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4274 4
2016-02-17
近来,网上出现了一些讨论中国农村的文章。由于我本人出生在山西南部运城市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所以说说我这儿农村的一些事情。

网上说农村男尊女卑,这种情况的形成和农村的劳动情况有关,农村的劳动主要是种地,种地是以体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为辅的劳动,由于男人和女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大多数男人成了种地的主要劳动力,大多数女人是辅助劳动力,所以慢慢形成了家里男尊女卑的局面。而城里男人和女人谁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区别的不明显,所以没有男尊女卑的情况,

我这儿家里一般都是女人干做饭等活,男人基本不干,男人的活在种地上面,做饭等家务不需要耗费多大的体力。

我这儿农村的厕所,大多数家庭没有安装马桶,个别家庭安装了,这是经济情况的原因,我这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所以经济情况不是太好。

近些年,村里所有20来岁至55岁的男女都去城里打工或做生意去了,现村里主要是留守老人,大多数儿童都跟随母亲在县城上学,这些儿童的男人们基本在县城打工或做生意,家里没有儿童的青壮年男女在全国各地打工或做生意的都有。

近些年,村里超过一半的孩子至少都能上大专,这与原来大不一样,原来村里多少年只有少数几个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

近些年,村里的已婚夫妇一般都生或准备两个孩子,国家规定最多只能生两个孩子

村里大部分到了结婚年龄的女孩都嫁到外地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村里未婚男青年或离婚的男青年不少,这与农村男多女少有关。已婚妇女想离婚就离婚,离婚女孩很快找到婆家,而离婚男孩往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找到媳妇。村里男青年娶本村或邻村女孩,丈母娘经济就体现的很明显,女方都要求在县城或地级市里买一套房,外加一部10万元左右的小汽车。

村里人不是天天饭菜里有肉,不经常吃肉,所以谁家婚丧嫁娶摆宴席,满村人都上礼金去吃,因为宴席的饭菜质量比家里的好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2-17 00:33:45
华北贫困农村实际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7 00:45:09
男人力气大、酒量大,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4 16:20:19
1】去富裕地区,比如“北上广”或者“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
2】提高自己的职业等级,比如做企业高管或者老板等

你会成为富裕人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5 08:59:38
个人觉得应该和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有关系:中国人信仰鬼神,祭拜祖先,生儿能延续“香火”,你看过年过节的,只有子孙给死去的父辈、爷爷辈、爷爷的爷爷辈(反正一个姓的祖辈)烧纸、祭奠,很少有人给妈妈的妈妈、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祭拜……。当然这种传统信仰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但是不限于楼主所说的”农村劳动情况有关“。这种观点的改变要随着人们的信仰改变而改变,越落后、约愚昧的地方,约难纠正,越来越不在乎所谓的”鬼神“”祖先“,排除个人爱好外,对男女的差异化社会地位态度肯定越来越模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