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nandao 发表于 2016-5-4 14:15 
你还是没领会教育部的真正意图,社会科学的话语权不可能全被国外期刊左右,这跟学术无关!
如果是你说的这样,那教育部根本就无须引入国外A类期刊,只规定国内期刊,发国外期刊完全无用。只有这样才能像你说的意图。因为引入的国外A的发表难度和声望,都是国内A的N多倍,比如经济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一年国内至少有几百人发表,但是AER或者RES一年国内无一人发表。那么放个国外A岂不是个“摆设”??
只要引入国外A就必定会出现问题,国内的学者会利用国外B类期刊的模型和方法发表在国内A,但是国内A又和国外B不在一个档次上,矛盾必然产生。
社科的话语权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左右的,要么融入世界,要么把自己锁起来。你想想,如果按照现在的A类划分,那么海归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只需要针对国内A就可以了,而无需过问国外A。那么挤占国内A市场的仍旧是海归,因为没有国外顶尖学者来竞争海归,海归竞争国内A期刊的话就属于最前沿技术,国内学者相比而言还是毫无竞争力。而国内A基本被海归占据的话,其他人想发表就只能是“关系稿”,这又会被病苟,呈现“信用危机”。
但是对于海归又会有一个疑难,老是在国内A发表,却无法赢得国际同行尊重,结果在发了一堆国内A之后(占据国内学术高端后,成为主管部门成员),还是会转向国外A和B,那么国内A 的情况又属于尴尬。
矛盾的产生主要还是源于“国内A的文章方法”借鉴于“国外AB”,没有办法自己独立存活,属于二道品。不接受世界其他地方产生的最先进的思想,就只能把自己锁起来,目前倒是有一个小国仍旧在这么做,但其经济令人堪忧。一个经济学家成名之后总要在世界上露脸,结果此人世界同行无人认识,这也是尴尬之处。
博弈的均衡一定会出现的,任何部门都阻挡不了;避免我说的均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自己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