的外汇管理体制和外汇储备到底怎么改革?很难有一个系统的理论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作者还是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作者没有提到进口的问题,因为可能这十双鞋子的材料是进口的,呵呵,中国只是赚了加工费!这在广东是很普遍的.您说呢?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
——这10双皮鞋不管是加工还是自己生产,反正“连本带利”都跟着这15美金走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今天在中国大地上跟百姓交换的是120元的(0价值的废纸),除非用15美金把这些纸币换回去。
我很久很久以前就说过,郎咸平就是个会见风使舵以利益最大化的香港骗子,没有任何学术道德可言。
以前,郎靠捏软柿子骗得虚名,他用为民请命的假面具对民营企业家穷追猛打,而对官僚资本坑害民众假装不知,从不敢拍案而起。
这次,又胡说八道奉承权贵,让人齿冷。
俺们东西廉价买给鬼子了,人家是即消费了又征收到了关税,而我们捏在手上没花,虽然是央行回购了,但毕竟是没有形成对外的消费,而只是形成一定的外币购买力,这种购买力所代表的只是别国政府的银行信用,在其货币贬值的情况下(虽然有人提出经济衰退带来了商品价格本身的下跌,使得从某些局部来看,实物购买力看起来没下降),但因此可以说我们就没损失了吗?
虽然郎的说法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外汇储备也需要一定的量来维持汇率的稳定,但大量的外汇储备持有本身肯定是有不合理的一面,在早期欧洲重商主义兴起的时候,顺差挣回的货币是有金银作为币值的保证,现在有什么?外国政府和银行信用顶个P用,希望高手们多研究,发表一些有帮助的观点给我们学习。
郎的文章最好的一点就是有不同的角度,可以给人以启发,有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多专注于经济的国际化趋势,仅这一点,比很多水平高却没人能了解的学者就高出太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7 15:47:48编辑过]
我只要看文章署名作者是郎咸平就是了,我哪里管他叫谁写和跟谁写。
汇率在贸易平衡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戚华建
先讨论,贸易顺差给一国的实际利益会带来什么好处。
贸易顺差,简单说就是在某时期的实际上的出口大于进口。出口大于进口,对一个国家实际利益来说有什么好处呢,显然是毫无好处,你拿出去的东西多而拿回来的东西少,连傻瓜都知道这是个不合算的买卖(外国纸币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没有用的,就像我国今天一样,你买东西别人就涨价,让你外汇贬值,就是让你以前出口的东西亏本,世界上生意人都知道这是个赔本的买卖;当然,如果是用技术换资源的贸易顺差呢,虽然不会吃大亏,但也是要吃亏的)
那么,贸易逆差给一国利益带来什么害处呢,贸易逆差会给一国的经济体中的债务增加。因为A国的贸易顺差积累的外币就是来自于B国的经济体中的流动的货币,所以,当A国的贸易顺差增加时,B国的经济体中的流动的货币就必然在减少,从而就使经济体的消费减少,再从而使经济体投资方因——商品或服务卖不出去——而债务增加;所以,当B国经济体中资本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无法继续周转时,就会引发金融危机和使部分产业陷入破产,就像今天美国一样。(请详见我的《美国“市场B找A”,A躲在外国,爆发了傻瓜主义危机》一文)
所以,国与国之间,贸易平衡对双边都有利,而不平衡的贸易对双边都有害。
那么,如何使双边贸易做到平衡呢,显然,只有让代表货币价格的汇率自由浮动,——让货币买卖由商业银行经营,汇率由商业银行自己决定,货币买卖由商业银行自己自负盈亏,——如果商业银行现行买进的外币的汇率高于实际汇率,商业银行就会亏损。下面,我们用实际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假设今天商业银行买进美元兑换人民币是1:8,再国内进口公司根据1:8的汇率,拿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然后用1美元去美国进口商品A到国内,但商品A在国内只能卖7元人民币,显然进口公司按1:8的汇率进口亏掉了1元,那么下次进口公司到商业银行兑换美元1:8的汇率就不会买了。进口公司不买外币,商业银行自己就亏掉了,所以,商业银行下次买进外币就必须压低外币汇率,而使本币升值。把外币压低到什么汇率,商业银行才有钱赚呢,一定要压到国内进口公司用这个汇率进口商品有钱赚为止。
