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历史,发现一个现象,乱世时,人们的思想往往活跃,思想成果多。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出现了儒家、黑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出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家。
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类艺术形式多样,成果丰富。
又比如宋朝,从北宋到南宋,国是受欺负,但思想、科技了得。
不知道怎么样解释这个乱世与思想之间的关系,难道是巧合吗?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乱世是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建立起来的时机。这个时候,社会对新的制度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便利(旧秩序稳定时,建立新秩序很难)。
至于科技进步,乱世未必优于太平盛世。
乱世时,正是大多数人迷茫的时代。一个迷茫的时代,一群迷茫的人需要有人为他们指路。
我觉得乱世的时候,上层对思想的控制力减弱了
而在统治阶级很强大的时候,谁能出声啊,倒是残害对统治阶级不利的思想传播者的事情从出不穷啊,中国有,西方也有啊
石头缝里长出小草远没有松弛的土壤上长出的小草多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 17:23:08编辑过]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1.乱世思危,大家都在找出路,特别从我国看,士大夫精神是推动思想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也就是穷独善己,达济天下的精神,天下人都在
追问,所以思想也就容易百花齐放。
2.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或者控制力较弱,各种奇思怪想都可以自由发挥。
但个人认为根本是第一条,因为第二条不太能解释宋代和明代的情况,如果你说宋政府弱,那主要是对外,而明更是空前的中央集权政府,对
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控制都最强的。同时联系美国情况,这个米国更是在二战后全面强盛,政府大膨胀情况下才引领了世界学术界
专制政府的乱世比治世对思想控制确实弱得多。所以,才能长出思想之花来。
呵呵呵。。。
精辟
学在民间,这是我看天涯“煮酒论史”的看法。民间的东西没有了传统教课书的死板与说教,有的是逻辑与有趣。以下是“姜狼豺尽 ”关于南北朝的一点看法,也是本主题涉及的。
“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南北朝,我们就会惊叹的发现,这段历史何其精彩!魏晋南北朝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个性解放的时代,盛世的崩溃,用来维护统治的礼教缚束不复存在,人性的真实在历史的显微镜下被无限放大,让我们看到一个个跳动着的、充满自由色彩的灵魂。名士大将纵横其间,君子小人跳脱其中,无论你是精英,还是草根,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心灵上的依归。 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说过:“唐之世近于古,宋之世近于今。”宋朝以后的历史,由于受到理学的影响,循规蹈矩,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而唐以前的历史,则仍未失粗旷质朴之气,动感十足,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其中以魏晋五胡南北朝最为后人所激赏。 俗话说:“不破不立”,南北朝虽然是乱世,却不平庸,这是一个精彩至极的乱世,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乱世。南北朝的存在,直接的影响了“中华第二帝国”隋唐盛世的发展。隋唐在军事和精神层面直接继承了北朝,而在文化、思想层面又直接继承了南朝,隋唐的政权体制则深受南朝、北朝共同的影响, 五胡北朝时期,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是中华民族第一次进行全面融合的阶段,规模和影响都是空前的,虽然融合的过程难免痛苦的经历。而南朝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保存了汉文明的薪火不致覆灭,同时还全面的开发了之前属于蛮荒之地的南方,完成了中国经济由单一的黄河流域经济带向黄河、长河流域双经济带过渡,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始于南朝,盛于隋唐,最终完成于两宋。 经济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科学的进步,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和理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除了战争,一无是处。比如科学巨匠祖冲之,对于祖冲之,我们也许只知道他计算出圆周率,但我们更应该知道祖冲之除了数学家的身份外,他还是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乱世,但是当今天的人们翻起那已经泛黄的史书时,便会发现,乱世自有乱世的精彩,掩卷之后,也许我们会长坐遐思,或仰望天空,在自己的心灵深处,默默的祭奠那一段段光辉的岁月。”
同意楼主的观察。但仿佛自明朝之后,一切都归入沉寂,好像也并非偶然。有一句话,我感觉说得很有道理:“凡是拨乱反正的时代,必定以道家学术为师法,到了太平时期,便“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了”,楼主所说这一现象,或与此有关。
wang658664 发表于 2009-6-18 09:23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觉得他们肯定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