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834 10
2009-06-15
6月10日,新华社报道国家统计局近期对4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开发费用进行专项调查。据称,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一是调查样本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基本情况二是调查项目开发费用构成情况,调查目的是为宏观调控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信息和决策参考。
    这真是一次荒唐的调查。

    我国房地产市场从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地方房管部门、土地房屋交易中心都有统计数据,就算市场调查机构、就算房管部门都信不得,给财政提供支撑的税务部门总应该靠得住吧。我国房地产市场大规模市场化已有十多年,收税也收了十多年,如果收的是明白税,商品房成本自然是明白帐,不料时至今日,还需要劳动京官大驾到四十个城市巡访,如此公开行事,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不是第一次——2004年4月20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就联合组成了9个调查组,奔赴祖国各地,进行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阶段性验收;2007年12月,由国务院发起、各个相关部委共同组建的联合调查小组赴全国各城市进行专项调查——笔者相信,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这次调查注定无法得出准确结论。

    房地产成本是荒唐的隐私,这么多上市房企都是公众公司,财报必须公开,有什么隐私可言?每天登录的交易数据与缴纳的税费,都是公开材料,公共信息凭什么成为隐私?那些监管员是干什么吃的?

    可笑的是,房地产隐私就是牵扯不清,福州市与浙江省物价局在全国率先公布该市商品房的社会平均成本(在2019元/平方米至2305元/平方米之间),最后不了了之。更八卦的是,国土资源部、开发商、地方政府之间的扯皮战争打了数年。国土资源部屡屡澄清并非高地价推高房价,地方政府将责任打在开发商与投资客身上,建设部门与开发商一开始是欲遮还羞,表示成本是商业秘密“无可奉告”,但在房价涨到天怒人怨,人人皆曰开发商可杀的背景下,房地产商顶不住压力,开始猛烈还击。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上交“9城市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费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总费用支出中,流向政府的部分所占比例为49.42%,其中上海最高,达64.5%。上海市市长表示数据有误,但迟迟拿不出反驳的数据。

    关键不是有没有数据,而是愿不愿意公布数据。

    可以说,房地产成本是“合谋的隐私”。我国土地一级市场由地方政府垄断,二级市场开发由房地产开发商垄断,不允许居民自建,两大垄断巨头联手,最大的可能性是协议价格,把成为转嫁给终端消费者。试试看,如果有人要求中石油、中石化公布国内原油生产成本明细,被奚落就算宽松,搞不好让人穿上小鞋。最近不懂事的严义明律师要求国家发改委公布4万亿元投资明细,照样吃了个闭门羹。银行的数据可以向社会公开吧,同样不行,房贷是银行的优质资产,银行与开发商联手才能享用个人房贷客户,银行早已绑在房地产的战车上,凭什么无缘无故得罪大客户?中介公司同样如此。要是我是地方政府,或者开发商,可以享受垄断溢价,我也不公开数据,垄断红利能吃多久吃多久,直到吃不下去为止。

    根据笔者的经验,就算自认为最透明的开发商,他们可以向社会公布净利润率,可以表示房价高与地价高密不可分,不过细谈房价的真实成本,就一问摇头三不知。说白了,国土资源部认为高地价不会推动高房价,是睁着眼睛的卸责之语,房地产要求地方政府公布政府拿了多少钱,是在金融危机最难熬日子里的撒娇动作,现在信贷增长、房地产业受到扶植,发现彼此仍在一条船上,也就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开发商利润到底有多少?去年金融危机冲击,市场极不景气,上市房企平均净利润率仍高达20%,其他哪个行业可以活得如此滋润?如今地方财政吃紧,房地产行业又成香饽饽,恐怕保障型住房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忧。
  
    如果京官巡访可以代替制度建设,只要各级官员学习康熙微服私访记,穿上长袍亦真亦幻出行一趟,就能解决问题了。八卦不妨成真,现实不能如此。这样下去,离数目字的管理是越来越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15 13:41:59
房地产成本摸底
将触动很多人的神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6 22:13:30
与其大搞行政秀,不如制度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02:08:34
我看过那么多年报, 怎么我就没有看到一个公司的年报 是公布详细的成本的呢?

比如汇源果汁有公布过他一瓶果汁成本是多少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02:12:25
这个笔者说不好听就是个弱智.....

不如让这个笔者去 翻翻 信息公开制度最完善和严格的德国....  
看看BENZ BWM 这些公司的公开财务报表有没有 告诉 你 人家生产一台车的成本是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02:29:40
hynhn666 发表于 2009-6-15 13:36
\

    根据笔者的经验,就算自认为最透明的开发商,他们可以向社会公布净利润率,可以表示房价高与地价高密不可分,不过细谈房价的真实成本,就一问摇头三不知。说白了,国土资源部认为高地价不会推动高房价,是睁着眼睛的卸责之语,房地产要求地方政府公布政府拿了多少钱,是在金融危机最难熬日子里的撒娇动作,现在信贷增长、房地产业受到扶植,发现彼此仍在一条船上,也就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而且反过来.  利润率, 流动比, 这样的数据.
企业的年报 早就有了, 作者 是不是从来没有看过 一个企业的年报.
比如去年 万科的年报....   利润率的数据, 扣除税后利润率是 28%.......  小数点后面我忘记了.


而且一般项目的投入资金,完成进度比这些, 在年报上都有很清晰的写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