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6-10-13 22:50:36
河北山 发表于 2016-10-13 22:25
我理解你。
理解万岁!

要了解政客,可以读马科斯韦伯的《以政治为业》;要了解学者,可以读他的《以学术为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4 22:02:0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8 20:02:30
顶!d=====( ̄▽ ̄*)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1 17:22:28
龚和包二位的辩论更好,比林张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1 18:25:13
不妨直说的是,当下某些经济学家仿佛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喊着诺大的口号,俨然成了一方教主,却往往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无良心何以出良知,无体察何以出真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1 18:26:30
晚清以来的中国在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时不免选取“西方经验”。然而,中国社会的历史根源和方向自古与西方不同,只以一次性的西方成功作为必然选择,而没有认真思考历史由来与历史机遇的关系,正是造成当下整个中国社会迷失困惑的关键。不开解“历史”这把锁,仅仅局限于近现代的成功者经验,我们无法真正走出过去,也无法明确迈向未来,这才是更需要深思的“陷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1 18:27:56
在我们“追英赶美”的模仿中,我们曾经只看到英国产业革命和对外贸易等“模式”的成功,没有能注意到英国自伊丽莎白时代开始的国内酷法与其后的殖民地掠夺,同样没有看到克伦威尔时代清教徒为资本积累付出的巨大牺牲;当我们看到美国在“新自由主义”下的成功时,同样未能充分关注美国人所获得的“二战契机”以及其作为“老大”和“移民国家”的多重因素;当我们看到日本模式、德国模式时,也未能注意到这两个经济强国成功的主要因素绝非个人自由,而更多的是团体精神;当我们看到欧洲曾经强大的时候,正在忽略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西班牙、希腊的衰落……如果不看到这些西方国家之所以成功的条件,不评价其正走向衰落的因素,单纯的从阶段性进行功利化的简单模仿,我们恐怕难以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正如乔布斯传记无法培育出另一个乔布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1 18:28:36
林毅夫、张维迎之争:请摆脱皮毛、深入骨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