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1021 0
2016-06-22

“贪大求全,不务创新”:当前博士论文的一大问题

当前博士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存在一种普遍倾向,那就是过分追求体系的完整严密和结构的稳固合理。博士论文有的洋洋数万言,必自成格局;有的长达几十万字,务必达到一部书的规模。由此而来,论文的创新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通读一篇学位论文,有时很难发现闪光点,看不出论文作者有什么独创。照此发展下去,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必然是数量淹没质量,变成陈陈相因的老生常谈,很难推动学术的发展。博士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必须实现立足点的转移,不再片面追求体系的完整严密和结构的稳固合理,而是在学术创新上下工夫。要实现这个根本性的转变,就必须在学术上建立自己事实和理论的支撑点。这些支撑点应是论文作者的独创,是学术亮点、闪光点。事实的支撑点可以是新材料的发现、运用,也可以是字句训话方面的新解、以及对旧有材料的补充、订正等。理论支撑点可以是提出科学的新命题、新观点,或是对旧有错误结论的颠覆、修正,以及运用现代理论解开历史之谜等。总之,博士生的论文写作要有一个大浪淘沙的变革,冲洗掉那些繁芜的陈词滥调,冲洗掉那些先人为主的臆断,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闪光发亮的学术精品。当然,不能要求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字字珠矶,全是学术闪光点,但是,严格说来,没有真知灼见的论文不能算合格的学术论文,这是学术界普遍达成的共识。博士论文要有创新,要有闪光点,要光彩照人。如果我们真的能把博士生论文的写作引导到寻找学术闪光点方面,那么,他们所推出的论著就会像满天星斗,闪闪发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如片片乌云遮住真理的光芒。鼓励博士生撰写论文去发现学术闪光点,同时也向博士生导师及论文的审阅、评议者提出相应的要求,不能只看论文的长短、框架体系是否严密合理,而是必须把学术闪光点的多寡强弱作为评价论文的基本标准,要有学术良知,又要独具慧眼,从导向上扭转当前学位论文贪大求全、不务创新的恶劣倾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