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999 70
2009-06-27
近日,我校计算机学院两位学生关于最小曼哈顿网络问题算法和复杂性的论文第25届计算几何国际大会(SCG)录用,并应邀出席大会并报告。这两位作者分别是年仅20岁的大三学生郭泽宇和年仅25岁的博士研究生孙贺。这是25年来,中国大陆研究机构的学者第二次应邀在这一世界最高级别的会议上报告自己的工作。这个看似平常的讲台,中国大陆数学家已经阔别了整整18年。
  
  上个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Levcopoulos等人提出了最小曼哈顿网络设计的三个重要问题,在城市规划、网络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计算生物学等众多领域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在世界级的科学家面前,郭泽宇用仅有的20分钟展现了他们解决这一世界难题的证明轮廓。他流利的英语、清晰的表达为与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人们惊叹他们在论文中展现出的对问题罕见的洞察力和复杂巧妙的证明。
  
  自2007年起,郭泽宇和孙贺开始致力于最小曼哈顿问题研究。2008年6月,郭泽宇受到我校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政学者”资助,在孙贺的带领和朱洪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相关研究。当时,没有人相信这两位年轻人会攻克难题。从那时起,这一问题无不萦绕在两人的脑海中。“经常是两个人各自拿一张纸,只是想着解决办法,四个小时下来俩人一言不发”,孙贺这样回忆到。这一国际难题陪伴他们度过了无数深夜。
  
  漫长的思考换来了灵感的闪现,经过200多个日夜的探索,这一十年未决的难题终于被他们所破解。11月末,他们将论文投稿到第25届计算几何国际大会(SCG 2009)。2009年2月13日清晨,他们得到来自SCG程序委员会的好消息:经过专家两个半月的认真审稿,他们的论文在近170篇文章中脱颖而出,被大会录取,并应邀投稿到世界顶级期刊《离散与计算几何》中。
  
  在郭泽宇的项目申请书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汝钤作为推荐老师,对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通过这一方式使许多学生脱颖而出,走上了从事科学研究的道路。
  
  1998年,在李政道先生倡导和支持下,复旦大学设立“政学者”,开始资助优秀本科学生尽早接触学术研究。此后,我校又陆续启动了“望道项目”、“曦源项目”,结合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申请时间灵活、申请形式多样的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平台。
  
  十年来,共有1556位学生获得资助开展研究,其项目学科涵盖了医学、工学、理学、文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在2008年,参加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资助项目的同学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20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28 07:33:38
好厉害!为国家争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08:10:22
加油,中国
我也对计算机感兴趣,不过就是些 系统优化,软件应用啥的
小打小闹啊
向高标准看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08:24:36
好 。。。
     祝福 ,。。
        我们就只能这样 了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08:27:29
我国还是能人辈出啊,大有希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09:51:08
看到中国的希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