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991 1
2016-03-30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_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自1994年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相继开通以来,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极其的迅速。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我国的一些地区建立了部分农业综合数据库,研制开发了各类应用系统,其中以粮棉油为主的信息技术取得了较大成果。我国还利用信息通讯、数据库及查询等技术,建成了专业涵盖面宽、信息存储及处理和发布能力较强、信息资源丰富及更新量较大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联网用户已有数千家。我国大陆涉农网站已有6千多家,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信息化还处于人才缺乏、体系不健全的状况。虽然一般县级以上的各级ZF都有网站,但网站提供信息的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发布的内容以生产信息、实用科技信息居多,市场信息、供求信息和农村经济信息偏少,缺乏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贮存、加工的实时市场信息。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存在问题


  (1)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全面。由于ZF财力物力有限,农业本身缺少投资,即使有条件开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地区,农业网站所占的比例也很小。虽然全国涉农网站有6000多家,但只占全国网站总数的10%左右,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比率不到0.8%,全体网民中农民只占1.6%,而且绝大部分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高度集中于经济发达的京沪和广东、江浙等地区。


  (2)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由于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农民仍保持传统的集贸市场交易、批发市场交易等传统交易习惯,对电子商务认识的不深,可信度的怀疑。相当多的农民没有条件及时地从网上获取信息,也没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更没有可能上网发布信息。


  (3) 电子商务网站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国内不少涉农网站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多雷同之处,缺少专业水准和特色,更新周期长,且网站信息以宣传本地农业为主,真正适用于农民的信息较少,分析与决策参考类的信息就更少了。相当一部分网站以信息撮合功能为主,支付等功能很不完善。


  (4)传统农业条件的限制。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农产品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且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等, 不耐久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功能作用严重残缺,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5)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能力逐步下降。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与日俱增,农户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在业失业”现象加剧,农户企业化生产经营缺乏合理的劳动力结构支撑。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1)、提升电子商务意识。农业电子商务要发展,观念要先行。其发展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更新。我国广大农村ZF和农民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导致企业和ZF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使农民以及相关ZF主管部门的管理者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开展农业信息化知识培训,大力培养信息人才。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结合其它通讯手段,大力实施远程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农民信息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另外,还应把懂业务的各种专业人才充实到农业信息化队伍中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的队伍。


  (2)、加快网络的发展。2011年6月,中国网民突破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1.8%。CNNIC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较2010年底增长4.9%。互联网是农业电子商务和基础,ZF必须加强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业信息网络。建立各级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引导和培训农民使用各类信息设施,掌握电子商务的各项技能。只有为农民提供用的上、用得起的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建设高质量的农业电子商务的平台


  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大量的多元化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农业产业化的资源、市场、生产、政策法规、科技、人才、减灾防灾等信息;同时,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网上交易的平台,支持B2B、B2C、C2C等多种交易模式,降低企业和农户从事电子商务的资金门槛,培育、扶持农业电子商务企业。

  (4)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应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库资源的拥有量和开发利用水平。同时,应在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设各具特色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交换的及时通畅,共享信息资源。


  (5)解决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产品难以标准化一直是制约着农产品流通,是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问题。应加快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标准化工作,制订标准和规范,实现各类产品标准化,并提供相应标准描述,使农业电子商务得到顺利的开展。

  (6)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应逐步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农作物种子、家禽畜种的培育、繁殖、加工、销售及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等一系列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业电子商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完整的产业链。


  (7)建立相应的供应链系统及物流配送系统。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的特点,要将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农业品要联系起来,需要在农业与电子商务平台之间建立行之有效的供应链系统以及为农业供应链服务的农业物流系统;还要利用现有的配送企业,充分发挥分工的优势,实现客户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品种、农业物资的及时配送。



  (8)选择适合的电子商务切入模式。应根据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采用适应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电子商务切入模式。经济发达地区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接洽、合同和货款支付的电子化交易,除物流之外,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在网上进行,以真正体现电子商务的优势。不发达地区可以采用通过农业信息网的信息发布平台在网上发布供销信息,网下完成交易的初级电子商务模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3-30 13:57:04
widen我的世界 发表于 2016-3-30 12:57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_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自1994年 ...
谢谢分享!农村要改善,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