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24 2
2016-07-28

来源:加拿大豆爸(ID:canadadouba)


“这是你的事情”


刚放暑假,姐姐就回老家了。这几天太太出差在外,家里就剩下我和小女儿果果。前天晚上,从幼儿园接了她,我们直接去了附近的购物中心。楼上楼下各个专卖店东挑西选,终于给果果买了三条小裙子。这时,我俩都已饥肠辘辘了。


刚好经过一家黄太吉点。对于用互联网思维卖饼果子的黄太吉,早已如雷贯耳,但还无缘享用,于是带着果果过去点餐。20分钟后,我还在细细品味黄太吉煎饼里的薄脆和路边早点摊上的薄脆有何不同,果果已经刨完了一小碗米饭。


她对我说,“爸爸,我想要糖。”


在点餐柜台上的一个小碟子里,放着许多简易包装的薄荷糖,供顾客免费取用。出于对蛀牙的担心,平常我们是不给姐妹俩买糖果吃的,这种餐厅免费薄荷糖就成了她俩的“猎物”。平常都是姐姐拿了分给果果,现在姐姐不在,她来寻求我的帮助。


我问,“我们俩谁喜欢吃糖呀?”


“我。”果果非常坦诚。


“爸爸喜欢吃糖吗?”我接着问。


果果回答,“不喜欢。”


我继续问,“是宝宝想吃糖,所以要糖是你的事情呀,为什么让爸爸给你去要呢?”


果果一时无语,眼珠转了一圈说,“糖太高了,我拿不到。”


哈,这个小伎俩可难不倒我。“这样啊!你可以让阿姨帮你拿呀?”我非常“热心”地给她出谋划策。


果果想了想,看了看柜台上的薄荷糖。哎呀,糖果的吸引力太大了!她自己从椅子上爬了下来。


我追问一句,“宝宝,你准备要几颗糖?”


果果肯定地对我伸出一根指头。


她走到柜台前,等着收银员阿姨收完钱。收银员看见果果站在柜台前看着她,就笑着问,“小朋友,你想要什么呀?”


果果轻轻说,“阿姨,我想要一颗糖。”


收银员热心地递过三颗糖,说,“多拿几颗吧。”


果果说,“我就要一颗,谢谢阿姨。”


然后,就一蹦一跳地跑回来,兴奋地向我展示手中薄荷糖,让我帮她撕开包装。


“那是我的事情”

昨天下了一夜雨,早上起来外面更是大雨倾盆。北京今天再现看海模式。


果果醒来看到外面在下雨,欢呼起来,“今天可以打伞去幼儿园喽!”


她换好衣服后,跳下床先跑去拿出自己的小伞。她这把心爱的小伞买来两个月还没有派上过用场呢。好像生怕丢掉,她抱着小伞和我一起刷牙、洗脸,然后换上鞋子准备出门。


我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咖啡色的折叠伞。果果看见了说,“爸爸,咖啡色的伞不好看,你还是拿蓝色的伞吧。”


蓝色是果果最喜欢的颜色。


我蹲下来对她说,“谢谢宝宝给爸爸提建议。宝宝有宝宝喜欢的伞,可是爸爸用什么伞是爸爸的事情。爸爸最喜欢这把咖啡色的伞了,它很大,可以把爸爸全部罩起来。”


果果一笑,说,“好吧,我们去幼儿园吧。”


尊重个人边界


每个人在社会上生活,都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空间。这个空间外围的那条线,就是我们的个人边界。在个人边界之内,我们有自由控制、支配自己的活动和选择,并因此感到舒适和自在。一旦有人突破这个边界,侵入到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感到被冒犯、被干扰、不安、不舒服、别扭。


我们有一个普遍观念:我们和外人之见需要把握好安全距离,不能贴得太近,给对方造成压迫感和侵略感;但是,家人之间却无需对所谓的个人边界那么在意。很多人甚至认为,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不分你我、不分彼此,这样才显得关系亲密、家庭和谐。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是侵略性的、恶意的或者违背对方意愿的个人边界侵犯,我们当然知道是错误的,比如偷看初中孩子的日记;上小学的孩子因为生气不让父母进自己房间,但是爸爸却强行进去斥责孩子。


但是,更多侵犯个人边界的行为却是在我们不知不觉、毫无察觉之间发生,甚至还披着“爱”的外衣。


5岁的儿子在玩拼图游戏,可是半天也拼不成功,气得哇哇大叫,后来竟然急哭了。你看了心理是在不忍,就过去说,“妈妈帮你。”然后手把手很快帮孩子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儿子高兴的拍手叫好,你也很高兴。


——拼图是孩子的事情,他们为此经历失败是重要的人生课程,他们会因此体验到什么是挫折,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他们更能感受到坚持和不放弃的价值。而因妈妈帮助拼好图画带来的笑容,其实是温柔剥夺了孩子积攒自信和抵挡挫折能力的机会。

家里只有3个桔子了,爸爸、妈妈和3岁的女儿一人一个。女儿吃完一个桔子后说,“桔子太好吃了,我都要吃完。”爸爸妈妈很高兴女儿今天吃桔子这么香,笑着看着女儿吃完另外两个桔子,满脸幸福。


——父母不仅要尊重孩子的边界,也要尊重自己的边界。这样会给孩子做出榜样:我们每个人,都要爱自己。虽然爸爸妈妈爱你,但你也不能无所顾忌的心中只有自己,也需要尊重父母的需求。桔子你可以吃,但是要提前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懂得这一点,将帮助孩子学会未来在社会如何与人相处。

上周末去天坛公园,进了东门看到有许多人聚集。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大群年迈的父母,他们拿着自己子女的个人资料在帮孩子相亲。在人群中穿行而过,看着地上摆着的子女身高、长相、收入信息,听着这些父母们的聊天,我不禁想,他们的子女在家里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啊。


——在孩子成年后,很多父母仍然在以“爱”的名义侵犯子女的个人边界。成年的孩子,完全是为自己的生活做主,他们做出选择并为之承担责任,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人。


父母教孩子了解边界的最好方式就是亲自表率,不仅尊重他人边界,也要求自己的个人边界得到尊重。

——摘自《双向养育》


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爱”才不会成为伤人的牢笼。帮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边界和自己的边界,他们会因此知道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别人的,什么是责任感,他们自己成长,走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最终才能成为真实的自我,成为自己人生真正的主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7-28 19:52:48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22:06:5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