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6-11-13 13:39:20
zhuosn 发表于 2016-11-12 21:14
http://t.cn/Rf4iMUF 马克思主义是一面什么样的旗帜
农民起义次次失败难道均田赋的口号就错误了吗?历代王朝初期都是打压土地兼并、轻瑶赋,到近代更是用自然资源国有化让全民公平的享受自然资源开发带来的红利。土地的国有化虽有弊端但是也比较公平的赋予农民的发展权。可见公有制的思想并没有错误。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是把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简单化、形式化的恶果,也是人为消灭市场与资本违反经济客观规律的恶果。就好像农民起义一样,以为均田赋就可以持续公平的健康发展经济。世间所有的制度都是配套的,不是一个思想一个制度就可以完美的解决所有问题。在文章中我就指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公有制与按劳分配流于形式,人为消灭资本与市场违反一般经济发展规律,公有制的本质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带来的剥削,本质是实现按劳分配。人为的将公有制定义为资本国有化或集体化,并不能改变资本决定分配方式的权利,劳动者依然无法得到按劳分配。可以说我们曾经的社会主义制度太多人为因素、太多违法经济客观规律的地方。同样,我在文章指出卡住企业的分配方式就可以做到生产资料公有制,就可以做到各种资本为公有制、为按劳分配所用,就可以解决资本的归属人问题、解决市场姓资姓社的问题。社会主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属性的同时应最少的人为干扰经济客观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3 14:42:27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表述是有问题的。前者决定后者,换句话说就是前者即后者。这是一种混淆概念的表述。导致这种错误表述的原因可能是语文水平的问题,也可能是逻辑能力的问题,但也可能二者兼有。

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一因决定一果”的说法犯有逻辑上的错误。难道马克思也不知道?不知道也并不奇怪,因为他的所处时代是各种“决定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4 15:41:52
说清楚了一些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4 19:14:30
曹新 发表于 2016-10-16 18:48
自创新的建立社会主义分配方案以来,对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有了新的概念性革新,我也陷入一种困惑。马克 ...
政治经济学深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5 03:47:18
陈才天 发表于 2016-10-16 20:25
主帖的贡献在于承认了社会主义是人为设计的,而不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此外,生产力越是发展,生产的社会 ...
你对马克思的政治分析不够透彻,正题反题,合题。问题出在合题并没有向着那边,而是向着享乐主义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5 04:03:27
曹新 发表于 2016-10-16 18:48
自创新的建立社会主义分配方案以来,对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有了新的概念性革新,我也陷入一种困惑。马克 ...
用经济说明模型往往是容易被支持的,但是用模型推测经济却要负担更多额外的后果。这个模型是没有错的,但仅仅说明了一种可能性。国家如果真的是一个利维坦,那么他就是个人造物,而在这个人造物的大脑就不可能存在非人造的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5 04:07:43
曹新 发表于 2016-10-16 18:48
自创新的建立社会主义分配方案以来,对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有了新的概念性革新,我也陷入一种困惑。马克 ...
你走火入魔了,在古典中失去了方向,别忘记了对于社会契约论的批判。过去是无法重现的,除非是在你的脑子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5 04:09:36
曹新 发表于 2016-10-16 18:48
自创新的建立社会主义分配方案以来,对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有了新的概念性革新,我也陷入一种困惑。马克 ...
你这个问题,在历史的回答过你,难道你忘记马曾经的两次预言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5 04:11:37
曹新 发表于 2016-10-16 18:48
自创新的建立社会主义分配方案以来,对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有了新的概念性革新,我也陷入一种困惑。马克 ...
还是那句话,模型没有错的,但是任何一个模型都不可能推演历史的所以可能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5 04:16:17
曹新 发表于 2016-10-16 18:48
自创新的建立社会主义分配方案以来,对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有了新的概念性革新,我也陷入一种困惑。马克 ...
剩余价值论是正确的,就是挑战二毛,你明白不?因为只有在巨大的??才会形成你喜欢的那个世界。但历史的选择是把巨大的剩余花费在享?主义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6 12:09:45
freemanchen1995 发表于 2016-11-15 04:03
用经济说明模型往往是容易被支持的,但是用模型推测经济却要负担更多额外的后果。这个模型是没有错的,但 ...
不过这种新的模型是可以在小范围内实践一下的,可以做两种账目,一种是现有的,一种是新模型的。我认为新的方案能更清晰表明各种资本、各个劳动者在生产中贡献的要素,更能激励人们追求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的目标合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8 16:44:16
曹新 发表于 2016-11-16 12:09
不过这种新的模型是可以在小范围内实践一下的,可以做两种账目,一种是现有的,一种是新模型的。我认为新 ...
这也需要模型是可证误的。别在类似社会契约论一样的猜想中折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8 17:13:57
freemanchen1995 发表于 2016-11-15 04:07
你走火入魔了,在古典中失去了方向,别忘记了对于社会契约论的批判。过去是无法重现的,除非是在你的脑子 ...
