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6-4-12 16:14:07
做学术是一种很有追求的生活方式,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6:15:16
不光人文学科,就是理工学科大多数都是做一些无用功,不如既然选择了教师,就好好给学生上课,有其他时间了再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6:17:25
evergreen5893 发表于 2016-4-12 16:14
做学术是一种很有追求的生活方式,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现在很多搞学术不是为了追求什么生活方式,也不是有经济基础,刚好相反,因为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不好好去教学,只想多搞几个项目,多发点文章,再多接点项目,说白了,搞学术比教学来钱快,所以才愿意搞学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7:00:23
感觉保住目前的位置同时把重心往校外转移是你目前比较好的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7:24:51
kirado 发表于 2016-4-12 10:52
不是的,韦伯在各人文学科都算必读的吧。
我敢打赌,本论坛中绝大部分不懂祛魅什么意思;大部分也不了解马克斯·韦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7:26:58
楼主说的不错,字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7:28:12
清水洗心尘 发表于 2016-4-12 10:15
有个建议,不知lz感觉怎样?不要完全退出,毕竟生存之本,可以弄点副业。认识南京某一般院校副教授,主业就 ...
666666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7:46:10
说得比较客观,也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7:52:20
楼主说得很实际,就看你怎么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8:15:13
很有同感,在中国这个浮躁的社会,尤其是对教育说尊重,其实压根就是扯淡。没有经济基础不要搞学术的前提是没人脉,没基础硬件和软件制度等就不要趟这浑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8:42:55
也许过段时间就好了呢,若你直接放弃岂不是太可惜,而且要再重新走别的路也不是那么容易吧,另外,做学术时间自由啊,你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干别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9:10:51
深有同感,中国学术扯蛋的多。《大话西游》有一句台词很好:好好做你山贼的工作,那是很有前途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9:16:46
混日子也不容易 发表于 2016-4-12 08:30
对策,都是拍脑袋的结果!
————————————
这个一点说的都不错,不深入实际,吹着空调在办公室 ...
怎么不能用经济学解决?拍卖车牌就好了,价格调节供需。关键是做不做了,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19:36:07
楼主心里有觉得有价值的工作吗?

有就可以转过去做,没有的话,现在的工作,好歹可提供衣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0:05:29
与楼主同感!
现在很多研究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的人员,恐怕连人民银行的大门都没进去过,跟ZF的工作人员也没交流过,对ZF政策实践一无所知。而很多搞计量的,连实际数据都没分析过,一上来就狂推各种大样本性质。这样的研究肯定是用处不大的! 老马不是说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老马还说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目的!(考研政治没白学)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身实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0:10:23
又有几个人的人生是真正有意义的呢?国内绝大多数人文学术论文从价值上看,几无价值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0:38:45
说得很在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1:03:33
混日子也不容易 发表于 2016-4-12 08:30
对策,都是拍脑袋的结果!
————————————
这个一点说的都不错,不深入实际,吹着空调在办公室 ...
说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1:04:18
还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但我知道我要干什么,了解了解基督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1:25:46
都是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2:22:30
无论做什么,自己觉得值就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2:50:50
在国外带过几年,总有一种感觉,国内普遍的这种对学术不热心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国家和社会对科研的不重视造成的。看看科研投入占GDP得比重,看看教师的收入水平,很难让人在这个孤独的路上坚持下去。当然情况在变好,但远远不够。在北欧国家,科研人员是高收入群体,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薪水。再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科研才能得到巨大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2:57:38
yangyuancn 发表于 2016-4-12 20:05
与楼主同感!
现在很多研究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的人员,恐怕连人民银行的大门都没进去过,跟ZF的工作人员也没 ...
请问有几个人能做到改变世界?即便是马云那样成就的人,也是一代代阿里员工默默无闻的付出。还是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情,即便学术上,情况也在越来越好,只要能发出有价值的作品和文章,自然会有好的回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3:08:10
很庆幸,你比我早觉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3:23:19
xinchuzu 发表于 2016-4-12 15:31
社会科学也有博士?奇葩!
为啥社会科学不能有博士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3:27:10
楼主所言极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3:28:12
理论研究几乎都是翻炒些西方剩下的冷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3:30:01
楼主,你主要是没有到美国读博,去开开眼就好了  国内这些玩意就是你说的那样,大部分不是真正的学术,而是为了混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3:35:57
确实是平台决定了高度  做的再好也难以入圈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23:38:01
yangxiangfeilz 发表于 2016-4-12 16:17
现在很多搞学术不是为了追求什么生活方式,也不是有经济基础,刚好相反,因为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不好 ...
巧巧相反,大多数社会科学学科是上课赚钱比搞学术快。在西部,经管类学科随便上一节课100-200,给高管上更是几倍的价。一天八节1000-2000左右,国内科研的奖励随便上几天就有了。所以好多老师不做科研,上课而是帮书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