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8441 74
2016-06-03
    6月1日,应该是个快乐的日子。但,当天晚上看到了一则新闻,讲述一位赤贫母亲为了给病患中的孩子过个简单的六一儿童节,到超市偷了些东西,被当场抓住了~~~~~~~~看完报道后,楼主非常难过。是的,我们的国家还有这样一些可怜的孩子,还有这样真爱孩子的母亲。
    亲爱的朋友们,难道这样的现象正常吗?难道,我们不该深刻思考吗?以下是楼主转的一份深度调查,供网友们参考------

01.jpg

  这两天,一则新闻——“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 她偷了个鸡腿给生病的女儿”让朋友圈刷屏了,这份朴实又无奈的母爱,在让众多网友心酸落泪的同时,也引发了大讨论,有观点认为她偷东西不对,可以帮她,但却不应把这种行为贴上正能量的标签。

02.jpg

  经过打探,这位特别的妈妈刘某燕是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今天,大众网记者探访刘某燕的老家,了解到“偷鸡腿妈妈”的真实生活:刘某燕患病的双胞胎女儿是抱养的,并非亲生,其丈夫也在2014年与她离婚。在乡亲邻里的眼里,刘某燕善良随和,从未“拿”过别人的东西。刘某燕和两个孩子早在2014年起在老家就享受低保和困境儿童补助,她也经常回老家为两个孩子报销新农合,但是对于巨大的医疗费用,这些补助只是杯水车薪。

03.jpg

  虽然一直在想方设法帮助刘某燕,但是她为女儿偷鸡腿的事,还是让老家的乡亲们心里很难受。老家的乡干部6月2日晚已经连夜去南京看望她,并且打算为两个孩子申请民政救助,如果她们原意回老家,乡里的小学可以让两个孩子免费就读。

04.jpg

  双胞胎女儿是抱养亲姐姐的,邻居眼中的刘某燕为人随和老实
  6月2日中午,大众网记者来到了刘某燕的出生地——德州平原县某村。此时,刘某燕娘家的大门紧锁,透过门缝,可以看见两辆老旧的电三轮车停在大门内。房屋的白灰墙皮有点斑驳,四周墙角还露出了土坯。背面是刘某燕的大哥家,从大哥家的院子里可以看到,刘某燕娘家的正房后墙被几根木头顶着,十分破旧。
  刘某燕的大嫂子还不知道小姑子在南京“拿”了超市东西。她说,上一次见到小姑子,是半个多月前,刘某燕回老家给两个孩子办新农合报销,两个孩子因为病情较重没有回来,最近一次见到两个孩子是在去年。
  刘某燕的哥哥说,刘某燕的孩子是抱养亲姐姐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查出有肾病,2013年刘某燕就带着孩子去了南京盱眙县亲姐姐家,一边打工一边给两个孩子治病,2014年丈夫与她离婚。刘某燕走后,与家里的联系就少了,对妹妹在南京的事情他也并不了解。
  对于刘某燕抱养女儿的事,在村里是公开的,甚至包括乡干部也都清楚。根据乡亲们所说,刘某燕一家,包括两个孩子在内“不太灵光”。由于刘某燕经常回老家给孩子报销新农合,村支书付新春对她家的情况十分了解。他告诉大众网记者,刘某燕早年嫁到别的村,抱养了她姐姐家的孩子,孩子很小就查出有肾病综合征,后来她丈夫选择了离婚。
  对于刘某燕在超市偷鸡腿的事,她嫂子说,不相信这是事实。她说,“俺小姑子一直勤劳、宽厚,婆媳关系、姑嫂关系都很好,而且从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
  刘某燕的邻居说,刘某燕从小在这里住,2014年离婚后又在这里落了落脚,然后就去了江苏。在她的印象中,刘某燕是一个很随和、老实的人,在村子里名声挺好,虽然平时难得见面,但刘某燕每次回家都会和她打招呼。“她家有十几亩地,基本是她母亲和哥哥种,这些年为了给孩子看病,她应该花了不少钱。”

