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834 0
2016-04-20

以下是对目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各方面临的问题的一份归纳

一.贷款机构面临的问题


1. 吸收存款没有优势。


在吸纳存款方面由于竞争,多数农户的存款被农行、邮政储蓄吸纳,农信社在吸收存款方面没有优势。


2.民间借贷盛行。


3. 商业银行面对分散的农户,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风险大等原因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二.农民的需求问题


1.申请条件较苛刻。


农户若要申请小额贷款,除评定他个人的社会信用情况,也要考虑他的实业,且要求产业已形成规模。


2. 优惠贷款的去向


比如邮储要求农户贷款时要有公务员担保,这对农户贷款来说相当于又加了一道障碍。而担保会主要是替村干与比较富裕的农户进行担保,对普通农户起不到很大作用。


3. 还款的一些问题


虽然多数农户年末还本付息没问题,但每个季度利息支付的要求却让一些农户难以达到,比如村民外出打工,或前两个季度一直在投入,后两季才会有收入。拖欠利息支付是一些农户信用等级下调的原因之一。另外,自然灾害也会影响农户的及时还款。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农信社应灵活处理,充分为农民考虑。国家、央行在制定政策时也应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


4. 利息难还


农户都有向亲朋好友借钱的经历,主要是因为不用还利息。


5. 抵押担保难


农户在农村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


抵押方面,农户只能拿两证,即“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做抵押。而土地归国家、集体所有,从法律上讲不能做抵押


6. 贷款用途受约束。


农信社、邮储发放的小额贷款规定要将贷款投入到生产领域,即投入到种、养殖业或购买设备等方面,在审批时也会将农户所从事的实业列入考虑。生产投入确实是农户需要的用途,但农户同时也有民生方面的资金需求,如医疗、教育,在医疗、教育保障体系均未建立完善的农村,这种需求更加迫切,而小额贷款却不允许投入这类用途。



二.贷款机制的问题


1、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不尽合理,一定程度限制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2、贷款的风险性较高。农业属于高风险、微利行业,小额农户贷款担保机制缺失。同时,小额信用贷款主要依赖借款人的信用作保证,个别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存在逃债、赖债行为,导致风险不断积累。3、贷款管理难到位。农信社信贷人员偏少,而小额信用贷款具有点多、面广、零星分散、工作量大的特点,致使贷后管理工作难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