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国内生产总值。
1-1-2失业率、非农就业数据。
1-1-3消费者物价指数。
1-1-4生产者价格指数。
1-1-5采购经理人指数。
1-2-1货币供应量。
1-2-2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1-2-3汇率。
1-2-4美元指数。
2-1-1无套利定价理论。
2-1-2持有成本理论。
2-1-3远期和期货定价分析。
2-1-4远期价格和期货价格关系。
2-2-1利率互换。
2-2-2货币互换。
2-2-3权益互换。
2-3-1几何布朗运动。
2-3-2 B-S-B模型。
2-3-3 二叉树模型。
2-3-4期权的希腊字母含义与应用。
3-1-1相关关系分析。
3-1-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
3-1-3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3-1-4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的检验。
3-1-5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3-2-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3-2-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3-2-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3-2-4回归模型常见问题处理。
3-3-1时间序列基本概念。
3-3-2非平稳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3-3-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3-3-4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
4-1-1经济周期分析法。
4-1-2平衡表法。
4-1-3季节性分析法。
4-1-4成本利润分析法。
4-1-5持仓分析法。
4-1-6事件驱动分析法。
4-2-1统计分析法。
4-2-2计量分析法。
4-2-3技术分析法。
4-3-1程序化交易系统构建的几个要素。
4-3-2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建立。
4-3-3交易系统的风险控制。
4-3-4程序化交易模型案例分析。
5-1-1基差交易模型。
5-1-2基差卖方交易策略。
5-1-3基差买方交易策略。
5-2-1原材料库存管理的实质。
5-2-2原材料库存存在的风险。
5-2-3期货在原材料库存管理中的运用。
5-2-4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大宗商品轮库风险。
5-2-5运用期货市场进行库存风险管理的时机选择。
5-3-1仓单串换。
5-3-2仓单质押。
6-1-1股指期货在资产配置策略中的应用。
6-1-2股指期货在投资组合β值调整策略中的应用。
6-1-3股指期货在指数化投资策略中的应用。
6-1-4股指期货在阿尔法策略中的应用。
6-1-5股指期货在现金资产证券化策略中的应用。
6-1-6金额期权结合传统资产。
6-1-7利用金融期权进行投资组合保险。
6-2-1基差交易策略。
6-2-2利用国债期货进行久期管理。
6-2-3控制收益率曲线风险。
6-2-4利用国债期货进行资产配置。
6-2-5国债期货套期保值分析。
6-3-1境外投资。
6-3-2境外融资。
6-3-3进出口贸易。
6-3-4投资银行与对冲基金。
6-3-5外汇储备。
7-1-1场外期权的概念。
7-1-2利用场外期权对冲风险。
7-1-3商品期货的二次点价交易。
7-2-1场外互换的概念。
7-2-2利用利率互换协议管理融资活动。
7-2-3利用货币互换管理境外投融资活动。
7-2-4利用股票收益互换管理股票投资风险。
7-2-5利用信用违约互换管理信用风险。
7-2-6清楚集中互换管理的活动及风险。
7-3-1基本构造。
7-3-2保本型股指联结股据。
7-3-3收益增强型股指联结票据。
7-3-4参与型红利证。
7-3-5业务运行模型。
7-3-6机构化产品基本构造。
7-3-7业务运行模式。
8-1-1敏感性分析。
8-1-2情景分析
8-1-3压力测试。
8-1-4风险价值。
8-2-1利用场内工具对冲。
8-2-2利用场外工具对冲。
8-2-3创设新产品进行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