再假设压到1:6,显然进口公司用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然后再到美国用1美元买商品A,到国内卖7元人民币,这样进口公司有钱赚了,进口公司就会源源不断地需要外币而去美国买商品。
但是,国内进口公司有钱赚,他们对外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那么商业银行也会对外币的需求量增加,市场美元看到人民币对自己的需求量在增加,那么它就调高价格——升值——汇率,比如升到1:6.5,这个时候,国内进口虽然利润少下去,但进口还有利润,所以,他们对外币的需求量还没有减,于是,市场美元又升值,升到1:7,显然,升到1:7,进口公司就没有利润了,显然,商业银行买进的美元又卖不掉了,所以商业银行又要调低美元的汇率,假设为1:6.8,……这就是汇率自由浮动。
我们再来看国内的出口公司。假设有一家公司出口商品B,商品B在国内的成本是5元人民币,出口到美国可以卖1美元,1美元回来卖给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得6.8元人民币,出口公司这次出口就赚了1.8元人民币,那么显然,出口公司的利润还很好,因此,国内出口公司就会增加出口。
假设在时间T1没有增加出口时的出口量N,设时间T2增加的出口量是M,
M>N。
显然,我们看到,当M>N时,商业银行会不会按1:6.8买进这个M>N部分量的外币呢,这是由进口公司决定的;就是说,当进口公司也在增加进口,外币需求量也增加到M,那么商业银行就会购买这个M量,但如果进口公司按1:6.8的汇率进口商品A的利润很少了,因为商品A在国内如果提价到7.5元,销售量就下降,即使是7元,销售量也不再增加,那么进口公司的外币需求量就只能仍然停留在N水平上,那么商业银行就不会买进M量货币,那么出口公司的M>N的大于部分外币怎么办呢,只有两条出路:
1、减少出口;
2、外币贬值。
如果减少出口,显然我们看到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在趋向平衡。如果外币贬值,那么进口利润上升,商品A就有降价空间,就是说,商品A可以假设降价到6.5,那么商品A的国内的需求量就趋向增大,那么进口公司对外币的需求量也会跟着增大,(从N增大到M),这样,商业银行就会买进这个M量货币。这时,我们看到,双边的进出口贸易量都在增加,但是也趋向了平衡。
所以,汇率在贸易平衡中,扮演着“晴雨表”的作用。一国货币的汇率升值,就意味着一国的货币价格上升,也意味着一国的贸易从顺差趋向逆差,反之,一国货币的汇率的贬值,就意味着一国货币价格的下降,也就意味着一国的贸易逆差趋向顺差。
所以,若要使双边贸易得到平衡,就必须要使汇率自由浮动.
楼主骂人很在行,搞得我都不想说了。
不过还是想说说,再讨一讨骂。
郞咸平说的是有道理的,外汇那个东西是不好发的,发了又要收回来,这样说可以发N遍,反复使用,万斤油了。
你说的那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假如)政府把外汇分给民众,然后用财政收入(税收)或发行国债的人民币来收买民间的外汇;再外汇卖给进口企业(公司),再用卖回来人民币来抵税收和偿还国债”,实际上就是说把外汇卖给进口企业(公司)吧,关键是这些企业会不会买?买了有什么用?如果他们买了外汇,那只有到国外市场去用,又和郞咸平说的“进行对外购买,只是徒然增加进口,反而对内部供 给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国内需求对内部经济的提振”一致了。
不过郞咸平说的也没什么道理,他表面虽指不要发外汇,实际上他是在说不要以一种发钱的方法来发展经济,一个理由就是“央行无端的又放出相应的基础货币,和直接通胀无异”,我认为他是没有弄明白两个道理,一是经济到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是由于粗放地接受西方的经济理论,交没有细致地、深入地分析经济发展的具体过程,只是站在一个接受人的角度接受了理论,而没有站在创造的角度去分析理论,只知其果,不知其因;二是搞不清楚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的真正关系是什么,对通货膨胀理解有偏见,不全面,待发展。
郞教授是我尊敬的教授,常看他的电视讲座,学识渊博,语言幽默,重视文化和道德,一个不错的人。
楼主,关于您的驳斥二,本人对国际金融略有研究,我简单说一点,简化一下过程可以吗?
