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的介入
Kindle DX之前的那一款产品是Kindle 2,于今年2月份推出,距今仅有三个月,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推出另一款新品,实际上源于担心别家也在推出类似产品。显然,抢做第一家会有首发效应。
现在,市场上传言要推出类似产品的至少有以下几家:
Plastic Logic,这是一家资金很充足的新创企业。据传今年底,它在德国的一家工厂就会开始生产新型阅读器。
FirstPaper,这是报业巨头赫斯特旗下的一家企业。2007年5月就有传言出来,说它想做阅读器,大小如一家普通的都市类报纸的一个版面,是彩色的。
据说,苹果公司也在做一款多功能的小型电脑,大小是iPhone的三四倍,彩色,可以看视频,还可以浏览网页。当然也是一款很好的阅读器。
另外,旗下有许多报纸的新闻集团据说也在筹划做自己的阅读器。
有如此多的投资者——特别是报业巨头——对阅读器感兴趣,是因为阅读器确实为报业提供了一次重新思考战略的机会。
目前,报纸和杂志的做法是把内容免费地放在网站,让尽可能多的人来看。但许多人批评说,这只是鼓励读者不再为印刷版付费。
而阅读器提供了一次让报纸回到过去的可能性:可以收取订阅费,在页面上刊登广告,支持报纸和杂志的生存。
现在的Kindle,包括Kindle DX都是黑白屏的,而且不支持广告,这令报业巨头们感到不悦。5月初,广告主们还预期,Kindle DX可能提供广告功能,比如阅读器可以知道读者的位置,根据读者的阅读内容和所在地理位置,发送相应的广告。
有了与Kindle DX相竞争的阅读器或许可以更符合报业巨头们的利益,早日实现在上面刊登广告。
现在的Kindle DX一个卖489美元,也许报业可能创造出其他的商业模式。比如,学习手机的模式,便宜甚至免费地提供阅读器,但是收取订阅费。
Kindle DX和将来类似的阅读器会不会真的能拯救报业呢?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希冀,但至少它为报业提供了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