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88 4
2009-06-25
从周森峰事件可以看到,“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学术不端行为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这是一种进步。但把每个人都装进这个标尺中进行优劣评价,就显得有点无聊,让人怀疑揭发者的心理动机。
对于学术圈内之人,的确需要净化学术氛围,提倡学术道德,对其从严要求是必要的,因为那属于他们的“职业道德”。但对于一个官员,有必要用学术道德去强求吗?也许有人说,正是因为周作为清华大学的硕士,被襄樊市作为高级人才引进,才成就了今日的官场仕途,所以应该从根源上看看这个硕士是否优秀和货真价实。这种抄袭是硕士货不真价不实的佐证。那么从逻辑上看是可以的。但我仍觉得,对硕士生的要求不必要这么苛刻,每年毕业的硕士人数是几万人,要求每个人都创新,那中国的自主创新得增加多少成果啊。而且如果意思相似、语句相仿都需要加上注释,这样规范的文章,别说硕士博士生,连名家教授能做到的有多少呢?
如果这个社会崇尚揭发别人,放大别人过去的弱点,那么将会形成一种“人人自危”的局面,形成一种负激励,打击成功或出名的积极性。因为每个人都不一定保证,学生时代的论文都一点都不涉嫌所谓的“抄袭”。即使公开出版的论文规范了,接下来是不是还有无聊的人找出作业论文来说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25 10:33:54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5 10:37:54
恩,就是这样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5 10:44:39
想想还是出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5 12:36:18
出名了还是好。但被人搞臭也挺糟心的。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