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市场营销
2010-1-20 20:57:12
四川大学李蔚 安全营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7:38:30
zirtek 发表于 2009-11-9 10:52
错位的铁轨 发表于 2009-9-1 10:10
基本认同38楼的意见。
不过上交营销的老师倒是跟 Christopher K. Hsee(奚恺元)教授合作过几篇论文,发表在JMR等top杂志上。
也许更有重要的问题是:对于中国营销学者来讲,如何平衡学术前沿性与营销实践。毕竟当下对自己中国市场的原创性研究还很少,而构建中国营销学术知识体系的任务还是得由国内学者完成的。尽管学者理应追求学术的前沿,但有些中国市场的基本问题却没有得到得到解释。
所以近来在想:因为营销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门实践的学科,所以衡量一个营销学者的贡献多少是学术前沿,又多少是扎扎实实的对中国营销问题进行研究,这二者的比例如何?
至少,38楼里提到的学者在前沿性有所突破,但也可以基本肯定对自身中国营销知识的构建贡献并不多。
自然,每个学者的取向不同,各有侧重。但从整个学科来看,如何看待本土化(用词不是非常恰当,但也基本表达了意思)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近来的管理学领域(比如有徐淑英教授等人发起的IACMR)都得到众多讨论,这个讨论自然也不时有在营销学会议(JMS)中得到讨论。
学术前沿性与营销实践都需要研究,好比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这两个方面具有截然不同的研究内容,需要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式,甚至截然不同类型的研究人员。这个区分不仅仅在中国有,在世界上哪里都是一样的。而之所以一般认为前者是一流的研究,后者是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是因为阳春白雪或许偶尔可以兼顾下里巴人,但下里巴人永远无法窥得阳春白雪的门径。这样高低的区分不是根据他们对于营销领域的贡献而定的,至少不是根据“直接贡献”,而是根据进入门槛。下里巴人式的研究的门槛低,从现在遍地皆是的“营销大师”现象中便可见一斑。


倒不是贬低那些所谓的“营销大师”。如我前面所说,他们中的有些人对于营销实践的贡献或许远远大于一个真正的阳春白雪的学者。但是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大学,是严谨治学的地方。如果教授们都去跟社会上的“营销大师”比营销实践上的贡献,那还需要大学做什么?在我心目中,一个理想的模型就是营销实践应该由那些实践的专家们管,这些人包括成功身退的企业家,咨询业的从业人员,自称大师的耍嘴皮子能手,以及一些不务正业不求上进的大学教授。而大学里所崇尚的风气,应该是理论至上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对于实践是否会有直接帮助,远在其次。至于两者如何接轨?实践专家们隔一段时间去大学里取取经便可。
非常赞同!学术型的同实践型的需要相互交流、整合,但是也需要专注。因此需要更加客观评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06:33:13
学习了!
国内营销学的研究可谓一年一个气象,我非常看好中国营销学研究的前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0:06:09
受教了,那要读市场营销的博士,偏实践性的,中山大学是否最好? 本人在广州,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8 11:01:08
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这三所大学的营销当然是非常厉害的。
营销渠道的研究,在国内最权威的在西安交大,有庄贵军和刘益;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比较厉害的是中山大学,有卢泰宏及其团队;还有南开大学的李东进团队。

服务营销研究,权威在复旦大学,有范秀成和金立印等;

品牌资产和消费研究,比较厉害的是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有赵平团队和王海忠团队;

营销战略研究,权威在武汉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代表有汪涛、王永贵等


这样评价还是比较让大家共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1 03:02:52
错位的铁轨 发表于 2009-8-16 22:54
国内目前从事营销数量研究的学者还比较少,人大的周庭锐老师还有北大的的一两位老师。具体来看比较零散。真的要看营销数量研究可参加外文杂志《Marketing science》,可访问该网站。
marketing science is good, but not the top ones. You should consider journals such as "journal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etc.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5 16:38:49
有这方面的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 21:16:46
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 16:40:43
哥还是喜欢菲利普。科特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4 11:16:57
这里有高人,受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0 10:52:14
路过,学习之,长见识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1 02:49:08
在西南民族大学的刘德昌老师是水泥营销的第一专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3 11:19:14
要学的东西很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5 08:36:21
西安交大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5 09:39:43
都是课堂上讲营销、黑板上搞市场,所谓的“大师们”有的竟连一步都未跨进市场,从校门到校门,甚至有的连校门都未出过,就是囫囵吞枣的咽下的菲利普的一部教材,然后坐到办公室里一通遐想,整出“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一坨一坨的东西。我的话虽然糙了点,但现实就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5 19:15:27
7# runnyreddy 国内重点大学近年来都进步很快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7 12:53:13
我也认可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万后芬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7 13:05:12
我接触老板的机会较多,他们都反映说,假如真的听了教授去做,恐怕企业死得更快!
那个什么“清华大学总裁班”不知骗了多少老板的钱财,很多老板后悔参加!
我认为,中国大陆能不能出个把像艾维.李、特劳特那样紧贴实战的教授,至少有自已的独特观点理论贡献给企业,让企业真正受益!像王老吉、劲酒 、江中健胃消食片……等牌子那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3 09:56:40
市场营销理论研究一定要与实战结合,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我更喜欢看“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 12:44:16
错位的铁轨 发表于 2009-8-16 22:54
国内目前从事营销数量研究的学者还比较少,人大的周庭锐老师还有北大的的一两位老师。具体来看比较零散。真的要看营销数量研究可参加外文杂志《Marketing science》,可访问该网站。
ddd     