05.jpg

  “偷鸡腿妈妈”引发道德讨论,偷东西不应被贴上正能量标签
  大众网记者发现,在大部分人被这位“偷鸡腿妈妈”所感动的同时,这一事件也引起了对“母亲偷东西,情大于法”,以及对教育孩子最佳方式的大讨论。
  有的网友评论说:这确实是令人心酸的真实故事,然而,在无情的法律面前,我们的怜悯心与道德感又何处安放?贫困不是违法犯罪的理由,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过不去的坎儿,但再难也不能干损人利己的事情。
  还有网友担心此事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导向,这位妈妈的爱心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偷东西是不对的,不能成为正能量的宣传。有网友评论说,“偷鸡腿能获捐款40万元”这件事被贴上正能量标签后,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更值得追问。如果类似的新闻一再出现,人们还能保持同样的同情心吗?
  刘某燕和女儿享有低保、困境儿童补助,定期报销新农合
  刘某燕的难处,在村里甚至是乡里,也是公认的。为了尽可能地帮助她,村里和乡里也没少操了心。村支书付新春介绍说,刘某燕从2013年起,就带着孩子去南京投奔她姐姐。由于孩子看病需要花钱,他和乡政府干部建议并帮助她把户口从前夫的村里转到了现在的村里,村里经过民主评议、公示,通过了刘某燕和两个女儿的低保资格。
  从2014年初离婚开始,刘某燕娘仨享受低保,每人每月领取低保金120元。考虑到刘某燕家的情况,乡政府2014年9月份又给刘某燕的两个孩子申请到了德州市困境儿童补助,每个孩子每月发放300元生活费。但是,根据政策,已享受低保的,就高不就低,不能重复享受其他补助,全家的补助只有720元。
  自2015年第三季度,当地低保标准提高了,每人由120元/月提至150元/月。刘某燕的父亲去世后,刘某燕娘仨便与6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为了让整个家庭能多享受点补助,民政部门便把低保享受人改为刘某燕和她母亲,把两个孩子单独算,这样一来,两个孩子就可以享受困境儿童补助600元,加上刘某燕和其母亲的低保金300元,这个家庭一个月能补贴900元。
  由于刘某燕的医保关系在平原县,每年她都要回来给孩子办理医保手续。乡农合办主任任吉珍向大众网记者拿出了刘某燕报销新农合的手续,记者看到,从2014年开始,刘某燕一共报销了6次,总共报销了2.2万余元。
  乡里打算去南京看望刘某燕,准备为孩子申请民政救助
  今天一早,乡政府民政助理张凤琴听说了“鸡腿妈妈”的事,当她得知新闻的主人公是在南京看病的山东人时,心里一紧,立即就意识到可能是刘某燕,因为她亲手为她办理过低保手续,而且知道她在南京打工、看病。
  “对这户困难家庭的情况,我们非常了解,而且几年来一直帮助他们充分享受国家的政策。”随后,乡党委书记艾涛给大众网记者找到了一些报表,上面记载着刘某燕家的人口、收入 、孩子病情 、开支等情况,以及接受救助的日期 、金额等信息,非常详实。
  艾涛说,虽然刘某燕偷东西的行为不对,但是这个事情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母亲疼爱孩子,孩子不是亲生的,她依然不离不弃,这份母爱很让人感动。艾涛动情地说,他打算带村干部去南京一趟,家乡的人都很关心她,也希望刘某燕不要有压力和阴影。乡里打算跟刘某燕商量商量,准备给刘某燕的两个孩子申请民政救助,最高能达到5000元。如果刘某燕愿意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上学,乡中心小学将提供免费就读的机会,在学校的食宿也可以减免。
  大众网记者离开时,麦田青绿中泛着金黄,再过几天,就要麦收了。艾涛说,乡里准备组织党员干部,帮助刘某燕家里收小麦,今后还要在生产、生活上提供必要的帮助……

