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6-11-22 23:02:54
陈才天 发表于 2016-11-22 20:41
实现效益是企业、政付及相关生产、交换、分配等行业人员活动,而不是经济学的理论事项。实现效益的理论本 ...
“所谓理论是一个较大的逻辑结构的思想观念组成的。所谓灵魂则是由一个单一的、核心的概念、观念,以它为核心、基础上再来建构相关理论结构体系。”
陈老的这段解说我完全同意。就经济来说,我已经认识到这样的一种事实,那就是:使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的根本力量来自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所有经济学理论都应该是有关人的理论。这才是经济学理论的内核,才是经济学思想的精华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2 23:21:02
陈才天 发表于 2016-11-22 20:52
你如沿着”效益“这个核心走下去就会有宽敞的天地。干吧,年青人,世界是你们的。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就是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比如人需要的是徤康,而我们不顾劳累去工作,为了得到效益。这就是本末倒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2 23:41:19
看穿这人世,生命活动所有的一切,终极目标就是向天道的回归。一个人,他所需要的和他所能付出的其实是一样东西。即本性需求。所以,一个人能够付出,他本身已经得到了。因为,付出的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人所需要的,世界很玄妙,并充乐趣,激发人去奋斗。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人只是努力认识并体验。上天不向人索取什么,它只是要人朝它走去。

我当前对生命的认识是这样的,上天把人抛向世间,然后上天给了我们人回到它那儿去的一条路,有的人认识了这条路,有的人到死都迷路。知道这条路的人就得到上天的路,活的好,迷路的人活着是挣扎,死了也不能解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2 23:43:17
我想到那里说那里,说神话了,因为,心中所得,想记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0:10:29
一个惊人的发现:人的需求有多大?潜在的需求无限,而实际的需求是有限的,既有限,则满足就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幸福可以实现。还有:潜在的能力是无限的,而实际的能力是有限的。具体,有限的需求表现存在差异,我现将一个社会的总需求归总集合,计数为9,将一个社会的人们的总能力归总集合,也计为9,则总能力创造的财富能够满足总需求,这说明,人类社会理论上人人都可以得到幸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0:50:45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2 23:41
看穿这人世,生命活动所有的一切,终极目标就是向天道的回归。一个人,他所需要的和他所能付出的其实是一样 ...
道理这样讲:使万物得以运作的法则正是我们做事的法则,而当我们遵循这法则的时候,便是生命本身所要寻求的一种状态,就好比植物需要阳光,是本性的使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0:59:04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3 00:50
道理这样讲:使万物得以运作的法则正是我们做事的法则,而当我们遵循这法则的时候,便是生命本身所要寻求的 ...
也就是说真正使事物得以成功的法则是符合人性的,为什么知道这一点呢?因为人的性正是天的性,天之性正是运作万事万物的法则。反推:运作万事万物的法则就是人性。考之不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1:08:58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3 00:59
也就是说真正使事物得以成功的法则是符合人性的,为什么知道这一点呢?因为人的性正是天的性,天之性正是 ...
进一步考察:工作能使我们享受到精神和物质双重回报。诸君以为然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1:20:57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3 01:08
进一步考察:工作能使我们享受到精神和物质双重回报。诸君以为然否?
工作能得双重回报,当然乐此不倦享受这个世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21:33
陈才天 发表于 2016-11-23 09:55
果然,你背离了初衷,进入哲学范畴。
经济学的灵魂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是关于经济学本质问题的追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25:30
40楼的引用已经显示: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学缺乏基础性和一个坚实的公理系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30:15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3 10:25
40楼的引用已经显示: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学缺乏基础性和一个坚实的公理系统
基础性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我们今天提的灵魂。坚实的公理系统,就是理论体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32:28
陈才天 发表于 2016-11-23 09:53
这个问题超出了经济学。
有关人的理论是哲学的一个领域,它包括宗教信仰等。
经济学能脱离哲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39:42
陈才天 发表于 2016-11-23 09:48
这不是经济学范畴。
人的需求伸缩性弹性很大。
追求效益,问题是实现效益的持续力量源泉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44:23
陈才天 发表于 2016-11-23 09:53
这个问题超出了经济学。
有关人的理论是哲学的一个领域,它包括宗教信仰等。
西方经济学不就是基于对人的认识吗,怎么说超出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59:54
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

人类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最根本的疑问,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地,修炼灵魂。

在生活中为欲望所迷失、困惑,这是人类这种动物的本性。如果放任自流的话,我们就会无止境地追求财产、地位、名誉,甚至乐此不疲。的确如此,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衣食充足,而且,需要有保证能自由自在生活的金钱。此外,盼望出人头地,也是人生的动力之一,这也不应该一律加以否定。