1、某个出口企业需要外汇,就把自己的人民币找政府换成了外汇,而政府干脆把这部分人民币无偿转移支付给居民算了。对吧?您那个过程太麻烦。
其实郎先生是反驳现行体制下给民众外汇的,政府放宽外汇处境渠道才能从企业换来人民币,最简单的途径是像您说的直接给居民,同时也不通胀。所以给不给民众外汇不是关键,可以说非常的无关紧要,因为每年对外汇的巨额需求是来自企业的。
2、我说放宽外汇渠道才是关键。以前不是企业不要外汇,而是要等审批,就像进口限额一样,人为减少了成交量。最近外管局除了一个通知,极大程度减少了限制,您可以去看看。
即便是您说的那种卖外汇给进出口企业,有没有想过:管制情况下,政府和进口企业之间的外汇成交量如果很小(或者干脆极端假设为0)。结果是什么呢?人民持有国债、而政府继续持有外汇。国债和人民币有什么区别吗?还不都是政府担保的证券(广义)。
那么如果这个过程卡死在这里,等于是无偿给了居民人民币。和郎先生所说的通胀又有何区别呢?所以您的建议的关键不在于如何运作,而在于如何让政府和企业关于外汇成交。
3、郎先生批驳的是现行体制下给居民分外汇等同通胀,而您的建议丝毫没有高见,现行体制下按您说的那么做还是通胀(因为管制不变,成交量就上不去)。所以现在您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放松管制的情况下控制“热钱”(保证国家金融安全)?这也正是我研究的,比如欧洲最近出台的一个监控规则。
而郎先生并没有对体制批判,这是他的不足。但是若说在现行体制下,楼主的建议就是通胀,而且是全民恶性通胀。郎先生反对此事我并不认为是错的。如果可以的话,请楼主此帖作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9 15:03:58编辑过]
回复zhangibt朋友
先回顾我的“驳斥2”
谬论2、郎说,“如果把外汇分给民众进行投资或消费,若要刺激国内市场,民众还是要 把外汇换成人民币进行购买,结果还是央行无端的又放出相应的基础货币,和直接通胀无异,成为伪逻辑”
驳斥谬论2、郎教授的大脑真的高,政府把外汇分给民众,再民众拿外汇又去跟印刷机换人民币!——这是经济学家的嘴巴里说出的人话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假如)政府把外汇分给民众,然后用财政收入(税收)或发行国债的人民币来收买民间的外汇;再外汇卖给进口企业(公司),再用卖回来人民币来抵税收和偿还国债。
==================
我上述实际是在批评郎还没有搞清楚现在政府手上的——外汇与百姓现在手上对应着外汇的这部分人民币——之间的经济学上的学术关系。就是说郎还不清楚,政府手里的外汇,与百姓手里与之对应的纸币,在学术上,其——价值——必有一假。这就是说,10双皮鞋的价值是不可能同时是15美金又+120元人民币的。也就是说,如果10双皮鞋的真价值是15美元,那么与外汇(15美元)对应的120元人民币的价值就是——假。
我为什么批评郎,就是因为郎不懂上述学术关系,而导致接下来的——观点错误。他说“政府把外汇分给民众,民众又拿外汇换纸币,央行又放出基础货币,...通胀...伪逻辑”。——郎在这里只看到“放出基础货币,加剧通胀”,而没有看到这样做的经济学本质——不是“放出基础货币”这样简单的问题。
还有,既然政府要把外汇分给民众,为何又要用——“假价值”——的人民币来换外汇呢?——所以,就应该用国债或税收,而不应再用0价值的印刷人民币,这样是不会进一步通胀的,就是说,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税收减轻,民众直接受益;实际上,我在主帖中这样“外汇在民间绕一圈”写是为了让一般人能看懂。——我说郎的观点错,就是说郎还没有思考到这个经济学问题。
(并且郎在这里还用了一个“怪概念”——伪逻辑,“伪”是“假”和“不合法”的意思。逻辑,我们知道是人的一种思维工具,人的思维工具竟然还有假的或不合法的,这不是笑话吗。——所以这个郎——不学无术)
我主帖中也没有主张把外汇分给民众的意思,因为这是无法操作的,所以我用的是(假如);我的意思只是在指出郎不懂学术。
至于这些外汇如何使用和操作,才符合国家最大利益,我将在另外文章中讨论。您上文观点2也是应该的措施之一。
——谢谢您参与讨论。
俺们东西廉价买给鬼子了,人家是即消费了又征收到了关税,而我们捏在手上没花,虽然是央行回购了,但毕竟是没有形成对外的消费,而只是形成一定的外币购买力,这种购买力所代表的只是别国政府的银行信用,在其货币贬值的情况下(虽然有人提出经济衰退带来了商品价格本身的下跌,使得从某些局部来看,实物购买力看起来没下降),但因此可以说我们就没损失了吗?