来源:大众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6-3 00:46:02
这就是当今中国一些母亲和孩子生活的现状~~~~~~

亲爱的网友们,作为学者、学生、经济学研究者与爱好者,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3 00:54:53
当然,有同情的报道,就会有反驳的报道,请看这篇:

"偷鸡腿妈妈"被曝是惯偷 营业员:之前拿过白糖2016-06-03 00:22:12 来源: 东方网

(原标题:“偷鸡腿妈妈”被曝是惯偷 营业员还原案发经过)

营业员表示,因为超市有规定,不确定顾客有盗窃行为时绝对不能随意怀疑,但超市丢失东西,营业员要自掏腰包进行赔偿,因此当天她便一路跟随着刘女士。

超市营业员描述该女子偷盗的过程。

儿童节前夕,一名小偷在珠江路一家超市被抓住,民警在她身上发现的被盗物品有:薏米、红豆、鸡腿、一本儿童图书,总价值只有70多元。经民警了解, 这名刘姓女子家里有一对双胞胎女儿,都患上了严重的肾病,她因想给重病的孩子一份儿童节礼物,才在超市行窃。于是民警动了恻隐之心,帮她把东西买了。因为 盗窃数额较少,构不成立案标准,对她进行教育之后予以放行了。但这件事并没有就此打住,两名警官将这件事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并倡议大家给孩子捐款捐物。

据了解,到今天为止,已经收到了30多万的善款,而今天早晨,这30万中的第一笔5万元捐款,已经打到了孩子在医院的账户上。

被偷超市营业员:“她在我眼前已经三次了”

标点记者今天在超市了解到,当时刘女士的偷窃行为并没有被监控拍下。但是店里能及时发现并报警,是因为刘女士之前,曾多次涉嫌在店里实施偷窃,所以这次她再次出现,店员们格外留意。

超 市营业员:她在我家称的鸭腿,然后这边来拿的小米,她已经在前面拿过桃酥、现在拿的这个米,两种,桃酥已经放到这边了,我就在柜台,我就看着她走了。她已经到我们超市两到三次了,之前我看她在我们超市拿的白糖,拿的什么东西,我就没逮她,但是前天下午,我看到就心想这个女的又来了。她在我眼前已经三次了。

超 市营业员:像我们偷东西的话,我们心里有点害怕,她并不是,她就拿个包就像你这个包,她胆子大,到了蔬菜台那边,就把东西放到包里。要是我们的话我们还会 害怕一下,我肯定会害怕,但她不会害怕,她就直接把东西放到包里,放完就下去,我就一直盯着她。(那他拿推车或者拿篮子了吗?)没有,根本没有。

随后,刘女士没有到收银处付款,而是径直走出超市大门,营业员这才将她喊住。

超 市营业员:她出了门啊,我就说师傅你进来,她已经出了我们的门,因为没出门都不能确定。因为我从这头就一直盯着(她当时什么反应),她当时就讲是因为家里 困难,我说小妹家里困难也要跟社会跟大家求助。但是你偷我们的,我们这里少东西我们也要赔的啊,我们也要受罪的,我们也要扣钱的。

事情曝光后,刘女士的偷窃行为受到了警方的批评教育。但她困窘的生活境遇,却引发警方和众多网友的同情。各界捐款也接踵而来。超市表示,从人性化的角度讲,他们也打算给刘女士提供一些帮助,总公司领导准备捐款两千元钱,带着一个果篮去看她女儿。

刘金燕:爱心捐款会这样花

截至记者采访,刘金燕陆续获得了爱心人士的现金捐赠3万多元。

刘金燕:

我收到了有3万多(不是有30多万吗?到您手里有多少?)3万多(30多万怎么回事?)这个我也不太清楚。(这些钱谁给您的?)都是一些好心市民还有单位集体给的,都是到家里给的。

