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明确了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目标与路线。的报告重点分析了几方面内容:1、燃料电池最先可能实现产业化的技术路线和领域;2、燃料电池核心电堆的主要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生产企业的产业链研究;3、全球燃料电池巴拉德的产业布局的深度分析。通过分析认为:甲醇重整燃料电池的补贴及运营成本优势突出,未来在电动车整体补贴退坡的背景下,该路线燃料电池有望率先在商用车领域实现产业化,进而带动包括催化剂、质子膜、双极板等材料的国产化。
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将推动材料国产化进程,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企业迎来机遇。燃料电池核心系统是电堆,其成本占整个燃料系统的60%;催化剂(53%)、气体扩散层(13%)、质子交换膜(11%)等又是电堆的主要材料。目前虽然主要材料还是依赖进口,但是国内仍有企业在积极开拓材料国产化。同时国内企业抓住催化剂向低铂和无铂方向、扩散层以碳纸和碳布为主、质子交换膜未来以复合膜的材料发展趋势,有望得到发展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