但是,这些只限于今生,即使积攒再多也不能带到来世去。今生之物只限今世。

如果说今生之物中有一样永不灭绝的东西,那不就是“灵魂”吗?在迎接死神的时候,人不得不舍弃今生建立起来的全部的地位、名誉、财产,只能带上灵魂开始新的旅程。所以,当有人问“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时,我毫不犹豫地、毫不夸耀地回答“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

人生在世,直到终要咽气的那一天止,都是在体验各种各样的苦和乐,在被幸运与不幸的浪潮冲刷中,不屈不饶地努力活着。把这个过程本身当作“去污粉”,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性,修炼灵魂,带着比初到人世时有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这个世界。我认为人生的目的除此以外别无他求。

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为此,不屈不挠地工作、勤勤恳恳地经营、孜孜不倦地修炼,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就是这样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人生在世苦难多!人有时候可能会憎恨神佛,为什么只有我要吃这样的苦头?但是,正因为人生苦短,我们有必要认为正是这样的苦难,才是对修炼灵魂的一种考验。所谓劳苦,正是锻炼自我人性的绝对机会。

能够把考验当作“机遇”对待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把有限的人生真正地当作自己的人生活下去。

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我认为可以这样说:人类活着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磨炼灵魂。

灵魂取决于“人生态度”,它有可能得到磨炼,也有可能产生污点。由于人生的度过方式不同,我们的精神既可能变得高尚也可能变得卑鄙。

不少世间少有的英才,由于没有崇高的精神而误入歧途。在我所安身立命的商业世界中,也有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要自己赚钱就行,最终成为某种商业丑闻的主角。都是商业奇才,为什么他们的行为就令人不齿?古语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有才华的人过于相信自己的实力,往往容易向错误方向发展。这样的人,即使凭其才智成功一次,但过分依赖才智终将走上失败之途。

才智越是不同凡响,就越是需要指针来正确指引方向。该指针就是理念、思想或是世界观。如果既缺乏这样的世界观,人格又不成熟,那么,即使拥有优秀的才智,好不容易具备的强势能力也会因为不能被运用到正确方向而误入歧途。这不只是局限于企业领导人,与我们的人生也是相通的。

我想可以用“性格+哲学”这个公式表示人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1:11:56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2 23:41
看穿这人世,生命活动所有的一切,终极目标就是向天道的回归。一个人,他所需要的和他所能付出的其实是一样 ...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生命的真相是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1:16:17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3 11:11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生命的真相是什?
只是为了求福索乐吗?今生还能干点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1:29:00
陈才天 发表于 2016-11-23 09:48
这不是经济学范畴。
人的需求伸缩性弹性很大。
人的需求伸缩性弹性很大,但简单的来说,是符合人性,消费也好,生产也好,背离人性的最终被人放弃。当今问题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背离人性的做法多。并不是消费才是人的需求,而是生产活动本身就要符合人性,使人从中获得精神性的体验。而恰恰是符合人恰的东西,事物才得以发展。为什么?因为这就是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3:16:13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3 11:16
只是为了求福索乐吗?今生还能干点什么呢
是什么支配我们呢?是人性支配着我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3:31:53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3 13:16
是什么支配我们呢?是人性支配着我们,
人性与物性相通,故,人们纵情山水,握谨怀玉,从中得到一种精神享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3:51:02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3 13:31
人性与物性相通,故,人们纵情山水,握谨怀玉,从中得到一种精神享乐。
人性是客观规律的反应,因而经济学的灵魂是什么的问题,也可答是人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4:25:55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2 23:41
看穿这人世,生命活动所有的一切,终极目标就是向天道的回归。一个人,他所需要的和他所能付出的其实是一样 ...
上天把人抛向世间,然后上天给了我们人回到它那儿去的一条路,这条路是什么路呢?这条路是不断实现人性之路。信仰之路。人生的目的就是走向人性,人性向善。生命的真相就是在一个十分局限的环境下修行自己。在人性信仰的引导下,实现自我。