推荐国外顶级期刊文章。(做研究的看哈)


实战的话,还是边工作边学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6 09:46:33
从学术到实践总是有一定距离的,学术一定要走在实践的前面,我以前工作的市场研究公司所收购的一个模型,DCM,就是一个美国的博士听他的导师说这种建模方式是进行价格测试最好的方法,于是他毕业后开了一家研究公司,最后被我之前的公司收购,也算挣的很多了,但大部分目前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可能并不能这么快就投入到实践,很多东西,现在看起来似乎离现实比较远,但对我们积累知识是非常有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9 12:27:42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好与不好的比较存在一个立脚点的标准问题
以美国为标准,当然中国的很多研究都是小学生水平。但是以解决实践问题为标准,我看中美相差不大,甚至美国脱离实践的问题更大。美国的消费者行为研究现在已成为研究人的试验场,不仅仅是为营销服务了,所以JMR JCR的研究千万别把它们真的当作营销论文看。
学术与实践,谁占主导,也要看讨论什么。学术上的理论大多是来自实践的归纳,实践中的方法则大多来自学术研究的工具创新。
国内的研究,现在当红的学者大多都有成名作,好作品一般出现于30-45岁之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1 16:41:01
都是牛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5 22:51:51
学术和营销实践并不冲突。哪里要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学术是为了实践服务,空中楼阁的东西有什么用处。实践反过来对学术提供论证。这样相辅相成,营销的体系才能最终形成。社会上的一些营销大师的作品我认为很好的有很多。反而大学教授的作品看了用来做,鸡同鸭讲。大学四年毕业,到市场上溜达一圈才知道,学的根本是狗屁,用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7 14:06:46
实践有效性要求整体视野,学术科学性要求局部正确,这是造成当前很多研究与实践脱离的主要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7 17:51:09
南开大学怎么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9 13:03:22
非常同意zirtek和Longerkiss的看法
目前内地发的大多数top journal基本上都是借助于别人的
新近美国回来的几个发的top journal,都是在美国跟老板一起做的,而且这些老板哪个不是牛人
内地的学者想完完全全凭自己搞出来top journal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对于新回来的在美国top school毕业的几个人,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毕竟受了那么多年的训练
完全是内地高校co-author的top目前也就是郭最近出来的那篇JM了
zirtek 发表于 2009-11-9 10:30
longerkiss 发表于 2009-8-28 10:28
同意33楼的说法。这里面提到名字的人,大都是炒剩饭。实际上,有心人可以查阅一下近5年来在“营销科学学报”、“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管理科学学报”、“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最好的期刊上(能发营销论文的,经济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还没有一篇营销论文发表)哪些人的名字最频繁出现,就可以知道在国内,谁做的最好了。
近三年来,有很多后起之秀,大都是从国外回来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做得好的。比如:北大的Dr.Xu、Dr.Wang、 Dr.Su、Dr. 郭;清华的Dr.Zheng, Dr.Chen, 还有复旦的一些人,他们都是有国际top journal 论文的,而上面所提到名字的人当中,只有FD的 Dr. Fan 有一篇,还是第三作者。
总体来看,国内高校营销学的实力排序应该是:北大、清华为第一方阵(因为有国际top论文);复旦、西交、中山、武大、南开为第二方阵(在国内上面几个期刊中论文较多,偶有国际论文,非top);剩下的半斤八两,都是野路子。
就领域而言,前面的某个人提到的有些道理:渠道方面,西交的两位比较好。战略方面,武大的汪,外经贸的王比较好;服务方面,北大郭和复旦范较好,前面提到的中大的两位和南开的那位要差得远;CB领域,北大Dr.xu, Dr. Peng, 清华Dr.zheng.......数量方面:北大Dr.su, 清华Dr.wang......

有名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不了解情况不要乱讲,误导别人。
如果“国内”仅指中国大陆,那38楼这个基本说到位了。

不过也只是现状,而且是不具预测价值的现状。因为Xu和Zheng他们的JCR, JMR都是读书的时候做的,而国内现在的研究现状总体的又实在令人失望。所以他们接下来在国内是否能独立再做出些东西来,很难说,就更不要说带出团队了。Xu和Zheng现在应该都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货,个人认为前景堪忧。在每年的就业市场上,即便北美的状况那么差,清华现在都还是根本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人,相当绝望。北大自觉高清华一档,其实日子也未必好过到哪里去。就看今年toronto和ubc毕业的那两个mm是否会垂青了。

倒是香港科大中大那块最近两年加盟的一些新人还依旧相当活跃,内地高校研究七八年内的兴衰我觉得就要看他们是不是愿意积极跟内地合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3 10:48:52
呵呵,果然是一群牛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09:28:02
中山大学,西安交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2 18:56:45
实战为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