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lover 发表于 2016-5-22 19:11 
写的真好。道德经与圣经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需学习,更要体会,操练!
白岩松:从《道德经》中 读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
我是镇江女婿,也很了解扬州,这是第二次来。我曾多有机缘,受益于星云大师。惠泽众人本身就是一种大智慧(601519,股吧),能有机会参与其中,很开心。
遭遇中年危机
走进《道德经》豁然开朗
不止一个人问我,现在是不是研究《道德经》?哪敢说研究,只是希望更多人分享。
开始读《道德经》觉得简单,读得多就不简单。好的东西不能束之高阁,其中的智慧好处应该惠泽众人。今天看到法师穿着僧袍,不穿的时候就是生活中的志愿者,在帮助别人。我也是《道德经》的志愿者。
在中国,老祖宗太伟大了,老子很难读万卷书,没走万里路,但是老子写了5000字《道德经》,被翻译量在中国各大典籍中遥遥领先。
我30多岁时遭遇中年危机,走进《道德经》豁然开朗。总要有人去推门,帮助别人推门。
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者杂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释不仅是宗教,而是文化的概念,佛教里自然有道和儒的影响。中国最本源的东西,还要从“道”说起。中国的大词,比如道路、道德,很多事要加一个“道”字,代表中国文化的路径。
“道”字怎么写?先写首,然后走之,就是知行合一,思想和行为在一起,空想不形成行为,无法推动世界的进步。道早于儒,孔子年轻时拜见过老子,敬佩不已。儒家讲究秩序,面向民众和社会,更有助于管理。《道德经》是哲学,自由、民主、平等,现在人以为是从西方引进来的,可是在老庄哲学里,全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平等最早见于《道德经》。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天下万物都看成草扎的刍狗。天地没有任何偏爱,不仅人与人,还有人与动物,一视同仁,没有偏爱。最好的君王,就是大家只知道他的存在。这是多高的境界啊。无为清净,一切才能回归本源。
我们习惯往外看,潜下心来,看老子、庄子、孔子,智慧无处不在。我喜欢《道德经》,我喜欢老庄的哲学。中国典籍在哲学上,没有超过老庄的。
道德经有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道是规律和本原,德是如何去实现。什么是“道”,老子认为如水、女性、婴儿。
贪心都是小私和中私
无私成大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的“道”,要是能说明白,就是“非常道”。
人性没变过,只看激活了人性中的好还是不好。好的教育,就会抑制恶。如果教育不够,就会有很多的恶生长。中国未来的挑战在于读懂人性,大国之大,该在于此。“道可道非常道”,这种辩证无处不在。上善若水、出生入死、天长地久,都在《道德经》里。
树有兴衰枯荣,人有生老病死,生命也是一种转化。“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为什么能够长久?因为天和地不是为自己,是为了万物,所以天长地久。
人贪心,“私”字一闪,都是小私和中私。很多人担心失去,我没看见几个富翁是攒钱攒出来的,相反,很多富翁都是花钱花出来的。千金散去还复来。
改革开放,土地承包,你干得越多,得到越多。千百年来,中国一直都在琢磨缺粮的问题,现在粮食多了。没有土地承包,顺应人性,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经济学是研究人的激励机制的学问,让人多干多得,顺应人性。老子多聪明啊,无私成大私,吸引更多人超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善为什么若水?水在荒山野岭,从来不争,润泽万物。有水,才有人畜。水孕育了黄河文明、长江文明,扬州等是长江文化的积淀所在。
无用即大用
要做无用的事
越伟大的典籍越不枯燥,《道德经》到处是比喻,比如瓷杯,大家只看到有的部分,能用的不是有,而是围出来的空。房子有门,有顶,能用的还是围出来的空。没有中间的空,大家住哪?
