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偏颇了,不一一与你反驳了,仅举以上诸君比较认同的第十条来说一下我的观点:
十、考前一周≥一个学期
又一个文凭贬值的重要证据。一本几百页的课本,即使一个学期不上课,只要考前一周恶补一下,看看笔记,记记老师画的重点,一般都会顺利通过。我打听过,这种在所有大学生都存在,以敷衍的态度教学,大学生焉有不差之理?
楼主算的考前一周≥一个学期,这个比较是如何比较出来的呢?我想楼主比较的应该只是期末考试中成绩哪一项吧。但是我们不停的讲,大学教的是方法和学科入门最基本的一些东西,课堂上教学只占你大学学到的东西很少一部分。更多部分要靠自己的努力。因此,成绩好不代表学业水平高。所以我们看到,抱佛脚有可能期末考试会很成功,但是最后把大家都放到社会上去大浪淘沙的时候,还是用功的同学占便宜多些。因此,请不要过分关注成绩,注意自身专业素养与其他人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而有人可能说,为什么不考核专业素养的?这个概念太大,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千差万别,因此只能采取这种近乎呆板的书本知识的考试完成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