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剧投资加大
2014年被业内定义为“网络剧元年”,以《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匆匆那年》等为代表的网络剧在互联网掀起热潮,他们的播放量不断刷新着多项纪录,更获得了受众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为整个影剧市场带来了颠覆性的创新,致使视频及新媒体播放平台愿意为越来越多的内容提供展示机会,这客观上促使了一大批独立网络剧制作公司的诞生,而与此同时,却也让“互联网概念”被认定为在制造“威胁”。
2014年4月15日,总局召开2014年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会上宣布,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一剧两星”政策--即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
“一剧两星”,在某种程度上,为网络剧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契机。电视剧高昂的制作成本迫使其投资一直依靠“四星联播”赖以生存,而从“四星时代”跌落“一剧两星”的低谷,这无疑是电视剧投资人的噩梦,电视剧市场投资也因此呈一时潮退之势。而网络剧领域却正好相反,相对成本低廉的网络剧不仅不受影响,反倒乘机追加投入,试图在传统电视剧市场的裂缝中拔地而起,建立自己的王国。不得不说,这得益于互联网的优势--嗅觉灵敏,反应神速。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网络娱乐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这一切都展示了网络剧在新的大环境下澎湃的生命力,正是它们的存在,使传统电视剧行业不能没有“狼来了”之警醒。可以推测,网络自制剧已经开始慢慢发展到与传统电视剧分庭抗礼的地位了。说不定就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发展到只有“剧”,而没有“网剧”和“电视剧”之分的时代吧。
网络综艺投资重点
未来的5-10年,网络娱乐会成为各大机构投资布局的重点。应该重点关注内容制作公司哪些要素呢?下面一一阐述。
重点1:内容运营年轻化
这一要素,是由主要观众群体的属性决定的。如前所述,当前整个网络综艺的用户群体偏年轻化,主流群体在15-24岁。这一点也就决定了纯网综艺的运营和创意班子得是由年轻化群体构成。年轻化运营团队通过各种渠道,与观众之间展开各种维度的互动,比如每期节目话题选择,节目吐槽等等,从节目的前、中、后期各个阶段黏住观众。
当然,内容本身也是符合年轻群体的口味的。整个节目的气质和后期剪辑,当然并非一定是二次元的,但一定是针对某一特定年轻观众群的,比如是时尚搭配类的,还是辩论类的,更或者是八卦类的。另外,随着硬件设备的逐步普及,当前的90后和00后们十年后已经步入中年,届时的用户习惯已经养成,那么内容运营方面也可以适当地针对性调整。但就当前而言,投资方为了能够在二三年内博取较高的收益,符合当下年轻人口味的内容运营方式短期内应更为重视。
重点2:以编剧、创意为核心的高执行力团队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网络娱乐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在国外很多优质的综艺节目中,“人”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韩国的网络综艺非常注重剧情创意,例如《RUNNINGMAN》《无限挑战》《爸爸我们去哪儿》等等。编剧与导演的分工合作,互相搭配,实现具体内容的呈现,共同打磨一部好的综艺。
优秀的创意编剧往往需要经过十几年的打磨,将大家所思所想成为逻辑感十足的大纲文稿。构成编剧则将细节补充完善,把骨干的大纲变得丰满,最后再由细节编剧落实场地、资料等外围工作。前期策划离不了编剧的统筹落实,拍摄及后期也离不开编剧的剪辑包装。网友们经常爆出各种神剪辑片段,这类思维恰恰也是后期剪辑中必不可少的。谁与谁的对话更有话题新,哪些片段保留或者加上蒙太奇,等等都需要编剧们煞费苦心地构思。
好的纯网综艺不仅要求每个部门都是人才荟萃,还需要团队成员的互相协作。纯网综艺是以“人”为核心的业务运作模式,创意策划、制作发行离不开人的主观调配,观众群体也是由各色性格各种职业构成的人群,这也就造就了优秀的网络综艺很难被直接复制,纵使商业模式完全一样,操盘的人不一样,其结果也千差万别。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多创意会被慢慢拖死,就像再好的钢铁没有被及时打磨,也会被腐蚀消亡,而无法成为一把利剑。因此,在投资项目时,资方要从团队创意和执行力两方面考量。
重点3:大咖坐镇与草根参与
细数当前火热的综艺,不难发现:《奇葩说》有马东、蔡康永、高晓松三位名嘴高价坐镇,《偶滴歌神》有谢娜联合鉴音团(张大大等人)撑腰,《你正常吗》有何炅加盟,《以德服人》为郭德纲量身定制,《青春那些事儿》有朱丹独挡一面。在撬开纯网综艺这面铁门时,相匹配的明星的加盟带来了自然曝光度和粉丝群,这本身就极具有自传播性和话题性,广告商也就纷纷闻名而来了。
草根的参与,成为纯网综艺的鲜明特点,不仅降低成本,更加使得节目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潜在的“出乎意料”恰恰能够带来不一样的娱乐价值。《奇葩说》和《我们15个》就大量启用素人,这种有点创新性的玩法,倒是给纯网综艺带来了一些鲜活血液,解决了观众们天天看明星的“审美疲劳”。个性鲜明的草根往往没有明星“自带”的偶像包袱,彰显“网生代”人群的三观及表达方式,这类元素促使了纯网综艺与主流观众在一定程度上的契合。
重点4:大平台做靠山
国内几大视频网络平台,如优土、爱奇艺、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乐视网、芒果TV等,几乎瓜分完了网络视频这块大蛋糕。如下图所示,2015年TOP10的自制综艺总播放量接近60亿,其中腾讯视频以21.7亿摘得头筹,爱奇艺以21.2亿紧随其后,但在数量上,爱奇艺以5档节目数量(占50%)领先于腾讯(3档,占30%)。
网络音乐的投资方向
数字音乐未来的投资方向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网络娱乐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数字分享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了在线体验免费音乐的途径,而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则满足了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音乐的需求,音乐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下。
第一,作为第三方补贴的广告支持行不通。目前在线音乐平台提供有条件免费模式,分付费的免广告模式和免费的有广告模式。有经济基础的消费者会付费选择无广告模式,无经济基础的人会在广告时段通过观看其他替代节目逃避广告。受众的减少与广告的有效到达度低,使得平台对于广告商而言失去了价值。在线音乐产业在未来需要将重点放在音乐作品的开发与新歌手的发掘上。
第二,音乐的免费或者低价获取使得消费者有能力购买音乐周边产品。成熟的音乐产业链中,唱片公司或在线平台通过提供免费音乐下载文件或者廉价的CD进行低成本宣传,以获得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免费是音乐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而免费的低档次音乐版本,是付费的高质量音乐版本的推销手段。唱片公司要将免费的主动权掌握到自己手中,多开发音乐的周边产品,用便宜的音乐产品吸引消费者购买高附加值音乐产品。
第三,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为消费者提供音乐产品是未来音乐产业发展的趋势。随时随地听音乐是年轻人的时尚标志,音乐产业应与电信业、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通力合作,为移动设备设计应用软件,并提供下载歌曲、手机套餐以及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