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09-5-19 15:45:00

先给自己定个底线目标。达到底线要求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提高要求做到更多。

所以,每天读10页书,贵在坚持。我很认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5:56:00
以下是引用wesker1999在2009-5-19 14:0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nlm0402在2009-5-19 7:49:00的发言:

有些超版,现在都不看经济学专业书和论文啦,他们有的看文学,有的看历史、有的看物理,还有的看工程学,当然有人再看毛主席的诗词。

这种看书的方法,给人的印象是否想跳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研究经济学呢?

winston搞建筑的,满世界飞来飞去谈生意造房造大桥,给你务实感觉很正常。

我和他不是财经专业的,没必要去深入研究经济学。

我没看毛主席诗词啊,我只是引用几句而已,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6:40:00

大家等着猫爪介绍自己读书经验

不要对掐了,不然都成一个灌水主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6:44:00
以下是引用zhangibt在2009-5-19 16:40:00的发言:

大家等着猫爪介绍自己读书经验

不要对掐了,不然都成一个灌水主题了

就是就是......  都对掐起来.... 真是讨厌....  大家都等着介绍读书经验嘛...... 

结果这堆硕士博士, 居然这都能掐起来........

真是精英扎堆,人事难搞..... 

不知道是不是像 某个人之前QQ签名....  精英扎堆,人事难搞. 一团和气,又多是一潭死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7:12:00
我没在掐,我是无辜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7:34:00

以前只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发现自己真是大错特错了

读透一本书,比粗看10本书有用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7:56:00

我同意你导师们的说法O(∩_∩)O~另外,我觉得也应多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8:12:00

    程颐说:志道恳切,固是诚意。若迫切不中理,则反为不诚。盖实理中自有缓急,不容如是之迫。观天地化乃可知。
   
    读书,要是能够摒弃速成的愿望,求真求实,则必可以做到事缓而后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8:21:00

做读书笔记是种很好的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8:25:00
还是让猫爪兄来给大家讲讲他的读书经验,他的读书特点之一是理解很快,如对MWG微观经济学的认识很快,还有他发表的主贴,很多都是和经济学结合起来的生活主题,其联系能力不同一般,因此首先让猫爪兄给我们分享他的读书经验:读书的心态、读数的速度、读MWG的基础条件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8:44:00

我也知道猫爪斑竹很牛啊!可是他的帖子在哪啊!翘首以待!

都说读书要多思考,但是怎么思考呢?

说点我的经验:

读书要是想真正读透,关键在于一个字——问。看到书上的每一句关键的话,都先不要先认为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认为他是对的,自己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给我一个理由。”这样顺藤摸瓜,打破沙锅问到底,你对书上的东西理解的就非常透彻,因为来龙去脉你都非常清楚了。这是南宋理学大师陆九渊的读书方法,我试了一下,不错。

但是这个方法读书较慢,只适宜于精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9 18:48:4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8:55:00

我读了很多,但很容易忘,只能记个大概。没有精读,也太浮躁,记性也变差了!

[em06][em06][em06][em06][em06][em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9:31:00

我覺得每個人的讀書方法都不同,我的讀書方法比較傾向於,先將書本認真讀過一遍,之後再看第二遍的時候邊讀邊思考。至於時間我覺得就不用這麼在意了...因為認真讀書的時候,時間通常是過很快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9:32:00
 关键是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9:33:00
贵在坚持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9:36:00
以下是引用chenhe2007在2009-5-19 18:44:00的发言:

我也知道猫爪斑竹很牛啊!可是他的帖子在哪啊!翘首以待!

都说读书要多思考,但是怎么思考呢?

说点我的经验:

读书要是想真正读透,关键在于一个字——问。看到书上的每一句关键的话,都先不要先认为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认为他是对的,自己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给我一个理由。”这样顺藤摸瓜,打破沙锅问到底,你对书上的东西理解的就非常透彻,因为来龙去脉你都非常清楚了。这是南宋理学大师陆九渊的读书方法,我试了一下,不错。

但是这个方法读书较慢,只适宜于精读。


你的经验:问,很重要,很新,我怎么没有想起来呢?尤其是经济学,读书就是要问。

建议给73楼的发言奖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9:37:00

受不了,一群好学生……

我觉得嘛,还是要把最基本的看懂再去扩展比较好,否则下了也属白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9:55:00

