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0969 11
2016-05-04
总的来说,发国内期刊很可能只适合当下评职称(当然国内期刊上也有好文章,不过实在太少),但是要想获得国际声望,在外文经济学SSCI上发表文章是最现实的(国内经济期刊将来也会出外文刊)。

事实上,现在国内学术界(比如经济学界)还停留在高中教育以前的思维:做学术继承“打分制”,规定是多少分(期刊分类),就按照这个目标去做题(发论文)。以这种思维去做学术是不可能做出重要工作的。这种思维与学术“自由”背道而驰:以“命题作文”来做研究,其后果可想而知。

当然这种评价体系比较适合于目前国内的学术现状。从长远来看,还是慢慢就会和国际接轨,事实上,过段时间相关部门主管就会发现:目前的国外经济A国内基本上没有人能发,但是国内经济A会有大量人来发(因为没有外国学者竞争),遗憾的是发国内经济A国外同行是不会认可的(因为外国人看不懂,至少也得出个国外专著吧?),最终可能导致国内外学术交流中断,这是非常危险的(中国历史上的“闭关自守”已经产生大量悲剧)。所以最终的“均衡”是:国内经济A的档次会被下调,国外经济A的数量会增加。

另外,国内经济A的大量论文idea往往来源于国外经济A类和B类期刊,如果不关注国外期刊而让国内学者相互自引的话很可能产生不出什么成果,最终变成“质量低下”的论文充斥国内经济A。事实上,这里有一个笑话产生了:国内学者模仿国外经济B期刊的文章就可以发表在国内经济A中。但是假如不参考国外研究,那么很多学者几乎做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想想你能够不用外国人发明的计量方法或者模型写论文吗?)。如果国内经济A期刊上的论文内容可以进入主流认可的教科书,那么就可以避免学术“中断”,但是遗憾的是,很难,目前国内经济A的论文内容几乎没有进入教科书的。不乏夸张的说,没有国外期刊的内容,很多国内学者可能连像样的专著都写不出。

我相信,在国外经济SSCI期刊发表论文是大势所趋,因为这个世界是开放的,最终要寻获的是“全球学术共同体”的认可和尊敬,而不是简单的当下“打分制”。如果你可以获得哈佛大学或者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正职教授,我不相信国内不会认可,但是要做到那样,发国内A显然是不行的。总之,具备全球“实力”才是硬道理。

教育部现在把国外A正式划进评价体系是第一步(方向是正确的),接下来就会有更多的国外B进来。既然大家都是学经济学的,都应该知道这个“均衡”是什么?
要么阻止国内学子留学海外学经济,要么接受“全球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并为国家争取国际荣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5-4 14:15:25
你还是没领会教育部的真正意图,社会科学的话语权不可能全被国外期刊左右,这跟学术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4 15:02:23
Hainandao 发表于 2016-5-4 14:15
你还是没领会教育部的真正意图,社会科学的话语权不可能全被国外期刊左右,这跟学术无关!
如果是你说的这样,那教育部根本就无须引入国外A类期刊,只规定国内期刊,发国外期刊完全无用。只有这样才能像你说的意图。因为引入的国外A的发表难度和声望,都是国内A的N多倍,比如经济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一年国内至少有几百人发表,但是AER或者RES一年国内无一人发表。那么放个国外A岂不是个“摆设”??
只要引入国外A就必定会出现问题,国内的学者会利用国外B类期刊的模型和方法发表在国内A,但是国内A又和国外B不在一个档次上,矛盾必然产生。

社科的话语权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左右的,要么融入世界,要么把自己锁起来。你想想,如果按照现在的A类划分,那么海归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只需要针对国内A就可以了,而无需过问国外A。那么挤占国内A市场的仍旧是海归,因为没有国外顶尖学者来竞争海归,海归竞争国内A期刊的话就属于最前沿技术,国内学者相比而言还是毫无竞争力。而国内A基本被海归占据的话,其他人想发表就只能是“关系稿”,这又会被病苟,呈现“信用危机”。
但是对于海归又会有一个疑难,老是在国内A发表,却无法赢得国际同行尊重,结果在发了一堆国内A之后(占据国内学术高端后,成为主管部门成员),还是会转向国外A和B,那么国内A 的情况又属于尴尬。

矛盾的产生主要还是源于“国内A的文章方法”借鉴于“国外AB”,没有办法自己独立存活,属于二道品。不接受世界其他地方产生的最先进的思想,就只能把自己锁起来,目前倒是有一个小国仍旧在这么做,但其经济令人堪忧。一个经济学家成名之后总要在世界上露脸,结果此人世界同行无人认识,这也是尴尬之处。

博弈的均衡一定会出现的,任何部门都阻挡不了;避免我说的均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自己锁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4 15:03:49
外国期刊的话语权不是靠ZF规定的吧,不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话语权只会越来越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4 15:32:38
wifishiwode 发表于 2016-5-4 15:03
外国期刊的话语权不是靠ZF规定的吧,不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话语权只会越来越没有
的确是这样,话语权这个东西是争取来的,而不是自说自唱的。

要想获得话语权,只有做出好的工作并让国外学者认可和追随模仿自己这一唯一办法;而不是自己老是去追随模仿国外学者的工作,然后自己关起门来自说自唱。

后者是很难获得话语权的,只能被孤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4 18:21:44
鼓励学者用中文发论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