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学术道德监督
我读陈志武教授文章有感:一流大学和中国学生间隔着“经济发展阶段”
楼主
经管之家
3690
4
收藏
2016-06-04
编者按:
关于中国教育的弊病从很早前就有人议论,特别是经常会用美国教育来作对比,前段时间我们推送了陈志武教授的《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点击可查看),大家反映强烈。陈教授将中国教育失败归因于中国的儒家文化,但是有很多人并不赞同,所以,有位网友特此写了一篇文章,将他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
作者:苏星榜,中央财经大学
原标题:光明前的阵痛
本文为作者原创投稿,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
我一直非常欣赏陈志武教授在经济,金融领域独到的分析和见解,其在经济领域真的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学者。今天有幸在网上看到了陈教授谈论关于中国教育的文章《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其中陈教授作为一位教育者认为中国学生应该更加注重通识教育无可厚非,教育确实应该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以完善学生的智力、人格和品味。在这方面,中国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但是
陈教授把中国当今教育理念的弊端归结于根深蒂固的孝道文化和儒家文化则有失偏颇。
文中陈教授认为中国学生普遍听从父母的安排,进入自己不喜欢的学校,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和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降低了中国社会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并认为原因来自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建议中国应该突破这种传统文化的束缚。但我认为这两者不存在因果关系,亦或是这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观念的根本在于经济,即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一个国家的社会观念除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这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印记,同时也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社会观念。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高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美国的社会观念超越了经济发展初始阶段决定的教育理念(即目前中国较为功利的教育理念)而形成了追求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同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教育科研实力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人才来到美国工作,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力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美国社会对本国公民在专业型教育上施加的压力,加之美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更是使得美国本国的公民敢于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人才,加之中国国内整体的经济实力无法与美国竞争,无法吸引大量来自全球的顶尖人才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国家经济建设的重担就落在了这一代中国青年的肩上。
同时,中国的整体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于美国来说都存在较大差距,由于这种不安全感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家长出于为孩子着想的目的,对孩子的选择做出建议或者安排。(我无法对这种现象做出评价,因为就像陈教授所讲的“好”和“不好”是相对的,家长的这种建议对于不同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把新鲜感误认为爱好的孩子来说,家长的建议避免了其走更多的弯路,这是好的;但对于确实对某事具有兴趣的孩子来说,家长的建议扼杀了孩子的爱好,这是不好的。)这种现象虽然痛苦,无法回避,但是只是暂时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的教育理念也会随之改变,走向通识教育。美国和中国,一个就像不愁吃穿的富家子弟,一个则像出身贫寒的穷苦子弟,富家子弟有良好的生活保障和经济基础,他可以自由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而穷苦子弟迫于生活现实只能放下自己的爱好,努力地学习社会目前需要的专业技能,为自身谋取一份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然而当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时,他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事物。(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想在经济条件的允许下,让自己的孩子过得自由和快乐呢?)
再来说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我认为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不仅没有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包袱,反而是中国社会发展内在的推动力。一方面,它丰富了中国教育理念的内容,让中国的教育中融入了孝悌之礼的元素;另一方面,正是孝道文化中对“家”的强调,使得“家”成为中国人心中最坚定的信仰,推动着中国人为使“家”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推动着中国社会不断进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作为中国正统思想的儒家文化虽有一些内容不再符合当今的现实,但是其中大多数内容都对人的修养乃至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语》中“子曰:君子不器。”这句话正是要求君子需要博学,需要通识;还有《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要求君子需要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为家庭和国家做贡献。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思想蕴含的这些智慧深深地扎根于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潜意识中,然而由于面临现实的因素,当代中国的学生只能通过专业型的教育来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提供一份保障,当自己的生活得到保障后,这些传统的智慧会重新出现在他们的思想中,促使他们进行通识学习。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儒家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或许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角度看,中庸思想和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长思想确实像陈教授所说的那样阻碍了中国学生的思考和挑战权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由于这些传统智慧,使得当代中国人在浮躁的社会中找到自己内心的净土,正是由于这些传统智慧,使得当代中国人在面临巨大压力和困难时拥有大步向前的勇气,正是由于这些传统智慧,使得当代中国在发展中既不盲目学习西方也不盲目恪守传统,既不盲目模仿资本主义也不照搬照抄社会主义,而是通过中庸——找到西方和传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平衡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传统的儒家文化和中庸思想非但不是阻碍中国学生思考和中国进行国际竞争的原因,反而它们正在不断和时代融合,不断完善发展,在新的时代以新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青年,以文化认同感为纽带将中国社会牢牢地凝聚在一起,为中国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当今中国教育理念确实存在弊端且无法回避,但是这些弊端都是阶段性的产物,都会随着中国经济未来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制度改革而迎刃而解。就像改革,阵痛是暂时的,未来是光明的。
附件列表
论坛微信精选.png
原图尺寸 116 KB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mathecon74
2016-6-4 22:06:56
典型的中国悲哀!!!!一些留学的,远离祖国母亲的人都自傲,以为跟美国老爹近,就拼命诋毁自己的祖国.典型的有新加坡,香港台湾地区的人民......自己在国外一无用处,总指望中国把它当祖宗敬.天天指责中国这不行,那不行,好像非它中国人民不能生存.....不喜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赛亚的阿达
2016-6-4 23:47:23
陈志武是耶鲁的腾牛,但是水平令人怀疑,尤其是一些极端的言论,根本不像受过规范学术训练的。让人相信确实有阴谋论的存在!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rendaxi
2016-6-6 02:46:52
赞一个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无脑的小贼
2016-11-7 18:31:12
认同本文作者的观点,陈的观点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角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经济发展阶段与消费结构
请教:当前北京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
高校教育
本人急需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影响的论文材料,请好心者提供!
青海经济发展阶段判断及战略选择
文章一篇
当前中国非常类似于日本的1974 年左右
如何划分初期、中期、后期产业?
马经是有前提及适用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学与思(28)
中韩经济发展对比
栏目导航
学术道德监督
行业分析报告
经管大学堂
MATLAB等数学软件专版
投行专版
宏观经济学
热门文章
文本分析:从经管顶刊“加分项”到学术发表 ...
CAIE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
CDA 数据分析师:线性回归实战指南 —— 从 ...
2025中国播客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2025年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十五五规划建议思维导图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解读:乘势而上,因势 ...
【详细整理,24重磅!】1990-2024上市公司市场 ...
奇瑞首夺J.D.Power-VDS自主冠军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