呵呵,其实关于读书的方法我在一个月前也很仔细地想过,自己也迷茫过。

一开始,我就“谨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看我的米什金。结果看着就有使劲让自己“想”,但是没有什么东西可想,把头都想痛了,也没想出什么东西。偶然一天,不知翻哪本书时,看到陆九渊的一句话,大意是“一切学问都有问出,读书重在发问”,又忽然想起林毅夫先生讲过的读书要抱着一种“常无”的心态,即不对理论先行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要自己想它合不合理,于是顿悟。

试验了一下,就像我在73楼说的那样,所谓的“思”只不过就是提问,再自问自答而已,相当于一次证明。这就是思维的深化。可以加深印象,但是别指望一次读书就可以终身不忘,书也要勤看。

现在发现古人的很多读书方法都不为我们所知,更别说继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0:00:00

chenhe2007,你好,你看了米什金的书,他的书我也有,也看了一点点,感觉他的书没什么好的。或者没什么优势或特别之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0:02:00
也许是我读的太肤浅啦。说道读书的方法,还是比较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0:07:00
以下是引用小白鼠在2009-5-18 16:45:00的发言:

等我忙完了这一阵子,并且这个帖子还没有沉底的话,我写一点自己读书的经验。


等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0:16:00

我看的是翻译版的,但回想起来有点后悔,应该读英文版的,因为很多名词,并不是说翻译的有问题,而是有很多译法,这就容易造成误解。比如对call option的译法,还有什么“隔夜准备金”之类的东西,都容易引起误会。

米什金的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导向,他每说一个新知识点,都假设你已经把所学的知识点给忘了,总是不厌其烦地再给你讲一遍,很是体贴,因为你时刻都可以复习。但是这也造成了书的篇幅过大,略显啰嗦。

从知识上来说,米什金的书能给经济类的本科生带来一个对金融市场的一个初步、较为全面的了解,但是深入就不太可能了,这毕竟跟教材定位有关。

书是很好的,对于初学者,属于必读经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9 20:17:1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0:23:00
感谢chenhe2007,本人正想从经济学转向金融学,以后多多赐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0:38:00

谢谢你的建议,对我很有用!

这样的帖子才是好帖子,字数不多但内容有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1:01:00
呵呵,我就是从电气信息类转到经济学专业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1:16:00
以下是引用wesker1999在2009-5-19 17:12:00的发言:
我没在掐,我是无辜的。

我也是啊。

而且,我确实没啥读书的心得可以吹嘘的,总不能赶鸭子上架咯。

事实上,我由于“看”得太多,而“读”得太少,其实浪费了很多时间,希望大家不要学我啊,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1:40: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9-5-19 21:1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wesker1999在2009-5-19 17:12:00的发言:
我没在掐,我是无辜的。

我也是啊。

而且,我确实没啥读书的心得可以吹嘘的,总不能赶鸭子上架咯。

事实上,我由于“看”得太多,而“读”得太少,其实浪费了很多时间,希望大家不要学我啊,呵呵。

不好意思,大概是我多次邀请你写读书经验的。我一提出立即有不少会员响应。可能我有点私心,想从你那里讨点成功的经验。就说你看MWG微观经济学吧,看得很快,如果是我,至少得半年的时间,未必能看完,也未必能理解。

还有什么GDP的故事,不知出自何方??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1:42:00

【我由于“看”得太多,而“读”得太少】是什么意思呢?

看和读,在我这里是一样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1:53:00

有所启发。。

现在我快上大三了,但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读“书”。恍惚看过去的书只能给自己浅薄的知识,只有积极思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2:11:00
以下是引用nlm0402在2009-5-19 21:40:00的发言:

就说你看MWG微观经济学吧,看得很快,如果是我,至少得半年的时间,未必能看完,也未必能理解。

还有什么GDP的故事,不知出自何方??谢谢!

我自己可从来没说过我“读”完了MWG啊,事实上,我只是“看过了”前14章,做了其中很少一部分习题而已。

个人感觉,像这样的经典,不应该给出一个时限,这本书要什么时候读懂。

因为它背后的体系,不止是这本书本身能够涵盖的,相应的,也增加了这本书的阅读难度。

GDP的那个帖子,是另一种“信息重构”的尝试范例,它是汇集了数年来的众多网友的几十个帖子的分析与智慧,并试图用链接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一次性的获取这些信息,或者很容易的直接找到自己关心的某个具体问题。

换言之,我希望通过这个帖子表明,假如能够进一步的进行技术上和组织上的开发的话,论坛知识作为“集体的思考”,其实可以更有效的整合“书本知识”和“个人知识”两个层次,为网络阅读开创更广阔的未来。

(维基百科给出了很好的榜样,也许我们可以做的一样好?或者更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9 22:13: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