信仰是什么呢?就是始终为一的东西,这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有一种始终为一的东西存在,这就是世界存在的真相,也就是说,有一种东西,它把万事万物统一了起来,它是世间一切的真正主宰,我们将之称为信仰。信仰在人身上的体现,就是人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4:53:23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3 14:25
上天把人抛向世间,然后上天给了我们人回到它那儿去的一条路,这条路是什么路呢?这条路是不断实现人性之 ...
人便是利用人性向上攀登,在局限性的人世上求福索乐。最终使生命得到升华,实现超超越。使生命能够自在。达到至善,至极,至富的境界!以无限的世界来满足无限的人性。只可惜,世界是无限的,是没有极点的,是充满未知的,是变化的,是不断生成的,因此,我们在现实人生不可能真的把握得了整个世界,我们只是能把握世界的法则,洞察信仰。只是在感觉和精神上能够与万物齐一,与天同寿,与那个统一并主宰万物的道,或者说神同流。道即信仰,即人性,它是永醒无眠的,它是永无止息的。而人呢,其实上是要睡觉的,也是要死的,在我们身上,唯一可贵的是人性,有了它,人就活了,那一天它离开我们的身体,人便死了。人性,就是人们所谓的灵魂性的东西,也就是精神。它的处居住是在心里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4:59:44
人可贵就在于精神不要缺失,精缺失,人就必然要寻求精神,因为人是靠这个生长的,如果精神缺失了,受到损伤了,人就奔波,疲惫,不健康。精神完全失去则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5:18:29
总结语:人从现实层面看生活追求是为了幸福快乐,即是为了得得到自己所知道的与自己心性相合的物质和精神——不一定是商品形式的,考察人的性情,我们发现人的最终前进的方向是找到自我,实现自我,即实现生命的最高形式,与天地同流,而这,我前面说了,只能是一种感觉体验。人始终达不到至善状态,只能无限接近,而且月满则亏,……而且这种修炼,哲学家们认为只有少数特别优异的人能实现。但我知道,人死的一天,灵魂升天,化作虚无时,所有人都能体验到,但死了以的人的体验,谁又能写下来呢?呵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5:25:16
最后,我说,人所凭杖的的人性,经济学也必然是凭杖这个来实现经济学自身之德。来成就人的。人性就是经济学的灵魂,就是人的灵魂,就是天地的灵魂。就是统一并主宰着一切的那个唯一的神,我们称之为信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9:54:33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1 14:13
向松祚

如何能区分东、西方经济学?
hexianguan 发表于 5 小时前 |
  
首先申明:我不是马经的追随者,也不赞成把经济学分为马经和西经,但是为了避免在定义上纠缠,我借用业内通用的名词。

马经和西经都是源自西方,都是从古典经济学发展而来,这点我想大家应该无疑问。

问题出在马经引入了唯物论和唯物史观,而西经依然继承了源自神学的传统,这点无论是斯密的《国富论》,还是洛克的《ZF论》都有明确的表述。

而无论神学主张的人性天定(上帝)还是洛克卢梭等主张的顺其自然,都是反对对改变人性本身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22:13:00
求知堂 发表于 2016-11-23 15:25
最后,我说,人所凭杖的的人性,经济学也必然是凭杖这个来实现经济学自身之德。来成就人的。人性就是经济学 ...
经济学的灵魂是人性,是道,是规律,是天命法则,经济学的灵魂也是政治的灵魂,也是其他学科的灵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22:17:32
@不愿自由 灵魂:五岳石.
  灵魂是躯体生命的反映,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灵魂的科学属性,灵魂有灵性,是活的;灵魂是反物质,在物质世界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测不到;灵魂没有丝毫重量;灵魂是一种意识;灵魂必须附着在某一载体上才能在物质世界起作用; 灵魂有记忆属性;灵魂有地域属性,灵魂可以像一束波那样从任何物质的缝隙中穿越而过或而进。灵魂其实就是大脑、骨髓和神经系统中的“生物信息能”,灵魂即“生物信息能”;躯体机能被破坏都会导致“生物信息能——灵魂”信息源缺失甚至于衰减能量直至脱离躯体。这种“生物信息能”与宇宙信息能相辅相成——这是一种“天物合一”信息量场理论。
  科学猜测:泛指生物思想感情的本体,由于科学在现阶段依然处于落后时期,所以依然无法证明灵魂的存在与否。在科学猜测中,灵魂可以是一种物质,而这种物质处于物质与能量的分界线上,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会有人看到灵魂,此时灵魂由于一系列原因,其属性更倾向于物质,所以可以被看见。在另一些情况下,能量更倾向于能量,因此可以被探测仪器捕捉。然而在大部分情况下灵魂都处于分界线上,因此无法被现代仪器观察。随着创造生命体的研究取得进展,将来能够定义一个个体的唯一性的方法或许就是该个体拥有的思维等精神方面的特征。这也引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即人类是否存在灵魂,如何定义灵魂?一项神经理论学调查计划正在致力于解决这一谜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