刘金燕说,有了这3万多块钱,马上就给女儿办理了住院手续。目前孩子住两人间病房,床费每天50元,进口药物每月三千多元,加上杂七杂八的费用,算下来光是大女儿每月花费至少四千以上。由于是跨省治疗,回家只能报销基础药物的40%费用,负担依然很重。

刘 金燕:(有没有医保可以报销的)医保有新农合,我们可以报一些,但是我们出了外省也报不了多少。一些药物比如进口药也报不了,只能是一些平常药物报。(现 在吃什么药物?)他克莫司是进口的,一盒一千三,她一个月要吃两盒,大概三千元。其他的还有钙片、激素还便宜些。(零散要花三四千药费)差不多一个孩子。

刘金燕告诉记者,来南京之前,她和两个女儿住在江苏盱眙的姐姐家,孩子在盱眙上学,来南京治病也近些。为了筹措三千多元的路费和医疗费,她已经把亲戚借了个遍。截至超市偷窃事件之前,手里只剩下300元钱,差点走投无路。

刘金燕:(你有没有想过给孩子拿个鸡腿,结果很多人都来帮你这个事儿?)没有想过,当时也是真的是不应该做那件事儿,当时女儿馋得很厉害才做的。她看病已经花很多钱了,没钱给她买更多好吃的。

刘金燕告诉记者,仅用手中的三万多块钱,就能撑上半年时间。未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募捐的30多万元即将将陆续到位,记者问及她未来的打算,刘金燕表示暂时没想那么多,但一定要省着钱给两个女儿治病用。

刘金燕:(您真的收到这三四十万的捐款,您打算怎么办?)都是给孩子吧,两个孩子都是有慢性病,慢慢治疗让她们好好生活。(准备把两个孩子都接来治疗吗?)不是,好些了就要回去的。(要省着花是吧)后面还有很长的路,她们是慢性的,每年都要长期吃药。

医院:医疗费用每年需要3-5万

南京总医院儿科主任夏正坤表示,孩子2012年到2015年期间一直在南京总医院接受治疗,医院已经成立了医疗组给孩子制定治疗方案,诊断为肾小球硬化,肾 脏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医疗费用每年可能需要三到五万,发作期每月可能需要三千到五千,平稳恢复期每年也需要两万,后期主要看是否有新的并发症,不排除出 现尿毒症的可能。

孩子此次入院是因为感染导致了尿蛋白增加,在门诊已经输液六天进行抗炎治疗。初步估计患儿此次住院治疗需要2-3周的时间,主要采用的是药物治疗,随后需要定期随访。

一个家庭因“偷”获救

更多“因病致贫”家庭怎么办?

采访中,我们还看到一个令人唏嘘的对比画面:病房门内,正在打吊瓶的小姑娘看着探访的人群,眉开眼笑,肿胀的眼睛弯成了一条线,因为妈妈告诉她,治病的钱有着落了。而病房门外,有着类似境遇的家庭正等待着媒体的到来,眉头紧皱,神情宛若溺水之人,正亟寻救命稻草。

所以,相比较纠结于个案,手握公器的媒体更需要关注的应该是,怎样去鼓与呼,以此来促成保障制度缺口的修缮。刘金燕远远不止一个,公众悲悯却是有限而且不该为“因病致贫”的托底。

各方声音

让人不齿的偷窃和令人动容的母爱,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为,却出现在同一个人和同一件事上,而且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就筹到巨额捐款,这引起了全社会在人情与法理、社会救助及慈善监管等方面的广泛争议。

网友“可望蓝天”:一则令人辛酸的消息,生活的艰辛不是偷窃的理由,毕竟老话说,穷死了不做贼。

网友“笑笑”:好无奈的母亲,母爱是伟大的

网友“stacey是个小糊涂”:感动吗?没觉得,她有一百种一万种方法给女儿儿童节礼物,甚至她可以将这本童话书背下来讲给女儿听,而不是去偷一本,既然偷了就该受到该有的惩罚。

