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经济金融数学专区
2045 1
2009-06-18
这里,对模糊性理论的名称说几句话。比较在不确定性研究中三个最
基本的概念:随机性、模糊性与混沌名称的确定,是很有趣的。

  确定性系统产生的不确定性行为称为混沌。混沌即Chaos, 在汉语和
英语中都不是新词。特别是,2500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说过: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尽管混沌有无知愚
昧、不开窍的意思,但既然称为“中央之帝”,自然使人敬畏。学术界毫无
异议地接受了这个词,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名词早已存在,并且也知道至
少是目前,大家都不能十分清楚地说清它究竟是什么。

  随机性这一汉语学术名词, 是中国数学家的创造。 随机,英文为
random,直译应为胡乱、随便。试想,如果数学家采用了这一直译,那么,
随机过程就成为胡乱过程,概率统计专家研究的对象就是胡乱现象。这肯
定会给概率论,随机过程论的研究带来消极影响。可能是考虑到这一点,
前辈数学家充分发挥了他们高超的汉语水平,提出了“随机”一词,既有
“随着机会”这一直观而通俗的理解,又由于完全是一个新词而增添了其“
学术含量”。这个词的确定十分成功。

  模糊性的运气没那么好。扎德用了fuzzy。此后, 他曾在不同场合里
多次解释:这个词并不十分理想,甚至引起了许多误解,但是没有更好的
选择,所以最后还是确定了它。Fuzzy subset theory传到我国, 常用的
译名是模糊子集理论。在汉语中,“模糊”一词的贬义成分大于英语中的
fuzzy。所以,许多学者不十分满意。日本学者把它译为“暧昧”, 在
汉语看来更会令人误解。当时,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其他一些译名,如不分
明,弗晰等。不分明一词较为贴切,至今数学界仍把建立在模糊集合理论
基础上的拓扑学称为不分明拓扑。但是,这一译名在工程界似乎没有得到
认可,他们仍然喜爱“模糊”这一或许更为通俗的不带否定词的字眼。有
人建议使用“弗晰”,因其兼有意译和音译之长。弗晰解释为不清晰,有
一定道理。但是,从音译角度看,在英文,弗晰的发音更接近于fussy ,
即大惊小怪。学者们当然不认为自己研究模糊性属大惊小怪,这个建议理
所当然地被拒绝。几经取舍,最后在大多数领域还是选用了“模糊”一词,即
模糊集合、模糊控制、模糊数学、模糊逻辑等等。

  这里应该指出,模糊数学与模糊逻辑内涵几乎相同,只是不同名词,
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正当为模糊性取名的讨论在学术界逐渐平息之时,企业家却出自商业的利益而饶
有兴趣地继续为这个问题动起脑筋。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系列采
用模糊控制技术的家用电器产品问世,如模糊电饭锅、模糊洗衣机、模糊
空调器等。如果说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词之前,在这些具有独特性能的新产
品名称前加上带“贬义”成分的词“模糊”,众厂商已心有不甘,特别对某些特殊
产品则简直是无法容忍。例如,电视机厂商愿意采用模糊控制技术,但他
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把自己的新产品称为“模糊电视”!于是,替代的词,
“快思”、“仿智”……纷纷推出,其实,它们都是fuzzy的意译或音译,
包括广东腔很重的音译。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把Coca Cola译成“可口可乐”的不知名人士, 他为
“可口可乐”打开中国市场立了大功!当然,更想起把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的
先驱、《天演论》等名著的译者严复先生的话:“一名之立,踌躇经月”。
这一经验之谈,确实发人深省。

刘应明任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26 09:19:24
模糊数学的一些理论现在在学术界仍有争论,它确实有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而且发展并不迅速。处理这种不确定性现象还有一种方法:粗糙集理论。现今也比较流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