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zhengls在2005-10-6 16:46:28的发言:  
楼主认为中国出口将会大幅下滑的结论是有问题的,当然,首先必须知道这个大幅是多大的程度?我想至少5%-10%才能这样表述。 
首先,中国出口的结构是比较特殊的,基本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贸易品,而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是比较小的,世界经济放缓1%,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产生不了这么大幅的影响。另外,中国出口地基本上是欧美经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购买和消费习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出口拉美、非洲的贸易额的比例是很小的。 
2,贸易摩擦实际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一个经济问题,他对经济的影响是比较暂时的,而且关税政策和贸易保护是小范围的而且是姿态性的。中欧贸易主要矛盾在于纺织品,而中美问题在于经常项目逆差,这辆个主要贸易伙伴的真是对中国外贸其作用的紧紧是纺织品。我们应该知道,美国他们需要中国这么便宜的商品,不然他会面临更大问题:买其他国家更贵的商品,如何为更大的经常项目逆差融资的问题. 
3,r人民币升值方面,理论上来说,升值对出口是不利的。但是,人民币升值会继续这个是肯定的,什么时候这个无法得知。另外,升值对中国外贸的影响不会大,德意志银行,高盛还有大摩逗认为在一年内升值5%,对GDP的影响是0。3%,对贸易的影响肯定要小于0。3%。而瑞银华宝认为在2%的间断(他们认为升值会以2%不断进行)升值中,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几乎为零,不到0。1%。另外,中国出口企业知道会有汇率风险,他们可以通过远期,做一个抛补,手定收益,从而规避风险。 
4,石油价格方面,这个对成本型通涨的影响是有的。但是,我们知道,现在通涨的压力不是由于成本型,而是货币引起的,由于是资本的大量流入,为了维持人民币稳定一个波动区间,央行进行大量的冲销,但是有一部分(据说40-50)无法完成冲销,从而增大基础货币,带来通涨的压力。而石油这个方面的影响相对基础货币来说,是小得可以忽略。何况,中国现在局部存在通缩的可能。近期CPI增长才是1。8% 
可能不正确,抛砖引玉。谢谢
  呵呵,欢迎你的讨论。我想有一点,我们是都认可的,就是中国的出口将会下滑。至于下滑多大程度,就是争论的焦点所在。 
关于你的第一点,我基本表示同意,也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了。 
第二点:现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开始抬头,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反倾销案和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的出口企业应诉反倾销案的高昂成本最终也会体现在出口产品的价格上。 
第三点: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将会很大。首先,如果影响不大,欧美一些国家为什么会给人民币汇率升值施加那么大的压力。其次,姑且承认德意志银行等一些机构的估计是正确的(没有促使人民币升值的企图),但是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直接的,通过对进出口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GDP,所以既然对GDP的影响都是0.3%,那么对出口的影响就应该远远大于这个数。 
第四点:现在国内的工业企业(当然也包括出口企业)在各种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房地产价格不断高涨,而产成品价格又涨幅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利润空间不断缩小,有些甚至出现严重的亏损,你认为这种现象能够长期维持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