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用思想来投资] 20161120【充实计划】第286期
时间:2016-11-20 参与挑战30天 第9天
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空气雾霾危机升级待解: http://www.ifengweekly.com/detil.php?id=1456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摘要:冬季燃煤供暖时节很快将至,北京等地还会重蹈今年1月的严重雾霾天吗?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的回答丝毫没有迟疑:肯定的。这一席问答发生在2013年10月16日的清华大学环境节能楼报告厅。在北京的这个雾霾天上午,贺克斌向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环境学科的200多名博士生,作了一场名为《中国区域PM2.5污染特征及控制途径》的学术报告。
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设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宣布了它的最新认定:室外空气污染是癌症的主要环境原因之一,其重要组成部分可吸入颗粒物被认定为一类致癌物,也就是明确可以致癌的物质。国际癌症研究所是国际上确定化学物质能否致癌的最权威机构。
“我们所呼吸的污染空气其实是致癌物质的混合物。”在国际癌症研究所官网的一份新闻通稿中,空气污染致癌物评估项目组组长柯特·斯托弗(Kurt Straif)这样指出。根据他刚刚带领完成的这项“室外空气污染的致癌物”研究,室外空气污染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致癌物”。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看到文章后面,笔者将2008年奥运会期间短期治理方案称之为“临时性”灭火,看到作者最后对于治理雾霾的总结,“在短期的工厂紧急关闭与长期的五年、十年治理期之间,霾天还将继续艰难求治”。任何国家,任何城市都有着类似的发展过程,比如我们在赞扬英国环境和天气的同时,也不应该忘却伦敦雾都的事实。在这里,我的感慨并不是说现在中国的天气霾的理所应当,也不是说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案在之前有用,在现在也应奏效。我只是想谈谈某种平衡,如果经济学家只抓经济,为企业,为国家设立方案的时候只注重经济最大化;如果环境学家只看重绿色,万事万物都已此为标准;这样的极端做法何来平衡?植物不可能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动物也不能只吃不排泄,生态平衡是一种相互模式,也是我们应该遵守和学习的法则,切勿一叶障目,断章取义。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不可取,保护环境而忽视其他亦不可取,学的久了,钻的深了,反而变的偏执了,就不那么接地气了,大众也会与你渐行渐远。没有任何两门学科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关系,那我们就不能做偏低他人,抬高自己的事情。
如果我两个都不懂,我会都去询问;懂其中一个,反而窄了自己的道路。这样想想,高材生确实不如小学生高明。说来说去,还是经验主义在作怪,让我们觉得走了捷径,实则迷失了方向,换位思考犹如倒读代码一般,如果你对你的阐述一概不知,那么还会得到同样的结论吗?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1 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14.5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