虽然郎的说法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外汇储备也需要一定的量来维持汇率的稳定,但大量的外汇储备持有本身肯定是有不合理的一面,在早期欧洲重商主义兴起的时候,顺差挣回的货币是有金银作为币值的保证,现在有什么?外国政府和银行信用顶个P用,希望高手们多研究,发表一些有帮助的观点给我们学习。
郎的文章最好的一点就是有不同的角度,可以给人以启发,有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多专注于经济的国际化趋势,仅这一点,比很多水平高却没人能了解的学者就高出太多了
同意!!!!!!!
楼上的,请您先做个调查好么?调查一下扣除出口退税之后沿海还有多少小企业是盈利的?如果一下子都倒了,那么多人怎么吃饭?闹起事来怎么办?怎么感觉像是书斋里写的,不管别人死活呢?(不信您找个热闹地方把这个文章贴出来,写明取消出口退税,看看大家什么反应)
我看您通篇,竟全是道理论证,为何不拿数据来说?中国削减出口退税是可能的,但是最大余地是多少?失业率又是多少?
您这篇文章和本主题对于朗咸平的讨论好像并无关系,我已经在好几个地方看到这个文章了,难道作为一个学者,写了一点东西就要满世界不管环境是否合适就贴吗?不符合做学问的态度吧
zhangibt回复戚建华先生:
我怎么觉得你是对驳斥2的错误而狡辩呢?
您引用的靶子是:郎咸平说:如果现在把外汇分给大家,大家还是花不出去,想要花出去还是得找中行换人民币(美元无法流通啊),接着中行哪有那么多钱啊,还是把它交给人行当官方储备,人行要换这些官方储备还是得印人民币,会通胀。(注意,人家也是先说了“如果现在把外汇分给民众”,表明这么做是大前提,由真的这么做了往后推会有什么结果。所以我们现在就是以“把外汇分给民众”为前提,再往后说,批人家不能把触发条件都给改了吧?)
接着您的驳斥2包含什么内容呢?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部分:1、引用观点,并说朗咸平说的是错的;2、给出了您自己的高见。 我这么理解没错吧?你上面就是这样写的啊。
我在前面一篇文章中详细论证了:“现行外汇兑换管制体制下,您批驳中的提出的方案还是行不通的。而郎先生的担忧则是极可能实现的。”
请您注意:我从来没跟您探讨真价值假价值这个问题,所以不用对我说这个,我只是对您“批驳2”中所批的观点(郎咸平的担忧)加以阐释其可能性;并且对于您提出的具体做法加以批驳。注意您的“驳斥2”里面写的就是对方的具体观点,和您提出的具体做法,这就是你批驳2指出的全部内容(你自己写的),我指出您这一具体做法是错误的(上篇文章里)。
如果发现自己批驳错了,认错没有什么的,勇于承认也是做学问的态度。至于你的真价值假价值那个说着麻烦,而且我估计自己也说不清,所以我只说批驳2的对错。 如果你觉得你在批驳2里提出的做法(在分给民众外汇和现行外汇管制制度的前提下)是具有可行性的,那么我没话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30 14:21:5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