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177 0
2016-03-30
客观进行分析,杠杆本身是没有任何性质之分的,没有好坏之定性,就犹如一杆枪,你能定性它是好是坏吗?肯定无法定性。顾名思义,金融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我们退一步说,银行贷款业务其实也是一种杠杆,它可以让被贷款对象实现一定的资产乘数效应,只是其属于正规渠道的杠杆,且杠杆乘数比较低,所以没人诟病银行贷款这个杠杆,但如果是民间高利贷,就属于高杠杆行为。

  那么,我们该如此审视资本市场杠杆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必须正视目前资本市场杠杆的存在基础与环境,那就是整个社会流动性泛滥的问题,必须正视高储蓄率造成中国整个社会债务率过高的问题。目前中国的M2达到140万亿以上,且年增速还要达到13%,这些资金究竟有多少能进入实体经济是个无法猜测的难题,即便能进入实体经济,又有多少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杠杆进入的?再说,中国的储蓄率如此之高,达到42%,大量储蓄资金沉淀在银行里,银行如果不贷款出去,利息成本会吞噬自己的利润,它想方设法都要去贷款,这种贷款其实就是一种加杠杆效应,造成全社会债务成本高企。因此,杠杆本身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不能动辄抨击其为洪水猛兽。

  上面说了,既然资本市场面临这种杠杆环境,其在市场内出现也属于必然。这是一种正常的供求关系,即便这些资金不进入资本市场,也会在其它领域乱来。比如一线城市的首付贷、购房平台贷,就是这样一种高杠杆市场行为,你没有钱买房就借给你买,等房价涨里投机卖掉还完本息还有的赚,然后就是击鼓传花,制造一个又一个的高房价泡沫和金融危机。而资本市场即便会产生泡沫,但它始终是被经济牵住的狗,跑得再远也会回到主人身边(注:这是一语双关,股市溜狗效应即股市涨跌总会回归宏观经济基本面,而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泡沫再多也会跑冒滴漏很大一部分进入实体经济)。

  我们可以看到,进入楼市的资金如果没有后续,那资金链是可以瞬间断裂的,它不具备回转机能,而资本市场即便有泡沫,它是可以回转很大一部分进入实体经济的,上市企业还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房价再高,我们也不可能把房子修到能一步登天的地步,它催生的泡沫问题比资本市场还大。
  因此,资本市场不是不需要杠杆,而是不需要非正规渠道的高乘数杠杆。目前部分券商开始对两融业务松绑,特别是对于融资业务调整了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但一般的杠杆乘数也就是1比0.6左右,最高不会超过1比1。因此,这样一种杠杆系数应该是可控的,也符合目前资本市场发展的各方参与者的需要。但是,我们需要谨防的,是各种各样的高杠杆,有的场外配资高到1比5甚至1比10以上,这样的乘数效应就非常恐怖了,去年的疯狂杠杆牛市其实就是这些高杠杆资金兴风作浪造成的。

  我们现在要严格限制的,就是非法的高杠杆资金通过非法的渠道进入资本市场,但不是对所有杠杆一棒子打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