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6-6-2 22:46:59
滑稽的世界 发表于 2016-4-29 11:29
正如你所说的,你的见识不多,基础也不扎实,很多想法都是错误的。我这里玩补充依据:你的全部想法都是错 ...
我的初衷是探讨我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是来吵架的。我可以接受我所以的想法是错的。可你后面的论证代入太多的主观偏见,我很难把他看作是一种建议,毕竟大学教什么课不是我能决定的。我也希望懂既然有那么厉害懂经济学的人,那就不要因为自己失败的金融衍生品导致一次次金融危机,还我们一个清静的世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 22:49:56
滑稽的世界 发表于 2016-4-29 11:35
真佩服你们这种学了那么一丁点儿的初级中级经济学发现了一点点矛盾就以为自己发现了整个经济学矛盾,就贴 ...
我是第二种。我不仅经济学不好,数学也渣。所以我才提问希望能得到解答,当然,是在如果有人自认为完全了解了经济运行规律的前提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 23:02:11
鞠gt 发表于 2016-5-12 18:02
孩子,这才哪儿到哪儿。经济数学的门还没入呢。
等学到后面,你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以经济题材为背景 ...
谢谢您的回复,但我的意思您看反了。我绝对承认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我认为可以说,在有足够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之后经济学的发展就是取决于数学的发展。但我提出的问题是,对于许多经济问题,在并没有足够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就开始运用数学。您知道,作为一种工具,如果在运用它之前就已经出了问题那最后结论的错误是难以避免的,那当然不是这种工具的错,如果之前能够有足够严谨的分析再运用这项工具自然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可问题是,在代入数学之前,对一个经济问题的抽象使它足够能运用数学,这个过程目前并没有能让所有人信服的一个标准出现。您也知道,从经济学诞生开始,便有各种对立的学派开始争论,至今也并没有一个学派能得出长期地令对方信服的结论。我的问题是既然在定量分析之前的定性分析都并不能做到统一,那之后定量分析的结果是不是会随着定性分析的基础而不同,那对于这些不同,我们究竟应该把哪一种结论认为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 23:09:31
张二寅 发表于 2016-4-28 09:57
经济学可以用数学,但不是用得越多越复杂越好,实质上,经济学主要的是数学思想与精确性,最为成功的数学应 ...
谢谢您的回复,我很认同经济学采用数学。数学是一种内部极其严谨,同时完全抽象的工具,它的严谨和抽象保证了使用它并不会因为主观价值判断而影响结果。而至于是不是越多越复杂则要看具体情况和需求,有很简洁很漂亮的公式,当然也有复杂严密的模型。就如您所说,经济学主要要的是数学思想与精确性,数学能为经济学带来质的提升。但我就是觉得吧,我们并不是为了用数学而用数学,而是我们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恰巧数学是个极为顺手的工具,于是我们用数学。其实有些问题不需要数学,而另一些问题则不能用数学解决,可我们跳不出那个惯性,反倒是为了用数学而用数学,这在我看来可能有点本末倒置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 23:15:29
monkey19901116 发表于 2016-4-28 11:29
先研究基准模型,理性人假设跟完全信息假设可以放松。现在很多研究都采用了非理性假设(有限理性、认知层级 ...
对于假设的放松倒是一直有学者在尝试,除了您提到的那些,像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也在为此贡献。但对于这些我有看到主流经济学者对其的评价是不屑一顾,认为那只不过是在为他们打补丁。但实际上行为经济学建立的根本心理学本身的发展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是得行为经济学能够真正完全打上一块补丁看起来还是任重道远(毕竟像摩擦系数这样能一下子将光滑斜面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这样的补丁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现的)。另外政治经济学倒确实符合了实际,但感觉它和西方经济学出发的根本却截然不同,两者从各自的基础上各自发展,政治经济学更注重实际,而西方经济学则注重抽象的理论建立,如果能将它们整合到一起那一定会对经济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5 17:48:33
joshuab@yeah.ne 发表于 2016-6-2 22:49
我是第二种。我不仅经济学不好,数学也渣。所以我才提问希望能得到解答,当然,是在如果有人自认为完全了 ...
学不好就好好学,这个论坛很欢迎有人提问题,但是特别反感像你这种学不好就质疑知识的人!

我对你特别有意见,是因为我非常想去你所在大学的学院,也有足够的能力在经济学的研究上有漂亮的发表。

可惜,资源就是被你这种人占用了!我是垃圾,但我不喜欢你这个学院的人像你这样垃圾!真是苦了田院长一番苦心,教出来像你这种不合格的半成品,财大改革之路前途无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5 22:09:50
滑稽的世界 发表于 2016-6-15 17:48
学不好就好好学,这个论坛很欢迎有人提问题,但是特别反感像你这种学不好就质疑知识的人!

