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学以致用
2005.9.24
人生苦短,学海无涯。如何在有限的人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为社会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是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学以致用,是解决人生有限、教育资源有限、知识无限矛盾的最好办法。所以,教育改革要围绕贴近生活、服务社会、实用、高效做文章。
贴近生活,才能唤起兴趣;服务社会,也是服务个人;实用,才能高效。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主要弊病是重视通用,忽视实用。从小学到高中,教的都是普及型通用知识,大学才分专业。而能够考上大学的青年,即便现在也是有限的。大量的青年要面向就业,而又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教育和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社会现象。
所以,我建议重新设计教育制度:区分农村和城市(包括近郊),提前进入专业化;从小到大相联系,由浅入深一体化。
农村教育侧重为农村生产实践和进城务工服务;城市教育侧重城市生产实践和行业发展。小学可实行普及型通用教育,语文课要围绕名人、名篇、名句、科普做文章,以塑造少年儿童的远大志向、高尚人格和多方面的兴趣为目标。从初中开始,至少有一部分学校要进入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教育。或者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从初中到研究生,重新分配教学内容,开始专科、专业教育。这样,每一阶段的毕业生都学有所成,可以投入社会服务和就业,也可以继续深造。就业以后,还可以继续深造。并且,知识连贯、进有目标、利于提高,可以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和培养高、精、尖人才,避免重复和无效劳动。
从初中进入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教育,势必要对课程安排、教育资源重新分配组合,不同的学校可能要设置不同的专业,学生和家长也要提前进行发展方向的选择,选择某些专业离家较远可能要住校学习,这要有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但,好处无限。
最近,国家已将这项改革提上日程,我欢迎这个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