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年 发表于 2016-4-17 14:57 
一、马克思给商品下的定义是: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他强调了两点:a.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 ...
二、马克思认为,存在不是劳动产品,但又能够用来交换的物品,他把这种情形称之为商品化,商品拜物教。
----------------------------
能够用来交换的“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不就是商品嘛,是商品的一个子集嘛。
故弄玄虚说什么“商品化”、“商品拜物教”,他老马根本不懂天然品能够做为商品背后的经济原因。
天然品能够做为商品而有人愿意买有人愿意卖,肯定的,既不是效用价值论所称的天然品有效用因此有人买,也不是劳动价值论者歪曲的”商品化“而因此有人买。
天然物品有人买卖,因为第一,卖者对天然物品的所有权得到他人的认可;第二,由于买卖双方的相对稀缺性造成的价值域。
天然钻石的例子虽然被古典经济学家用得很滥,但他们都没有摸到门道。
某A在海边散步,非常偶然而幸运地,他捡到一颗钻石。他捡拾钻石的行动,没有花费他多少体力和智力,所以,他所占有的这颗钻石,可以认为是天然品而不是劳动品。
B了解到情况后,向A提出希望他无偿转让。
A不同意,而是要求B用十年的收入来换。
B问,你是不是因为钻石的效用很大,所以才向我要高价?
A说,不是的。是因为在海滩上捡到钻石的几率非常非常低,所以,我是幸运的,如果你无偿拿走我的钻石,那么你就是幸运的人了,但是,我还是不愿意无偿给你钻石,你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你自己的运气。
B接着问,你是幸运的,但这不是说你获得钻石没有付出更多的劳动么?那么你为何要我用我劳动十年赚取的收入来换取呢?
A说,道理已经跟你讲清了,我捡到钻石只耗费了我弯一下腰的工夫,但是你也可以学我在海边溜达,只不过,你的运气更可能不好,搜寻了十年也是一无所获,甚至二十年也是无所得,如此看来,我只索要你十年的劳动收入已经很仁慈了。
以上就是天然物品成为商品的基本原理。当一个人搜寻天然品的成本高于购买天然品的价格,他就愿意买。而不是在那里大喊”拜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