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对过去的发展历史有着越来越多的了解,重现的历史也越来越接近历史的最真实一面。思想的发展是一个继承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市场经济学的发展不能说明古典经济学就没有研究价值。市场经济学对价值论、发展论有着自己的发展,同样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同样是对价值论、发展论有着自己的发展。可以说古典经济学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市场经济学,另一个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两者从不同视角观察经济的客观规律,我们不能简单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论述对方的错误。现在有一个名词叫路径效应,沿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得出另一种思维方式的推论结果是错误的,不过是外行人窥视内行人的行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8 18:42:17
史傅德:寻找真实的马克思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d22be830102wl4b.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8 18:54:25
史傅德:寻找真实的马克思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d22be830102wl4b.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9 22:47: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8 00:16:36
未来经济社会的猜想

如果说世界是能量守恒的话,那么,这么多年来,人类所做的努力就是把更多的能量为人类所用。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能量引导器和转换器。在转换器方面,能量守恒,但在引导器方面,人的性能杰出。
那人到底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那人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促进全人类的进步呢?首先人是进程中的主角。那其他动物呢?它们是人类的邻居,但人类处于主导权,因为人类有思想,有主动性,有关于自由的解释。而也因为这些,人类不像其他动物,人会有很多需求。完成这些需求需要很多能量,这时人要做的就是把所需要消耗的能量缩到最小。所以,总的来说,人的每个需求所消耗的能量要最小。这是资源稀缺性的基础。
资源与货币本来是对等的,但由于各种因素,如需求,操作手法等,资源与货币的对等性发生了偏离,所以由原始的货币最优化等于资源最优化已经不再绝对了。但由于人们在长期的货币环境生活下,只记住货币最优化这种方式而忽略了资源最优化这种本质,致使资源大量浪费。这就需要分析为什么会发生偏差。从社会进步的方向看,资源总是趋向人类更有效利用的方向发展,而货币似乎作为一个循环系统并提供推动作用。但这种看似循环的系统其实并不是十分稳定的系统。反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出现周期性的危机。因为货币是由于贷款产生的,而贷款必须还利息。所以,本金加利息总是大于流通的货币。也就是说,贷款越多,多出的利息就越大。而利息是来源于利润,利润来源于创新。也就是说,当初由创新才有的利润,现在通过贷款洗劫一空。
首先,随着利息这个差额越来越大,创新根本就跟不上,那就会出现经济危机,比如生产过剩就是创新跟不上,利润高估的结果。这种危机必须通过大量的资源浪费,如破产变卖使资产价格不同来实现货币与债务的差额,和大量的牺牲,如时间,劳动等来弥补系统的缺陷。
再是,对于初期发展的社会来说,资本化对其社会快速发展起到非常强大而有效的作用。因为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生产效率极低,而激励却在此时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就一个工地来说,如果由原来的固定工资变为计件工资,那么效率就可以提高二到三倍。从劳动者上看,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拿到了更多的钱;从资本家上看,他们可以进一步剥削劳动者,拿到更多的利润,因为多付的工资只是多赚的钱的冰山一角;从历史上看,只看到在完成一件工程的时间缩短了非常多,但需要的能量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人付出劳动的密度较高,也就是所谓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这里由于短期,没有考虑机器代替人工的影响。但随着社会发展,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他们会发现他们这份多拿的钱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比起资本家的新增的利润根本不值一提。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这种差额会越来越少,但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看这件工程的时间到底缩短了多少,同时所需的能量是一样的。而这时,机器代替人工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因为在劳动者看来,他们可以更省力省事地完成一道工序;资本家看来,他们可以雇更少的人,工资成本减少,资本家可以获得更多利润。(这里关键一点是为什么机器的成本会比人工低。因为机器是人做出来的能量转换器,其功能是能量之间互换,而它转换多少并不与人工做它出来的能量消耗有必然联系,这体现了人作为引导器的杰出性能。)在历史上看,只看到了完成工程的时间同样缩短了很多,所需的能量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人耗的能量变少了,机器耗的能量变多了。在开始时,问题还没出现,但随着机器的普及,就会发现社会并不需要这么多劳动者,因为人工做的机器都能做,而如果他们固执留下,只是阻碍社会发展。这也很明显,劳动者从工业慢慢往服务业转移,而服务业也开始机器化了,劳动者就无处可逃。
所以,综上,创新带来的利润是不可能跑得过利息的,因为说到底,利息只是时间游戏,而利润却要实实在在的劳动。
那我们一直崇拜的劳动到底怎么了,到最后怎么被货币排斥了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劳动。早期的劳动价值只是把劳动者看做一种劳动工具,类似机器地计算价值,所以有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之类的说法。但是对于价值来说,如果劳动者真心喜欢这份劳动的,他的劳动才有价值,因为劳动的成果是他一心一意的内心需求。而早期资本家剥削的是另一种东西,就是自由,自由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也就是说,你越不喜欢做这份工作,而你又在资本家,老板的压力下不断工作,你就是被不断剥削。相反,你越喜欢,你就越少被剥削,因为你的劳动有了价值,你完成了内心需求。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选择才可能是自由的,人们的精神才可能是自由。他们的劳动不用对上级,对老板负责,而是对自己的心灵负责。
“人民和各社会阶层,只有在长期享有自由的情况下,才会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这与他们所拥有的自由度成正比”——哈耶克
在供应成本极低,需求极易得到满足的世界,货币对于资源配置的影响很小。最后劳动力解放,人们也从货币中解放。自由取向成为引导力。谁抓住大多数人的自由取向就是最成功的。
也就是说,向后发展,劳动与货币的距离会变远。而货币还在,是因为如今利润,激励还为人们提供更多实现自由的机会。简单说,稀缺性使社会变得可引导,有先后。由一开始的资源稀缺性,变为如今的货币稀缺性,将来呢?会不会是自由稀缺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