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华建 发表于 2009-7-3 19:34 
第一,命题“商品交换以‘价值相等’的规律进行”是不成立的。理由是,“价值”的量怎样确定?如果“价值量”无法确定,怎样知道两商品交换的“价值相等”还是不“相等”?影响商品交换因素是:价值、供求关系与成本。价值是未知量,只有当价格、供求关系与成本已知时,才可以通过交换定律求出价值的量。
第二,“利润平均化规律”这个“规律”首先在逻辑上是不可理解的。“利润平均化”,是不是说,利润像空气一样会“平均”弥漫在经济领域?如果利润不是像空气一样——平均——弥漫在经济领域,那么何来“平均化规律”?
如果事情这么简单,那么,马经能存在一百多年,莫非人类都是弱智,就你一个高明么?
第一,价值量是由劳动量来确定。具体的数量,不可能达到很精确,但客观上这个量是存在的。这就好比我们问现在的温度是多少?尽管你用不同的温度计测出来的结果,都会有一些差别,但你总不能否认确实存在着一个客观的“温度”值吧。
而且,在实践中,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来决定价值量的大小。在自由市场中,试图用高于价值的价格去交换别的商品,除了发生供不应求的情形,一般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
第二,利润平均化,就是指不同行业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率趋于相等。这和利润是不是象空气一样没有关系。顺便,利润在一般商品生产中,是普遍存在的,但在个别情况下,譬如大萧条时,利润就难以保证了。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固有的现象。
有趣的事,那个叫凤凰的,是站在你的对立面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