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226 0
2009-05-12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的四月份经济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下降1.5

%,PPI同比下降6.6%。CPI与PPI双双进一步下降,与此前的"中国经

济见底论"构成了鲜明对照,这也说明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反转,而经

济回暖的说法也缺少根据。

 

  CPI继续同比下降说明消费没有好转,老百姓没有在消费上投入太多。之前发

放诸多消费券旅游券来拉动内需的做法,效果至少到目前为止还不明显。PPI作为

衡量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其同比下降则说明生产这一块也不容乐观。撇开分配问题

暂且不说,一个经济体最为要紧的恐怕就是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如果这两个方面双

双持续下行,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2009年第一季度GDP

比去年同期仅增长6.1%,同比下降4.5%,似乎也表明了这一点。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一季度)》,央行

指出在判断价格形势时要注意区分通货紧缩和去通货膨胀。去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

率的下降,通常在较高通货膨胀之后发生,许多前期快速上涨的商品价格可能快速回

落,但总体价格水平仍在上升,只是上升速度大幅减缓。这与通货紧缩时价格总水平

持续下降并不相同。事实上,如果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判断经济的底部,在经济已经

回暖时依旧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用于刺激经济下滑时的手段不能及时退出,流

动性的回收又不够及时,那么恶性通胀可能席卷而来,造成经济的剧烈起伏和波动。

 

  事实上,对于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中国经济的降温,一个较大的争议是此次经济

下行会是一个长周期还是短周期?这对于判断经济底部将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如果是

一个长周期,经济即便见底也可能在底部徘徊很长时间。而如果是一个短周期,那么

见底后就应该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以防止造成恶性通胀。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

以来已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而出口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困境从2006年底就已

经开始显现,由此而言,中国此次经济下行极有可能陷入一个长周期的底部。

 

  此前预计中国经济已经见底的乐观情绪恐怕来自于一季度疯狂增长的信贷。整个

第一季度银行业信贷暴增至创纪录的4.58万亿元,增长率为29.8%。而中国

经济增长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内需的贡献很小。199

8年至2007年间,投资和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今

年一季度的天量信贷,其主要的去向也是流向投资,还有一部分则进入股市和楼市进

行投机。但真正投入在民生保障和消费方面的比较少,消费疲弱在所难免,而民生保

障如果得不到保障,会进一步削弱消费的增长。

 

  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昨天在其中国之行中指出,中国在用处理短周期的方案试

图解决长周期的问题,"所做的都是短期的刺激计划,但不是根本上的改革"。但愿

他言重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2 20:09:1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