我对你特别有 ...
你可以把你的漂亮的论文发在这里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6:42:24
张二寅 发表于 2016-6-15 22:09
你可以把你的漂亮的论文发在这里讨论。
没必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7 15:41:10
我是一个独立学院学渣,但我观点刚好跟楼主相反,自从学了中级微观,感觉高数不学好,连书都看不下,越是想好,就感觉越想数学,同样,因为家庭原因,中学接触不少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但大学接触西方经济学后,感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种纯理论不太符合实际(也许是我学的渣),我个人感觉应用经济学必须要以数学为前提,初级和中级就是教导经济思想的基本思维,如果单纯为了数学建模,感觉直接学高级就够了,但我们作为经济类的学生,必须要对经济思想和历史有所了解,所以要循环渐进,但并不能说经济数学化和经济思维相互对立,只是看你喜欢那个方向,楼主不喜欢数学也可以研究经济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8 12:04:54
无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9 12:43:06
滑稽的世界 发表于 2016-4-29 11:35
真佩服你们这种学了那么一丁点儿的初级中级经济学发现了一点点矛盾就以为自己发现了整个经济学矛盾,就贴 ...
幼稚,你应该和张五常等人对峙去,而不是在这打击别人积极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9 12:52:56
支持楼主。经济学学习中,其实数学不应该从经济学中单独拿出来讨论,数学就是个工具,你看哪位斗牛士以炫耀自己手中的小红毯为荣的,可我们的学生就常常做这种幼稚的事情。数学知识是很重要的,学习经济学时,需要补充哪方面的数学知识就去补充呗,这种补充应该完全出于需要,出于对经济学的热爱。 另外据我个人经研,除了教材以为,那些名为XXX经济学的图书往往不是什么经济学书籍,更像是脱口秀似的社会学书籍,当然不代表全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9 16:12:13
E=MC^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0 00:40:54
song1934 发表于 2016-6-19 12:43
幼稚,你应该和张五常等人对峙去,而不是在这打击别人积极性。
你才naive!我批评的是楼主不懂就胡乱评论的这种习气,怀疑没有错,但是没有知识作为基础的怀疑就是笑话。
如果他看了三高,觉得三高数学基础对经济学没用,那还好,现在他什么不懂,经济学学不好,数学也学不好就学着批评和民科有什么区别?
不管你支持不支持,反正我不支持楼主这种不懂就胡乱评论的习气,让我感觉楼主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哦,不,至少在这个帖子里边他一直是naive,多学习一下再评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0 00:42:22
song1934 发表于 2016-6-19 12:52
支持楼主。经济学学习中,其实数学不应该从经济学中单独拿出来讨论,数学就是个工具,你看哪位斗牛士以炫耀 ...
那比如一个跟你领域毫不相干的编辑觉得你的方法不科学,假设很扯淡,逻辑不严密,结论不合理,反正他就是不懂你论文讲什么东西,你,这时候怎么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0 00:44:12
song1934 发表于 2016-6-19 12:52
支持楼主。经济学学习中,其实数学不应该从经济学中单独拿出来讨论,数学就是个工具,你看哪位斗牛士以炫耀 ...
现在搞学术批评,缺少的就是professionism,一种专业的精神,这就要求批评方和被批评方对彼此都有了解都可以深入交谈,而不是彼此都觉得对牛弹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0 09:54:55
滑稽的世界 发表于 2016-6-20 00:42
那比如一个跟你领域毫不相干的编辑觉得你的方法不科学,假设很扯淡,逻辑不严密,结论不合理,反正他就是 ...
大家受制于各种编辑苦于文章无处发表确实很悲催,但作为学习经济的人应该很容易理解类似的这种社会现象,不要用以为经济学有了数学就变成了一门精确的可以信任的学科,经济学强调数学应用时恰恰后方是有大数据支持的,咱就个人写个文章,后方没有强大的数据收集能力,你真以为文章中加几个数学公式就有说服力吗?

就目前的教材而已,数学模型的冗长是导致很多学生不愿好好学习经济学的根本原因之一,他们只是为了批阅卷子时好给分才加那么多数学模型,因为中国的应试都是分数制而不是ABC,凭良心说说,学经济毕业的有几个从事经济分析工作的?学那么多数学最后还是个忘!有个毛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0 20:49:40
在我看来,作为大三学生的楼主比起一些学过三高的博士研究生对经济学中数学滥用的理解还深刻。

实际上,学过数学的人们应能理解,数学中推导出的结论的正确性不会超过其前提假设的正确性。前提假设如果是错误的,无论其推导过程如何复杂、艰深,其结论也一定错误。很多人以为,经济学因采用了数学而使得其更精确,变的更“科学”,然而,事实情况却恰恰相反。采用了复杂数学方法的经济学并没有让其获得更高的威信,而更多人开始怀疑是否真有经济科学这回事(而另外一些人,则满足于数学方法本身,将所有质疑经济学中采用数学方法的人们简单地视为无知、不懂数学或没有受到严格的数学训练)。当然,经济学圈子里的人深知这一点,彼此心照不宣,并以“经济理论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来掩饰。

而对这一现象之解决,唯有求助于对经济学方法论的透彻理解。但其涉及到的哲学、认识论的广度与深度,却容易让一般人望而却步。故,真正经济科学之普及,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3 17:18:47
滑稽的世界 发表于 2016-6-15 17:48
学不好就好好学,这个论坛很欢迎有人提问题,但是特别反感像你这种学不好就质疑知识的人!