什么是有用的事?无用的事?发呆,喝茶,看四季变化,都被认为是无用的事,都不做。有用的事如何提升呢?大家有创意的时间吗?一有空掏出手机,立刻被填补,手机拿走了人们的无聊,也拿走了伴随着无聊的伟大的东西。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在喝茶发呆时想出来的,相反忙碌的时候没有想出来。
中国人太做有用的事情了,没有创意了,忘掉了空的东西。无用即大用,要做无用的事。我去台湾,看到诚品书店,我就推广。我感觉,诚品书店为台北画龙点睛,苏州有了诚品书店,带动了房地产和旅游。书店好像不怎么赚钱,但其实是赚大钱。不是你每天都去书店,而是你去,书店就在那里。一个城市给你的好感觉,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一些细节。
中国人求大,求有用的事情,有用的人越来越多,有趣的人越来越少。阅读,就是一种和老人聊天的方式。“扬州讲坛”中,哪怕有一分钟触动了你,就是收获。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就是时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领导分四种,最好的领导,下面知道有这个人。第二种是蛮亲近的,总是夸赞。第三种是畏惧,第四种是天天骂他。回到管理学,最高境界就是不刷存在感,可又无处不在,一切井然有序。比如一所学校最高的境界,就是只有一个打铃的。
人划分很多层次,最优秀的人当他听到好的道理,就去实践;中等人听到,会去干一点,然后去怀疑。最糟糕的人,是大笑。现实生活中,最多的就是中等人。
二战时有个将军,把人分为四种品行:聪明,愚蠢,勤奋,懒惰。最好的是聪明勤奋,第二种是聪明但懒惰,第三种是愚蠢但懒惰,最坏的却是愚蠢但勤奋。如果希特勒是愚蠢但懒惰,也就不会祸害那么多人了。人类历史很多悲剧,是由愚蠢人的勤奋造成的。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不管多大的风雨,都不会有一整天。谁弄的风雨?那是天地,天地都不能让之长久,何况人呢?人生中遇到挫折,不要担心,会过去的。遇到喜悦,不要得意忘形。这就是人生中的大智慧,放在人生的悲喜上,就是如此。
有人自杀,大多没有大事,失恋了,欠债了,闹别扭了,成绩不好了,回头看,多小的事情,只要相信时间,都可以过去。有家人去世了,多少安慰都没有用,最好的安慰在于时间。苦痛也是如此。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就是时间,别绝望,绝望太容易了,希望才难,时间永远带着希望来的。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做人要正派,做事要与众不同“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真正富裕的人在于知足,有人不富有,天天很开心,为自己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有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在意,在意自己没有的东西,不幸福在于别人有。别人有和你有什么关系?别人也有没有的东西。人生有得有失,换一种想法,海阔天空。到了我这个岁数,钱的作用在于自由。有人有钱了,想要更多,那就是囚牢和监狱。有钱了,反而不自由了。
这里说的“出生入死”,不是说勇敢大无畏,而是说一出生就往着死亡,对于人生最准确的评价。人生是单行线,来不及后悔。长寿的十分之三,短寿的十分之三,还有可以长寿的,却做了太多把自己累死了。道法自然,一切都会转变。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治理国家一定要正派。做人要正,做事要奇。做人要正派,做事要与众不同。做事,像君子深不可测;做人,像孩子清澈见底。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如同做小鱼虾,不要过于折腾,不要开膛破肚。天下难事,一定从简单的做起。天下大事,都是从细节开始做起。所有的事不是从大开始,而是从小事开始。诺言太多,必是不守信的人。
喜欢比别人低
这是一种境界“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为什么江海最为辽阔,因为低,海平面为零,水往低处流,原则是比别人低,以其善下之。喜欢比别人低,这是主动的,这是一种境界。我见过所有高的人,都喜欢低。我采访季羡林,他在校园里为学生看行李,这是真事。当代书法家启功,我去采访他,他谦虚得不得了,琉璃厂都是假冒他的作品,他说去看过,真有比自己写得好的。但凡写得好的,都是假的。但凡写得不好的,可能真是真的。他们善下之,从来没有耀武扬威,从来都是客客气气。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人生下来,就是柔软的。一死,就硬了。坚强是死的信号,柔软是生的气息。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一切都能自足,不求人,安于自己的生活,老死也不用争执冲突。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让人信服的语言,不是华丽的辞藻。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害别人,只做有利的事情。这是最积极的方法论。求之不得,越求越不得。舍得,敢舍才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