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09-7-10 16:03:23
基本同意楼上的划分,毕竟经济学家不是闭门造车,要理论结合国情实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6:11:49
首选林毅夫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6:14:17
个人喜欢胡祖六、赵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6:18:49
呵呵,受益匪浅,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6:38:42
好像没有统一标准,人人都有自己的人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6:46:33
刘国光为什么没有人说呢?
还有茅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6:48:14
有好多我都不知道
看样子要加油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6:54:43
周其仁   黄少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6:57:54
咋滴,郎哥这么有名的人物怎么没人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7:06:21
钱颖一、张二震、汪同三、张五常、龚六堂、鬼脚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7:14:18
杨小凯,佩服他
高鸿业、张五常和郎咸平也还不错
其余的大部分人都不是完全靠学术水平成名的
其中部分人学问完全用来换取财富了,譬如北大的一些自称为经济学家的家伙,不能称之为“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7:49:23
张维迎,这个人可以不算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8:25:01
颇多争论!在推荐“经济学家”的时候最好说明他(她)的主要成果,以便于楼主学习,否则太泛,意义不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8:37:47
高玉伟 发表于 2009-7-10 14:56
hanyuning 发表于 2009-7-9 17:23
黄明,蔡洪斌,邹恒甫,孙冶方,蒋殿春,谢平
蒋殿春都有啊 呵呵 还有个黄明 没听说过啊
没听说过,可以去查一下嘛。黄明的成就仅一篇讨论Asset Pricing的文章就足够奠定他在经济学,至少是华人学者中一流的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8:45:59
这种帖子真地很热烈,也容易引起争论。我也凑个热闹,列几个当前都在一线前沿的学者。
计量领域:Chen Xiaohong,非参,时间序列等,此外比较好的有白聚山、萧政、李其、洪永淼以及更早期的邹至庄等。
微观领域:Fang Hangming, Hong Han,Tan Guofu等人。
宏观领域:Shi Shouyong等
国际贸易:Wei Shangjin等
金融领域:王江、熊伟和王坦等
制度经济学:钱颖一、林毅夫等
所列都是学术上比较有贡献的学者,如果从政策影响力角度来说。他们中许多人都肯定不如国内很多知名的经济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9:10:07
长见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9:13:48
世无英雄,遂使庶子成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9:15:33
中国的经济学家本人比较喜欢的是林毅夫和郎咸平,林老师温文尔雅,不管是看他的书还是采访都觉得他是很典型的学者,郎教授最羡慕的是他作为经济学家的品质,不管遇到什么,觉得经济学人保持自己的特立独行、独立思考是一项很重要的品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9:59:48
黄有光(1942—),现在澳大利亚工作。贡献主要在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与微观经济学的某些方面(包括俱乐部理论、资本论、消费者选择);与杨小凯教授共同创立新兴古典经济学。1986年入选Who's Who in Economic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ajor Economists 1700-1986十名澳大利亚学者和全球华裔学者。近年来,他又提出一种综合微观、宏观与全面的均衡经济分析方法。
 邹至庄(1929年-),英文名Gregory C. Chow,知名的美籍华人经济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13年级政治经济学教授和经济学名誉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0:18:58
西北大学————西部经济学家的摇篮,产生了“京城四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0:26:56
生产力经济学家——熊映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0:29:54
高鸿业算不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0:42:29
以上只能称为 经济学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1:43:37
个人认为其实邹恒甫其实蛮不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2:00:33
终于长见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2:02:44
哈哈,挺好的,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茅于轼、樊纲、张维迎、郎咸平、胡鞍钢、萧灼基、张五常
真的有很多经济学家啊。学以致用,敢于面对这个社会现状的,这些人中有几个,在旁边说风凉话没有一点作为又有几个。这里就不争论,大家心知肚明。郎咸平和林毅夫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2:04:18
许金华、任庆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2:07:35
没听说过,可以去查一下嘛。黄明的成就仅一篇讨论Asset Pricing的文章就足够奠定他在经济学,至少是华人学者中一流的地位。
赞啊 查了一下 确实牛叉

黄明博士现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授(终身),曾任教于斯坦福和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
包括行为金融学、公司金融学、信用风险、衍生品市场等。
主要学术成果
*** "Stocks as Lotteries: The Implications of Probability Weighting for Security Prices," with Nicholas Barber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December 2008.
*** "Individual Preferences, Monetary Gambles, and Stock Market Participation: A Case for Narrow Framing," with Nicholas Barberis and Richard Thale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6, pp 1069-90, September 2006.
*** "Does Fund Size Erode Performance? Liquidity, Organizational Diseconomies and ActiveMoney Management," with Joseph Chen, Harrison Hong, and Jeffrey D. Kubik,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 pp 1276-1302, December 2004.
** "Liquidity Shocks and Equilibrium Liquidity Premia,"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09, pp 104-129, March 2003.
** "Mental Accounting, Loss Aversion, and Individual Stock Returns," with Nicholas Barberis, Journal of Finance 56, pp 1247-1292, August 2001.
*** "Prospect Theory and Asset Prices," with Nicholas Barberis and Tano Santo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6, pp 1-53, February 2001. (Lead article of the issue; Awarded the 2000 FAME Research Prize; Collected into Advances in Behavioral Finance, Vol. 2, edited by Richard Thaler.)
*** "Toeholds and Takeovers," with Jeremy Bulow and Paul Klemperer,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7, pp 427-454, June 1999.
**"Swap Rates and Credit Quality," with Darrell Duffie, Journal of Finance 51, pp 921-949, July 199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2:13:22
呵呵,真热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2:13:46
我觉得国内国外无所谓,关键是到底能干些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跳至第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