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 · · · · · 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在超市里,面对着收款台前一条条长队,我们需要判断哪一支队伍速度较快;在选举时,我们需要决定投票给哪一位候选人;为了争取一份满意的雇佣合同,我们需要与对方讨价还价;为了获得理想的婚姻,我们需要在茫茫人海中千挑万选——在做出这种种决定时,我们有意无意地会运用一些经济学知识。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为理性生活提供了基本指南。它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必备知识,不了解这些,你很可能会被生活的洪流所淹没。本书通俗易懂的风格、充满睿智的论述不仅是喜欢经济学的读者最合适的读本,也可以成为在经济学迷宫中摸不清方向的学生最好的教学辅导书。一句话,《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将教给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如何制定合理战略,让你更从容地驾驭生活。
作者简介 · · · · · · 戴维·弗里德曼博士的父亲是诺贝尔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戴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他虽然并没有受过正规的经济学教育,但凭借其渊博的经济学知识先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芝加哥大学、杜兰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圣克拉拉大学讲授经济学课程。他的代表作是《价格理论》,该书被认为是学习价格理论的入门读物。
点击下载:生活中的经济学.pdf
2.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简介 · · · · · · 《生活中的经济学》初版于1998年,是一本广受赞誉的经济学普及读本。 作者茅于轼教授曾说:“我从事研究有一个信条,即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此“信条”支持下,茅教授将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对美国市场的考察”写成了“家常式”的经济随笔,在日常琐事的述说及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范联系阐发中,透出个人的见识,给人以启示。 本书共有44个题目,各成体系,作者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经验来说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均衡、通货膨胀、价格与资源配置、外部效应、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尤其着重讨论了经济制度和交易费用,注意介绍市场经济的文化、法律、道德观念的背景,它们是市场规则得以遵守的基础。它引导读者思考分析、含英咀华,从而体会出自己能掌握的经济学来。 工作繁忙的读者,只需片刻闲暇,就可以读上一两篇,... (展开全部) 《生活中的经济学》初版于1998年,是一本广受赞誉的经济学普及读本。 作者茅于轼教授曾说:“我从事研究有一个信条,即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此“信条”支持下,茅教授将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对美国市场的考察”写成了“家常式”的经济随笔,在日常琐事的述说及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范联系阐发中,透出个人的见识,给人以启示。 本书共有44个题目,各成体系,作者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经验来说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均衡、通货膨胀、价格与资源配置、外部效应、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尤其着重讨论了经济制度和交易费用,注意介绍市场经济的文化、法律、道德观念的背景,它们是市场规则得以遵守的基础。它引导读者思考分析、含英咀华,从而体会出自己能掌握的经济学来。 工作繁忙的读者,只需片刻闲暇,就可以读上一两篇,有时间再作思考和分析,必能有所收获,使你的“知识人生”更臻完满。
作者简介 · · · · · · 茅于轼,1929年出生于南京。抗战时辗转于大后方,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12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被选入美国Marquis1993至1995年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该书1999年获得美国安东尼·费雪国际纪念提名奖)等书。发表了近百篇有关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能源、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点击下载: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ex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