网友“aocxcsd”:偷窃虽然卑劣,卑劣的行径却折射出伟大光辉的母爱,注定触碰到你我内心最深处,给我更多的感动,母爱是无罪高尚、值得尊敬的。

媒体工作者冯先生:为了自己孩子做这种事情,这是不提倡的,也鄙视这种行为!治病需要钱的话,可以向公益组织,或者媒体,或者其他的正当途径,也会达到一定的效果。一个鸡腿,如果去跟一个饭店老板谈一谈,饭店老板应该会给,甚至10个,有爱心的人还是很多的。

南师大社会学系教授吴亦明:偷窃行为本身行为不能鼓励,应当告诉当事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对于困难患重病的孩子的救助,这是社会责任,大家关心这样的群体是件好事,但是媒体的发起应该依法依规,要同有资质的公益组织相结合,要有监督地合理使用。

江苏电视台《零距离》主持人、评论员大林:

我忍不住想问一句,一个虽值得同情,但却是以违法手段获得关注和援助的人,突然被社会如此关爱,大笔款项聚集而来,那些遵纪守法老实本分从无劣迹并且面临同样困境的家庭,他们会怎么看这件事?会怎么想这件事?包括这个困难妈妈自己,现在还会后悔自己在超市行窃的行为吗?

南京电视台主持人周涛:从孩子的角度而言,也许我们不该谴责这位母亲,但现实的尴尬却不得不让我们都来思考 一个问题:那就是贫困家庭在走投无路之时,该向谁求助?打动办案民警,感动大家一起伸出援手,难道我们的救助只是靠 一次爱心行动?

我觉得,公共财政不仅要对身患重症的困难群体启动大病救助制度,还应将有特殊困难的家庭纳入政府救助体系,让遇到难事的老百姓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政府救助,而 不是面对困境走投无路甚至慌不择路。所以说,建立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救助体 系,才是治本之策。否则,在无情的法律面前,我们的怜悯心和道德感又何处安放?

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惠天博士:

姑且不论贫困托底等等,仅仅是刘女士带着孩子看病这个事情,就能曝露出医保制度的不足——医保异地实时结算,喊了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实现。

南 京市如果一个孩子生病住院的,医保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费用,可是这个母亲是外省人,医保跨省会面临很大的问题,报销会遇到瓶颈,最好的就是先垫付回去再 报,这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会能瞬间推到破产的境地。所以我想这件事最好能推动医保制度变革,实现跨地异地统一结算,那可能是整个事情能给大家带来的最 大的正能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3 00:59:27
关于这个令人唏嘘的事情,各位朋友认为是应该从道德角度讨论刘母亲的盗窃行为,还是该从社会发展角度讨论社会对下一代的保障问题呢?

这个母亲盗窃一定是不对的,也不应倡导;但,她做这些本不该做的事情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3 01:28:30
要从社会发展角度讨论社会对下一代的保障问题。 这个刘女士的困境其实是中国千百人下层人民地位的真实写照。下层人民有个大病, 一般都会倾家荡产, 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障的严重缺位。

看报道, 商店, 警察和社会民众的反映比较积极, 也比较人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3 01:39:37
smartlife 发表于 2016-6-3 01:28
要从社会发展角度讨论社会对下一代的保障问题。 这个刘女士的困境其实是中国千百人下层人民地位的真实写照。 ...
赞同,切中要害!

民生保障已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即将进入老龄化化社会,人口红利已接近消失。没有健康的下一代,中国还有未来吗?

基尼系数的事情,楼主已经不想再提了,现实已经是这样了,努力调整到正常吧。

但,下一代孩子的健康保障问题,社会还不该下大力气解决吗?

即使从贵贱的角度也要考虑一下吧:富 N 代也好,官 N 代也好,你们富,你们官,你们是比谁富,你们是给谁当官?你们连比较的、可以使唤的人都没有了,你们还怎么富,你们还当谁的官?

就是当小猫小狗般的养着,也该花点成本,花点力气,施舍一点吧?

活脱脱的小生命,就让他们这样没有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