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501 14
2016-02-21
    今天,又看到媒体发了一个揭假的消息:“上海女逃离江西”是假的
    最近,有点混乱了,感觉无所适从,常有稀里糊涂被骗的感觉。这不,那个哈尔滨的天价鱼事件也出现了大反转,饭店主被罚了50万!前两天媒体还说是爆料人夸张说谎呢。
    怎么那么多假?这世界还能更假吗?诶!!!!
    有些无关痛痒的假也就算了。但关系到家庭生活的假,那就太害人了!可偏偏也就总是有这样的假消息流传在网络上。以后该信谁的?
    看样子,国家的宣传主管部门真得下点真功夫了,谣言满天飞,太害人了!谣言,摧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信任,毁三观!不要让我们谁都不信,好不好???


    今天这个帖子要说的也是个害人的假消息,大家千万不要相信这个谣言--“二胎保证金”,有计划要二胎的家庭,请按计划执行,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你家的宝贝,更是大家的宝贝!

国家卫计委:“二胎保证金”是谣言

办结婚证需缴纳数千元保证金承诺生二胎?国家卫计委人事、各地民政部门出面辟谣



  近两月,全国各地的网友表示一些地区的民政部门在新人领取结婚证时开征“二胎保证金”,生育二孩后方可退还,数额从5000元至8000元不等。
  2016年2月14日下午,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官方人员向记者表态称,“二胎保证金”是谣言,计生部门从未出台过相应政策,卫计委目前也未接到各地相关的投诉。
  自2016年起,“全面二孩”正式在全国实施。开年来,关于“二胎保证金”的消息也不断在网络上流传。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网友提及的地方有山东省烟台市下属县级市莱阳、海阳、龙口、栖霞,威海市下属县级市乳山,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等地。
  记者分别致电上述地区的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均否认“二胎保证金”的存在。其中,莱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称,“全国都不能收,(二胎保证金)跟我们没有关系啊,我们是登记(结婚)的地方”;海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则表示“二胎保证金”一事是谣传。
  类似消息最近一次在微博中流传是在2016年2月13日,新浪微博网友@莫忘初心、耿雪发微博称,当地民政局,2016年起办理结婚证需交5000元“二胎保证金”,生二胎后可返还,不生则不返还。在几个小时内,该微博被转发近万次。
  随后,该条微博被删,博主后续发微博称,“看大家的转发和评论得知收钱这事有很大的区域性并且额度不相同。”“但是不能因为这事不普遍就否认它存在。”
  记者私信该微博网友,但截至发稿仍无回应。
  记者发现,2016年以来,除了齐齐哈尔外,包括哈尔滨、山东威海等地,也纷纷出现“办理结婚登记需要交5000元的二胎保证金”之说,均被当地民政部门辟谣。
  在一些城市,民政部门已有辟谣。2016年1月17日《威海晚报》报道,对于结婚登记需交纳5000元“二胎保证金”的消息,山东威海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这个消息是假的。”
  此外,据“胶东在线” 2016年1月21日报道,烟台市卫生计生委辟谣称,卫计委从未收取过任何费用,也没有二胎保证金这一说法。(来源:财新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2-21 13:14:51

“二胎保证金”的流言是怎么传开的



“二胎保证金”这几个字,在湖南这一地区曾经的内涵是“保证不生二胎的押金”。 而这一回,关于“二胎保证金”的流言在网上喧腾后,这一概念,又和所谓“不生二胎要罚款”的片面之词连系了起来


