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09-10-10 23:49:55
张五常啊   非他莫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9 10:09:15
路过,帮忙顶一下,为了下载,O(∩_∩)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1 02:30:40
如果放到中国整个历史中来讲,应该有管仲、商鞅、秦始皇和张居正
新中国以后的陈云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1 09:28:49
支持彭实戈,他研究的领域最有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1 12:51:44
诺贝尔奖有阶级性~~~~所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1 14:44:55
五常张,如果一定要有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1 16:04:32
等待时间的考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31 22:03:38
杨小凯本是很有希望,只可惜诺奖只发给活人!至于其他几位,他们的贡献有可能不具有首创性,可能性不高,而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却是首创,而且也有相当影响!验证性经济学很难有机会滴!
    诺奖对中国的经济学家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学术的独立性要得到保障,是坚持学术信仰还是迎合政府;其次,获得国际承认的学术创新极为罕见;再次,大家认为中国过去 现在 将来最有可能或最有资格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是谁?这里面有个范畴:是所有华人呢,还是仅仅是具有中国国籍。这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楼主以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7 06:52:06
至少,杨小凯曾两次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2002年和2003年)。要不是去世的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7 07:54: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8 13:47:26
很抱歉,我都这方面并不太了解,正在努力中
不过还是很期待中国能出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4 21:43:01
感觉是郎咸平或者林毅夫可能性比较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4 22:57:46
觉得林毅夫的希望比较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5 09:38:36
还是认为林吧,毕竟年轻些,张培刚、张五常均已老,杨已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5 18:54:18
杨小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5 19:07:45
都不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才会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0:20:39
不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0:57:48
看来林毅夫呼声很高啊,但大家对邹至庄了解的不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2:54:36
再等等吧 等那些20多岁的长成60-70岁的时候 可能就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3:54:05
还有一位大师,高鸿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4:12:20
抛开意识形态不论,杨小凯原本可能性最大的,只可惜………………至于其他吗?原创性的东西太少了,居然把郎咸平列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4:16:36
郎咸平能获诺奖的话,中国获诺奖的人估计至少有一个班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4:36:15
郎咸平的观点虽然有点偏激,但很有道理。
郎咸平是最早公开对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提出批评的人,并致力于对国企改革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主张停止产权改革,而是以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建全信托责任来解决现在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早在2000年,他就点出了德隆问题,提醒投资者要警惕德隆可能出现的风险。他还先后对顾雏军并购案,海尔管理层收购,TCL集团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剖析,在中国中小股民中造成巨大影响,由于其一贯的为中小股民说话和致力于维护中小股东权益,而被中国中小股民称为“郎监管”。
06、07年,郎咸平深入研究国内经济的发展困境,提出一系列应对之策,提出中国经济是同时存在过冷和过热的“二元经济”(这区别于城乡经济的“二元经济”理论),政府投资部门过热,民营经济很多领域出现萧条,而不是国内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的国内经济一片繁荣,要不断加息和调高汇率。 郎咸平认为,这样只会加剧国内民营企业的困难,导致制造业全面衰退,国内营商环境全面恶化。 这也符合郎咸平所提出的,为什么央行一次次调高利率,反而导致股市楼市一再新高。这是国内营商环境进一步恶化,两股避险资金逃入股市楼市。直至09年,这些理论仍然可以解释今天的楼市股市的现象。当然,在06年07年开始至今,郎咸平对于制造业的支招当然就是著名的“6+1”理论,整合全产业链。他认为“中国不是制造业大国,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美国”“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他的理由当今是产业链竞争时代,中国只负责产业链中的制造环节却只拿到一丁点利润,还导致环境污染,剥削劳工等问题,其他利润全被欧美国家拿走,所以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6+1”理论:“中国企业在应对外部竞争中仅仅占据了生产这个“1”的环节,利润少得可怜。”整个产业链的“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以及终端销售,这6大块能创造的价值是90%。 目前这些理论开始逐步在各地引起重视,并得到一些企业的实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7:04:33
靠,什么破玩意。帮你顶了,还给整个负数的学术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7:05:02
兄弟姐妹们,以后都得当心这种骗人的把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7:18:22
要诺贝尔奖干嘛?有什么好处,除非中国是资本主义,否则不会授予中国学者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8 14:37:09
55# a264025

很想知道,为什么6+1中生产制造这个环节的利润是最低,原因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8 15:17:36
靠,谢国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07:49: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07:50:42
哈哈··· 楼上···
如果 郎咸平能拿诺贝尔的话 谢国忠应该是第戎学院终身教授了
不能因为谁敢说谁就贡献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