我对你特别有 ...
就像你说的,我也反感像你这种学不好就质疑知识的人!但问题是我并不是因为学不好才质疑的,我确实在教程也好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也好发现了知识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知识有错是很正常的,错了改过来不就好了,如果因为立场死守那和宗教有什么区别?本身经济学各流派之间相互质疑就从没断过,我倒想知道你是站在那个学派的立场上不允许我质疑的。去得了去不了上财看的是缘分,如果你来上财只是当作进一个工厂做出一个标准的合格的成品,那财大还真不配叫大学,叫学院更合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3 20:42:05
18260621347 发表于 2016-2-26 00:13
我觉得经济本质上还是人文学科,更多的应该基于对人性的思考,而不是各种数学工具。
非常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4 07:44:18
感触很大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4 19:36:57
支持一下楼主。


1,主流经济学,肯定有许多错误和偏差。

至于说,到底是什么错误和偏差,大家慢慢探讨。但是,肯定有,对吧,没有人否定吧。

那么换句话说,如果是以一种崇拜的心情,或者服从的心情,来学习主流经济学,来对待主流经济学,那肯定是不合适的,太耽误自己了。



2,潜心钻研、推敲主流经济学,或者怀疑、批评主流经济学,在学问上成果上,概率都很小。

无论你怎么搞,无论任何人搞,无论跟随任何人搞,无论走任何道路,搞成学问、成果的概率,都很小。

这是学术界的常态,很正常。

换句话说,张三说,要好好学习主流经济学,好好学,好好学。结果呢?概率很小,有学问有学术的概率很小。

李四说,要好好质疑,怀疑,批评,好奇,等等等,要如何如何,不能怎么怎么。结果呢?概率同样很小。

3,学术上的创新,分等级。学问,分等级。学者、学生,分等级。

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这是有等级的。什么叫有学术,有学问,什么叫学术,什么叫学问,什么叫创新,都有等级。

譬如,如果用考试成绩来当成标准,那么,只有好好服从主流经济学的人,好好学的,整体上考试成绩才好。
-------当然,这种标准,等级很低。

以此类推,诸如此类。标准有很多,标准之间有等级。

如果用较低、较高的标准来衡量,则楼主不那么正确。如果用高标准来衡量,则楼主正确了。


4,里程碑式的学术创新,类似里程碑似的学术创新,需要怀疑,好奇,质问,批判。

假设把学者学生,划分成2类人,2个型号的人,一种循规滔距,聪明,善学,等等等。另一种不老实,爱好奇,爱批判,爱怀疑。

那么,后一类人,概率更高,更大,更容易搞出里程碑式的学术创新。



但是,里程碑式的学术创新者,这些人当中,完全不缺乏好学生,爱学习,聪明,善学,老老实实地学习,熟练掌握教科书,等等。
完全不缺乏这种人。
但是,这种循规滔距型的学者学生,他们的里程碑式创新,难道是学出来的吗?是习出来的吗?是善于借鉴、利用前人成果搞成的建树吗?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建树的吗?是薪火相传而建树的吗?
不是。主要并不是如此,基本上不是,大体上不是。表面上一看,是由于基础扎实,循规滔距,消化吸收,推陈出新,其实不然。
-------为什么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4 19:44:06
什么叫对,什么叫错,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得看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得看标准的等级。

假若用较低、较高的标准,例如说,比方说,在国内外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来当成标准。那么,整体来看,聪明善学的人,主要倾向于服从的人,扎实用功念书的人,更容易胜出,胜出的更多。


假若用更高的标准,用高标准,则歪才,另啊类,另辟蹊跷的,不爱服从的人,等等这号人,概率更高,更大。


但是,可以假定,老实扎实的这号人,占大多数,绝大多数,基数大。

而喜欢怀疑的,质问的,好奇的,等等的这号人,占少数,极少数。基数就小。

但是,不老实的人,创新的概率更高,更大。但,基数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4 19:50:16
用官场,来打个比方。

官场上,天才、大师之类的多吗?不多。天才,大师,肯定另啊类,肯定不正常,肯定不随大流。

厚道人、老实人,扎实人,聪明人,爱学习的人,爱服从的人,博学多才的人,样样精通的人,等等,胜出得多,多得多。

那么可见:

善于服从,善于学习,是对的,是好的,是正道,是大路。

同时,另外,那么也可见:

用很高的高标准来看,官场出庸人。古今中外到未来,都如此。这很正常。

这里所谓的庸人,是正常人的意思。是说,没有大建树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4 19:55:53
时代不行了,官场出尖子。

譬如丘吉尔,文天祥,岳飞,诸葛亮,等等等等等。假若是正常的时代,他们都冒不了尖。

同样的道理,那些勤勤恳恳、扎实老实聪明善学的学生学者,就好比官场上的人,随大流的。

这里的随大流,是主流的意思,正常人的意思。



其实,牛顿、爱因斯坦等天才,大师,无论他们怎么爱学习,善学习,学习得好,学习的成绩就是再高,

其实,他们都是另啊类,都不合群,都不随大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4 20:02:52
综上,

那么,假若你是一心搞学问的人,一心搞创新的人,一心搞建树的人,你一定不要立足于学习、服从,而要立足于好奇、怀疑、质问、批判等等等。

当然,无论你怎么搞,概率都很小,成功的概率很小。
但是,在成功概率上,创新概率上,你比随大流的人,要高,要大。
但是,你犯错误、偏差、落后的概率,也比随大流的人,要高,要大。

这里是两个极端,两极分化。



那么,

你其实并不是一心要搞学问,要建树,要创新,那么,你一定要好学,善学,善于接受,善于服从,善于理解,要老实,要扎实,要勤恳。

那么,你在职场上、官场上、学界、商界等等,才容易胜出,杰出。

不能说你没学问,没学术,但是你不可能有真正的建树,概率很小,比上述人更小。

也就是说,你确实是一流学者,确实真实真诚认真地搞学术了,但,你更是学术上的学科上的“既得利益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4 20:14:13
那么,就个体来说,不要鼓吹鼓励什么创新发明。要鼓励好学,善学。
不然的话,个体如何在职场来胜出呢?如何适应社会?



那么,就民族,社会,国家来说,要鼓吹鼓励另啊类,喜欢好奇,喜欢发问,喜欢质疑,喜欢批评等等。
为什么?
为了扩大潜在的天才、大师的人口基数。

潜在的天才、大师,里程碑式的建树,需要另啊类,不需要随大流。而且,这种人口相当稀少,稀缺。


同时,

在整体上鼓吹好奇、发问等等,其实影响不了主流人口。你全社会鼓吹发明创造,主流人口仍旧随大流。
但是,能比较提高一下潜在天才、大师的人口基数。

例如说,全社会一亿个学生学者。
当鼓吹发明创造,更新换代,各种好奇,发问等等等,则主流人口仍旧随大流,但,潜在天才大师的人口基数,可能从一万人,提高到了十万人。


另啊类的人,不随大流的人,他们搞出里程碑式的创新成果,概率更大,更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4 20:20:04
人类自古以来的那些杰出人才,高标准来看的杰出人才,都不怎么正常。或者说,这些高标准杰出人才当中,有毛病的比例,比全人类更高。

他们往往更狂热一点,更偏激一点,更神经一点,更逆反一点,等等等。反正,都不是怎么太正常。

其实,就是那种献身于工作的状态,难道就正常嘛?

正常人谁会一天10几个小时用在工作上事业上?这都有病,才会热情,狂热,献身于工作事业。

就是例如那个男青年,韩,韩春雨,他正常吗?诺贝尔获奖者屠呦呦,正常吗?她以身试药,不违反试验流程啊?



那么换句话说,假若用高标准来看的话,我们正常人的正常道理,正常标准,肯定就是低级的了。
譬如反对楼主的几位网友的意见,就很有道理,很对,很好,但是比较低级,太正常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4 20:32:55
拿兄弟为例来说,兄弟我这么滔滔不绝,正常吗?不正常。

但是,兄弟我讲的这些道理它们,它们谁能从道理上来反驳它们呢?

可见,有一利,就有一弊,利弊是相伴的。



大家各位当中,想搞大学问,大学术的,要去走极端,不要随大流。反之,就别走极端,要随大流。

着眼于个体来看,不要走极端,要老实,要扎实。

着眼于民族、国家来看,要走极端,要鼓吹鼓励另啊类。

都是利弊相伴的,对错相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4 20:36:25
大家各位当中,想搞大学问,大建树的,一定要拼命寻求主流经济学当中的弊端,错误,偏差。真诚地寻找,拼命地寻找,实事求是地验证。

要好奇,要发问,要逆反,要批判。

这样一来,更容易犯错误,也更容易大建树。


反过来说了,你就不打算搞大学问,大建树,那么,就要随大流,老老实实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学习。
这样一来,不容易犯错误,也不容易大建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