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86 0
2009-04-18


从“留守儿童”谈实践科学发展观


㈠ 科学发展观概述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且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其科学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由人本的派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面从一个需要关注的群体谈谈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㈡关注留守儿童
⑴ “留守儿童”现状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随着我国城镇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从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家涌进城市务工留下子女同老人们待在家里,成为 “留守家庭”。“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根据专家测算,我国留守少年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为8.05%。依此推算,全国留守儿童数量约为2290多万,其中6周岁及以上的学龄期留守儿童占65.28%。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从农村到城市,因此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了绝大比例,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青少年是发展的群体,是期待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⑵ “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大多留守儿童处在“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困境,引发出一系列的心理和教育的相关问题。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有未有的境遇。他们在性格上形成厌世自闭、社会逆反、性格孤僻、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情绪波动大,孤独、寂寞、敏感、焦虑、急躁、任性、抑郁、苦闷、烦恼、脆弱等消极情绪困扰着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不会与人相处、任性,不合群、暴力,逃学,上网成瘾、早恋等状况;学习成绩普遍不好。“空巢”留守学生出现了,并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中以人本为核心,提高人,尊重人,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并合理解决这些儿童的生活、心理和教育问题等。这些问题还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下面我们从形成原因谈谈我的个人见解。
⑶ 原因所在和解决构想
形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一、家庭教育的不完整和弱化,留守儿童大多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叔伯舅姨等亲戚生活在一起,这些构成了“隔代教育”“放养教育” 。隔代的教育,造成很多的教育缺陷。老人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精力有限,缺少正确有效的方法、溺爱孩子,无法同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放养教育是指寄住在亲戚家的儿童,由于亲戚间的诸多的顾虑,往往无法对孩子从思想上给予教育。只能做到让孩子饿不着,冷不着,只能管理好孩子的生活而无法管理好孩子的思想,缺少同孩子沟通和思想上的管理,造成孩子的放任和自由,而给学生在心理上带来严重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实力和社会环境还不是很优越,让外出的父母回到农村是不现实的,因为外出打工、到相对发达地区谋生挣钱,这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是一条最直接的“生存之路”和“扶贫之路”。那么,根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现实出发,我们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让留守的孩子能够“和谐留守”,平安美好地栖居于乡村;另一方面,要尽可能让留守的孩子转变为城市的孩子,融入城市、共享城市文明。我们可以发动社区力量和青年学生及城镇儿童这一类群体,当地社区或者村委会建立“留守儿童温馨家园”,开展“留守少年儿童关爱项目”、设置“临时父亲”或“临时母亲”,给孩子们较及时的关注和温暖;在校青年可以组建志愿者团队,以定期支教等方式,给孩子进行知识扩充,加强沟通,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城镇孩子可以和农村儿童进行“一对一”互帮互助的交流活动,进行集体活动,共同享受蓝天和阳光。
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要以全面和协调的发展观为指导和依据,对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进行调整,改变这一现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科技也居于世界前沿,国家鼓励和促进精尖高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但是从全局考虑是否都朝着一方面发展呢?要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充分人口资源丰富的优势,就要依照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经济,在像四川、河南等人口大省及西部等内陆地区,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并逐步向技术资本型转变;比如现在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发展快,产业模式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换为技术资本密集型,相继装换下的产业可向内陆城市引进的,我们既有人口资源又有技术支持和宝贵经验,加强国内交流,这些举措可以解决大量人员就业问题,同时能够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有待提高,学校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在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中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留守儿童问题是近些年才出现的问题,学校虽然在教育上采取了一些办法,如控制辍学率上面,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的管理方面教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当时还是缺乏系统的,有规律性的措施,如何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开展教育,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的特殊心理展开教育,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的一步,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儿童问题设置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专门性研究和理论指导,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
三、社会不良影响, 巨大社会的影响对于学校给学生的影响同样的巨大的,很多社会风气也是影响留守儿童学生重要原因。1、迷信赌博风的影响,现在农村迷信赌博风盛行,很多的农村的休闲活动就是打牌、打麻将,有的还在搞地下的赌博活动有很多的大人参与其中,由于没有父母的监督和留守儿家庭监护上的不足,很多的孩子也时常到桌面去转转,耳濡目染,一些学生也学会了赌博,而且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对于金钱的盲目崇拜,无心学习,给学生心灵带来严重的影响。2、网吧的影响,随着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有效监管,而学校鞭长莫及,很多的学生开始迷恋上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这不仅仅影响他们的学习,还影响其健康,留守儿童却在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大多数具有个性化、自卑、逆反、封闭等不健康的心理,而网吧,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就成了他们释放的一种途径。留守儿童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拿决定,但是小孩子是非观念又不强,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3、受社会偏见的影响,由于“留守家庭子女”的特殊性,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认为他们缺乏家教,从而受到一些孩子的恶意歧视、教师的冷落等,这些社会偏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要求我们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农村进行大量的科普宣传和扩展休闲娱乐健身活动,对网吧进行有效的监管,积极改善人们的观点和偏见。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断完善步骤和细节,实践科学发展观。
   我们尚处于粗糙型社会,这是现实,与理想中的和谐型社会还有不短的距离。“留守儿童”背后的逻辑演进是这样的:表面上是家庭分离的亲情问题,实际上是教育公平问题;表面上是教育公平问题,实际上是市民待遇问题;表面上是市民待遇问题,实际上是社会体制问题——即迁徙后定居自由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本质上就是权利利益问题。当然社会上不仅仅有像“留守儿童”的群体,但足以让我们关注这一类群体;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进一步改善现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有信心和决心以行动、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张,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作者:YLGK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