  正月里,在湖南中部、湘江流域的一个秀丽偏僻乡镇里,一条让乡民们又惊又急的消息不胫而走——生二胎不再罚款,但不生二胎要罚款了。
  在春节走家串户之际,这件事成了乡人们的热点谈资。远在大城市上班的尹先生在家族微信群里听表姐说,表姐的孩子、自己的外甥,就亲身遭遇了此事。尹先生的朋友听说后,又把尹家遭遇的事,作为某些地方开征“二胎保证金”的一个例子,发到了微博上。
  自2016年元旦起,“全面二孩”正式在全国实施。但从开年以来,关于必须缴交“二胎保证金”、“生二胎后可返还,不生则不返还”的消息却不断在网络上延烧。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在微博平台,除了湖南,还有东北、山东、江苏等地网友们,大量转发着有关“二胎保证金”的消息。一些网友称,自己所在地区的民政部门,会在新人领取结婚证时收缴“二胎保证金”,数额从5000元至8000元不等。
  流言既出,舆论哗然,官方震动。2月14日、节后的第一个上班日,主管当局国家卫计委即大动作辟谣,澄清征收所谓“二胎保证金”是谣言。
  当日,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官方人员向记者表示,计生部门从未出台过相应政策,国家卫计委目前也未接到各地相关的投诉。
  但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微博上关于“二胎保证金”一事的转发、留言里,网友提及采取类似作法的地方,包括山东省烟台市下属的县级市莱阳、海阳、龙口、栖霞,威海市下属县级市乳山,还有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等地。
  记者分别致电上述地区的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均否认“二胎保证金”的存在。其中,莱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称,“全国都不能收(二胎保证金),跟我们没有关系啊,我们是登记(结婚)的地方”;海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则表示“二胎保证金”一事是谣传。
  但是,这个流言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流言还能在那么多不同的地方发酵?其中,又有哪些官民沟通间的教训、经验值得记取?
  2016年,尹先生的外甥和其怀有身孕的女友决定结婚。春节前不久,他们在湖南某镇上的民政部门领完结婚证后,去隔壁栋楼里的计生办领计生证明。
  讵料,镇上计生办的工作人员竟问他们说:“你们是头胎吧,会计划生二胎吗?现在国家鼓励二胎,不生二胎属于违法。过去生二胎要罚款4万,现在不生二胎也要罚款。”
  惊讶之余,小夫妻俩没有立刻答应缴钱。在他们的计划里,生二胎是迟早的事。但是在镇上,罚款并没有正式开征,也还没有人交钱。
  尹先生认为,所谓的“不生二胎要罚款”,大概是计生代办人员的片面之词,“类似于长辈催新婚夫妇生小孩”的用语。
  然而,这个不妥适、还缺乏“法无授权不可为”意识的片面之词,仍在当地激起议论。
  事后,当地卫计委咨询室干部在回答记者的追问时坦言,政府即使鼓励生育二孩,但“生不生二胎是自愿的,不会强制,全市也没有罚款这种政策”。
  然而,“二胎保证金”这几个字,在湖南这一地区,却深深刻在乡人们的记忆里。它曾经的内涵是,“保证不生二胎的押金”;换句话说,如果生了二胎,这笔“押金”就拿不回来了。
  据尹先生的表姐回忆,“2010-2012年,如果要生二胎,先与计生部门打好招呼,提前交保证金就能顺利地生产二胎了,计生部门也不为难”。金额大概是在2000元不等。
  而这一回,关于“二胎保证金”的流言在网上喧腾后,这一概念,又和所谓“不生二胎要罚款”的片面之词连系了起来。
  在不久前的一场酒席上,一位乡干部的话,更加深了尹先生表姐的印象。在尹先生老家的乡镇,春节前,有位亲戚摆了小孩周岁酒,席间一位乡干部告诉大家,“二胎是趋势,不生要罚款”,许多乡人听了都往心里去。
  毕竟,这位邻乡的乡干部已临近退休,做了几十年户政相关的工作;在乡人眼中,这名干部在解读政策方面,“有一定前瞻性”。
  更重要的背景是,当地历史上的计生苛政阴影,在大家的心里仍挥之不去,甚至主导了乡人们对政策的预判。
  尹先生的家乡,曾是当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标杆乡镇。“以往限制生育二孩的时候,也是最严的”。据尹先生说,多年前,他一个高中同学的婶婶,曾因为超生被强制引产,导致大出血终致瘫痪,“当地人对于计生干部的狠劲都深有体会”。
  他自己的表姐夫,也曾因其亲弟弟没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失去了公职。而表姐自己,则因冒险生了第二个儿子,只好把家里维持生计的大卡车卖掉筹钱,才交上了超生罚款。
  在乡人们的最初想象里,部分计生干部口中“不生二胎”的罚款,或许就和从前想生二胎得先交的保证金一样,不久后就会开始征收。而交上去的钱想再拿回来,是很难的。
  尹先生的表姐和表姐夫说,“镇上收了钱,要想拿回来,没有(跑)三趟以上不可能办成”。
  即使在春节结束后,尹先生忙着把官方澄清绝不会收“二胎保证金”的新闻,转发到亲戚的手机上;但是,仍然没有什么人要相信他。(来源:财新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1 13:26:14
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但是不可避免就会散布谣言,真要监管还有一定困难。希望网友都能加强自律,不传播不知道是否准确的消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1 14:31:48
人过40就知道,不能求证的谁也别信,左的右的,党的非党的,只能靠自己的常识和经验了,或者多少证据说多少分话,不碰到假事实假新闻才奇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1 16:14:39
乘风赏寒 发表于 2016-2-21 13:26
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但是不可避免就会散布谣言,真要监管还有一定困难。希望网友都能加强自律,不传 ...
前天,大大对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做了视察,可以看作是规范媒体宣传的一个行动。从国家层面上就要规范宣传。

言论自由必须有,但要有尺度,讲道德,说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1 16:19:04
xavierxu99 发表于 2016-2-21 14:31
人过40就知道,不能求证的谁也别信,左的右的,党的非党的,只能靠自己的常识和经验了,或者多少证据说多少 ...
有些媒体的宣传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偶遇山西省长陪妻子买菜的事情,根据外边的媒体报道,那个抓拍的人实际上是省委宣传部的。真不明白了,这样的事情宣传个啥,买个菜不正常吗?有什么好报道的?

媒体的公正、自由、透明报道也很重要。要说就说全信息,不误导读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